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博士-地铁史上难度最大的洞门堵漏四两拨千金工法剖析
石博士
石博士 Lv.3
2019年01月29日 13:20:42
来自于轨道交通
只看楼主

石博士-地铁史上难度最大的洞门堵漏四两拨千金工法剖析              这次受邀治理,我自认为是目前地铁史上最难的一种渗漏 ,前期施工方已花了几十万了。这次攻克后,可以在盾构机出洞前提前安装一个装置,减少这样的涌水发生。即便发生,以后也能以四两拨千金的工法去攻克,最多 一千元就能搞定。                                                  

石博士-地铁史上难度最大的洞门堵漏四两拨千金工法剖析

微信图片_20190126192604.jpg

     

       这次受邀治理,我自认为是目前地铁史上最难的一种渗漏 ,前期施工方已花了几十万了。这次攻克后,可以在盾构机出洞前提前安装一个装置,减少这样的涌水发生。即便发生,以后也能以四两拨千金的工法去攻克,最多 一千元就能搞定。                                                  

微信图片_20190129131837.jpg

微信图片_20190129131820.jpg


        2019年,春节来临前的这个冬天,更添丝丝的落寞、淡淡的伤感...... 

       从事地下工程堵漏十来年了,做这行业,你不仅要懂结构、懂防水、懂点化学,懂点地质,若表面要求修复美观,你还得是个画家美术师。

      相信这是从业以来难度最大的渗漏堵漏,从此地铁除了塌方抢险国家队的事以外,地铁常规堵漏没有什么难度了,无论山体大涌水,电站大坝涌水,其它地下结构,带压堵漏,微渗,涸湿等均可迎刃而解。

      有心者可关注一下,相信这是你们职业生涯中,或许遇到或将来会遇到的渗漏痛点。遇到了,也有颗定心丸。至少知道能搞定,能花多少搞定,很多遇到此类漏水,不敢整。针对这类堵漏,关键是要用最少的成本搞定最难的漏水。

     像其它隧道大坝或其它地下结构背水面带水带压堵漏基本就是没什么大的难度了。当然具体要经历漏水才知晓怎么堵。根据结构不同,方案多变。

     任何堵漏之前:一定要先充分了解结构,强度、水压,窜流范围等,逆向思维,特别是涌水,做到有备无患。

     最关键是我们要用最简单的材料、最少的成本堵住,四两拨千斤。

      涌水堵漏,不局限于材料工法,关键是要能用最小代价堵漏成功。这次这种涌水相信是难度最大滴,成功后可上教科书了向地铁行业推广。以后从业者工程师们就不用再花冤枉钱了,那真是钞票蹭蹭蹭的撒在水里有多少冲多少跑。

   

       这个行业,真正愿意亲临动手到稀泥巴浆浆里面站一会,摸 一会,被水冲浑身浇湿,弄一身稀脏的人没有多少,都嫌脏嫌累嫌苦,投机取巧的倒是很多。只有新亲一临线,你才会触 发一些灵感,找到一些研发的方向,,最终解决一些问题 。包括材料厂家。防水出了问题,怪结构、怪施工、这个、怪那个,就是从来不怪自己的材料不行。

       再简单的科学也需要实干家,真理最需要布鲁诺这样的殉道者,向所有为探索真理,孜孜不倦、努力前行的工程师们致敬。

       世上不缺工人,缺的是真正会思考的匠人。

      地下工程,最关键的浇注环节,如何严抓质量,渗漏核心问题其实就出在这里。渗漏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人祸。

      治漏就是治结构,了解工程结构,世上没有难治理的渗漏 。并且地下工程渗漏不能单纯的依靠防水层,结构自防才是核心,只要结构致密,不做防水,天然级的沉积物,自然就可以让结构不漏……

      接到很多朋友微信,关于这个难度最大的涌水,抖音视频看不清楚,一两句也说不清楚,      一 一解释太累,水都 讨不到一口 。做地铁的了解结构,知道难度难在哪里。直接 上图:

       微信图片_20190126192546.jpg

微信图片_20190126192510.jpg

       这统一回复:视频中眼睛看得见的涌水洞,不是什么漏水的地方,好好的管片怎么可能漏那们大的水嘛,是我们钻的孔,最后收口时,直接用钻孔的芯体,,包块布直接搞定,,这个涌水洞根本连一分钱都不用花,,。

       真正的漏 点是底部有个大洞,我估计是盾构机出洞时,洞门的混凝土喷锚层和旋挖桩体,倒下来时把钢卷帘给砸烂了,导致橡胶帘不能包裹管片,或者底部在出洞时卡了大石块。常规双液注浆,主因就是洞太大,流速太高,灌浆失败,灌什么冲什么,几台大型水泵不停的抽,最后冒险强行拼装出洞,继续开挖,留下后遗症,底部涌水洞不能暴露,没法直接针对漏 点施工,难点其实就在这里,。(分析原因前期 打管棚注浆不到位,洞门端头注浆不到位,可能考虑到地层稳定就没有注多少浆嘛,应该没有考虑到裂隙高压力涌水)。

       我们打探孔时,相邻30公分都不出水,旁边 却是高压力涌水,说明施工方前期在0.5环至十环位置超前注浆还是有效果的,,只因在高流速的冲击下, 不能完全锁口 ,最后形成涌水通道。从底部冒出来,这恰恰 是我们不能看见的,也摸 不着的,这就是难点。

      所有能看得见的漏 水,都是很好堵的。再次强调堵漏就是治结构,分析结构,了解结构,了解盾构机出洞的情况,开挖后形成的空腔,橡胶钢卷帘的构造,,前后左右,洞门一圈周边结构,地层流失,是否失稳塌方风险隐患,等等都得考虑进去。最后,再来进行堵漏 工作,凝结时间,出浆管径流量等等。都要了解透扯。

微信图片_20190126192613.jpg

微信图片_20190126192940.jpg


      插两句题外话,从单纯堵漏工法来讲,治水其实就是先治结构。如果后期渗水穿越防水材料,我们的结构自身是最后一道防线。从结构自防上,提前预防。这第二道防线固若金汤的话,必保建筑安然无恙。希望防水研发企业多多在这两方面入手……

     并不一定高科技产品就是最好的,人祸才是最关键的。如何让施工傻瓜化这也是我们防水生产商要多多思索的问题。


      麻哟,事太多,这段时间一直在钻研一款地铁管片堵漏 的设备机器,都还没时间设计这,这个设计成功了,不需要要什么专业堵漏 的人,项目的清洁工都可以干 ,目前瓶颈就是技术工人太缺。把这个痛点解决,随便大街上拉个人来就行,仅限地铁哈,有一道 工序靠机器来代替,来解决这个痛点,能让所有防水工都可以直接进入地铁项目,防水工有上百万,这地铁堵漏 的技工还真没多少。

      从此,抢工不用担心,随便谁都可以搞定,还花不了多少银子。

      还有一项技术,就是直接 拼装管片的源头预防,在安装 时解决渗漏 问题,可以搞一段区间,拟做个试验段,壳99%不会渗漏。

      此工法就是解决,盾构拼装过程和二次注浆造成的一些庇漏 ,地铁管片渗漏 也就这两个原因导致的。

     这样,地铁单体项目再也不会出现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堵漏维修了。央企民企,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石博士的使命: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与创新,解决工程中的各种问题。解决行业痛点,给客户创造价值。


     当你越来越漂亮时,自然有人关注你。当你越来越有能力时,自然会有人看得起你。

     改变自己,你才有自信,梦想才会慢慢的实现。

      不要等夕阳西下的时候才对自己说,想当初、如果、要是,之类的话!

      不为别人,只为做一个连自己都羡慕的人。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很少,不要担心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在扎根,你终有厚积薄发的那一天.....


      2019.1.19午  成都











免费打赏
liupoquan
2019年02月28日 09:23:57
2楼
楼主辛苦。谢谢分享!

pzkpzk不错的东西啊,谢谢楼主啊!

回复
dlmetrobuilder
2019年04月27日 19:21:00
3楼
楼主说的实在,我一个朋友搞岩土的,早些年做注浆试验手指甲都搞坏了,自己有独到核心技术和专利。很多盾构下穿铁路、地铁 运营隧道、事故抢险都是由他们搞定!这个社会很多都是投机取巧、欺下媚上钻营的人,肯低下腰踏实做事的太少
回复
yzd73158395
2019年12月01日 07:19:39
5楼

从单纯堵漏工法来讲,治水其实就是先治结构

回复
lyy2010lyy
2019年12月12日 10:21:55
6楼

楼主辛苦。谢谢分享!

回复
蒋以华
2020年02月02日 14:40:11
7楼

200万次疲劳实验,50次冻融循环实验强度无明显变化

回复
a10111211
2020年03月28日 08:47:25
8楼

老规矩,先顶了,慢慢看。

回复
蒋以华
2020年04月29日 11:25:05
9楼

钢筋排布规则解读、钢筋模型创建。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