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什么时候考虑双向地震
相信有很多新手可能跟我一样很长一段时间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考虑双向地震,什么时候考虑偶然偏心,近来我查阅资料和请教前辈,得出一些结论,若有不当,还请论坛高手指出。抗规5.5.1.3规定,对于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关于什么算是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2009混凝土结构(2012年版)第2.3.2规定,对于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及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时位移比大于等于1.3时,应补充计算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但双向水平地震和偶然偏心不需要同时组合。如果考虑了双向地震,计算承载力时应取考虑双向地震和考虑偶然偏心二者较大值。验算最大位移角限制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偶然偏心。
STAAD关于地震荷载的问题
小弟还想麻烦一下各位大哥能否帮忙看看这个模型的地震荷载怎么加,望您指点。。。STAAD SPACE DXF 文嫁导人 方僚1.DXFSTART JOB INFORMATIONENGINEER DATE 06-Jan-09END JOB INFORMATIONINPUT WIDTH 79UNIT MMS KNJOINT COORDINATES1 124201 0 700598; 2 127165 0 701064; 3 124020 0 702213; 4 127012 0 702419;5 123979 0 703837; 6 126978 0 703781; 7 124080 0 705459; 8 127063 0 705142;9 124322 0 707066; 10 127267 0 706490; 11 124704 0 708646; 12 127586 0 707815;13 125221 0 710186; 14 128021 0 709108; 15 125
关于midas地震分析的几个问题
1、等效屈服曲率,规范的公式来看,只要截面尺寸和配筋确定,和外力没有关系,就是一定的,而极限屈服曲率和轴力有关,所以,midas的m-fai曲线中,同一截面同样配筋,输入轴力的大小不同,会得到不同的曲线,但曲线的屈服曲率是相同的,只有极限曲率不同?是这样吗?2、地震分析,进入塑性,要进行刚度折减,具体是怎么折减的?有几种说法:(1)计算内力的时候折减,用折减以后的刚度计算内力,然后用这个内力计算位移的时候,还要折减?(2)计算内力的时候不折减,用这个内力计算位移的时候折减?如果是后者,是不是就是在没有刚度折减的模型的计算结果上,乘以一个系数就行了?另外,刚度折减的时候,是只有屈服的单元折减了,还是整个墩都折减了?折减时候用的是自己输入轴力的那个m-fai曲线还是程序自己根据实际屈服位置的单元的轴力对应的m-fai曲线,还是用墩的最大轴力对应的m-fai曲线来折减?3、看结构主要是哪个方向的振动,是看各个方向阵型参与质量,还是看阵型参与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