其实想发这个帖子很久了。可是一直没有进行过统计和总结。有些东西也未必对。只是个人感觉而已。帖子会延续下去的,因为没有统计过,只能一点点的往下写,也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及建议。1,钻孔桩。如果采用正,反循环;对要求的泥浆比重要求比较高,尤其是正循环。成孔后,清孔,浮渣在七八十公分里,当首斗混凝土方量大于1.5方或者能够保证砼能够连续快速的浇筑时,浮渣也能冲起来。当然和深度还是有关的。我在一根75米深的摩擦桩灌注时,沉渣在1.4米左右,最终检测结果为A类桩。
帖子会延续下去的,因为没有统计过,只能一点点的往下写,也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及建议。
1,钻孔桩。如果采用正,反循环;对要求的泥浆比重要求比较高,尤其是正循环。成孔后,清孔,浮渣在七八十公分里,当首斗混凝土方量大于1.5方或者能够保证砼能够连续快速的浇筑时,浮渣也能冲起来。当然和深度还是有关的。我在一根75米深的摩擦桩灌注时,沉渣在1.4米左右,最终检测结果为A类桩。
2,单桩在群桩中的偏移量问题。我在灌注一根桩时,灌了一半的砼,发现标高已经到了,很明显已经塌孔了。后来由于工期紧张,要求设计给出解决方案,设计院给出的方案中,直接在边上,离原设计桩偏离了一米多的地方设了根桩。
3,不要相信所谓的“扫孔”。在灌注到一半的砼,突然间混凝土怎么也灌不下去。后来施工队老板说,我们重新扫孔。事实证明,扫孔纯粹是没用。
[ 本帖最后由 weishengda 于 2010-8-14 14:5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