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近郊地区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框架——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
0 引 言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议题。大都市近郊地区作为城乡过渡地带,一直是城乡融合研究的热点区域。Duncan最早提出“城乡连续体”(Rural-urban Continuum)理论,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作为城乡融合的基础理论。例如:Davoudi等认为人口流动是该区域的突出特征;Esposti等认为非传统服务业与农业和工业的融合是此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Shaw等认为土地变化是社会经济、土地管理、生态环境变化的基础。国内学者认为大都市近郊地区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其特性越明显,并且国内学者更多地关注要素流动和人群需求、产业发展和功能布局、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大都市近郊地区地理边界的模糊性、治理边界的动态性、功能边界的灵活性,促使其成为探索城乡融合的最前沿,通过空间规划全面认知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具有较大挑战。
从基础设施到都市生活——高密度城市地区既有铁路用地综合开发解读
轨道交通设施特别是区域性铁路运输系统,在为城市提供高效便捷联系服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穿越城市核心地区,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城市空间造成严重的线性割裂。受自身单一的服务对象与功能限制,铁路用地除站点之外的设施空间与城市其他空间互动极少,是道路交通和人流的孤岛,其线性空间不可避免地阻碍着相邻地区间的交通、功能联系,破坏片区整体的景观空间序列。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轨道交通设施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备受关注,但理论研究与实践主要关注客流量汇聚的站点周边开发现象,如站城一体化开发与公交导向开发。为满足高密度发展城市地区不断增长的人口与经济发展需求,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占据着城市大量土地资源的铁路轨道及其配套设施用地上空“空间资源”的“获取”与复合使用开始得到关注。目前相关的实践与研究主要着眼新建城市轨道系统,如香港、北京、深圳等地新建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实践,重点关注该类项目的上盖开发技术问题[和土地价值的捕获机制,对于占据着更大规模土地资源的既有区域性铁路用地的实践与研究仍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