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处理对钢组合桥梁使用寿命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1 工程概况 大量研究表明,高频机械冲击(以下简称HFMI)技术在桥梁关键接口和焊缝上的应用,实现了桥梁寿命的延长和材料的高效使用,达到了节约资源、降低施工成本的作用。在钢组合桥梁施工中,同时使用高强度钢材和HFMI技术可以使高强钢材在桥梁结构中实现更为合理的使用。胡宗文等对多跨四车道公路的钢组合桥梁进行研究,钢组合桥梁在设计时分别采用Q345级钢材和Q690级钢材,Q345钢截面类型为a类,对于Q690级钢材,由于钢材强度的显著提升,结构截面被降低为b类截面。根据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在桥梁结构设计时采用Q690钢材较为保守,对钢材的利用不够充分。通过HFMI技术的试验研究解决了设计状态下组合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疲劳的关键问题,改进和优化了高强钢材的使用。
百年老桥:上海西藏路桥
文/图 张雷 西藏路桥跨越苏州河,连接今西藏中路与西藏北路。咸丰三年(1853 年),此处即建有木桥。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工部局拆除旧桥,重建长 245 英尺(74.73 m)、宽 30 英尺(9.15 m)木桥。民国六年(1917 年),对纵梁及桥面板进行大修。自泥城浜填浜筑路后,西藏路交通地位愈显重要。 民国十一年(1922 年),工部局买下桥堍市房,连同木桥一并拆除,于原桥址东侧建造钢筋混凝土桥梁,民国十二年(1923 年)竣工通车。该桥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单悬臂梁加挂梁,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重力式桥台和空腹式桥墩。该桥桥轴线与河流正交,桥型与四川路桥相同,也有 3 孔,中孔跨径为 36.58 m,两边孔各为 15.85 m,总长 68.29 m,车行道宽 12.78 m,东侧人行道宽 2.76 m,西侧宽 2.6 m。因桥南堍有英商上海自来火房,取名自来火厂桥;又因桥北堍为垃圾码头,亦称新垃圾桥。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改名为西藏路桥。
用数据构筑防线——胶州湾大桥结构监测系统在运营安全中的应用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基础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一大批国省道、国家级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先后建成通车,也带动了桥梁尤其是特大桥梁的大规模建设。据统计,在我国187万Km的公路上有各类桥梁32万多座,计1337.6万延米,其中长度超过千米的特大型桥梁有700多座。鉴于桥梁工程在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重建设 轻养护”的方式逐渐发生改变,桥梁结构安全与耐久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为确保大型桥梁尤其是大跨径、复杂结构和特殊环境下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桥梁管养单位建成了一批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期望以信息化和现代化手段掌握桥梁结构状况,并及时发现早期结构损害,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吊杆索力分析
摘 要 针对大跨度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吊杆索力问题,在基于能量法推导不同约束条件索力公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从吊杆设计阶段索力的优化、成桥阶段索力的实测、运营阶段索力抗弯刚度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并给予相应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能量法推导的索力公式是可行的;设计阶段优化后吊杆索力更为均匀、系梁位移更加合理;应用频率法测试吊杆索力时,测试点位宜放在吊杆L/6~L/4处,尽可能远离吊杆两端并避免放在阵型的模态节点处,以减少端部低频信号对基频的影响及出现“漏频”现象;吊杆计算抗弯刚度与运营阶段实际抗弯刚度存在差异,导致索力测量值与结构实际索力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成桥阶段应测量吊杆实际抗弯刚度的方法,可有效减小索力测量误差,为桥梁运营阶段索力的准确测试提供计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