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半小时下101毫米雨,何以这点雨就称天灾?
cwgs
cwgs Lv.2
2007年07月20日 15:48:23
只看楼主

2007年7月,南京市市政设施综合养护管理处新闻发言人傅强说,南京这两年还没有出现这么疯狂的暴雨。“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内,南京板桥渡口那边下了101毫米,雨就像是从天上倒下来的,大得可以称之为天灾。”傅强称。 南京市排水管理处的总工程师骆颖告诉记者,“2小时内80毫米的降雨量”是城市雨水管网的最大承受能力,对这样的话,我很不理解,哪位专业人员给我们这样的普通市民指点一下?做为南京,《给排水设计手册》给出数据,即使仅按1年1遇设计,1小时降水量也要105毫米,1个半小时才下101毫米,这雨也没多大呀。“2小时内80毫米的降雨量”是城市雨水管网的最大承受能力。这也小得有点夸张吧?

2007年7月,南京市市政设施综合养护管理处新闻发言人傅强说,南京这两年还没有出现这么疯狂的暴雨。“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内,南京板桥渡口那边下了101毫米,雨就像是从天上倒下来的,大得可以称之为天灾。”傅强称。 南京市排水管理处的总工程师骆颖告诉记者,“2小时内80毫米的降雨量”是城市雨水管网的最大承受能力,
对这样的话,我很不理解,哪位专业人员给我们这样的普通市民指点一下?
做为南京,《给排水设计手册》给出数据,即使仅按1年1遇设计,1小时降水量也要105毫米,1个半小时才下101毫米,这雨也没多大呀。“2小时内80毫米的降雨量”是城市雨水管网的最大承受能力。这也小得有点夸张吧?
1年1遇的雨水都排不出,还称天灾,那我们的生活得是灾声一片了吧? 
哪位专业人士给我们普通但爱较真的群众解解疑难问题?



免费打赏
hanyunsheng8786
2007年07月25日 09:58:29
22楼
天灾还是人祸阿,再好的设计,平时不注意维护一样不起作用。我是济南的,前段时间济南的大雨造成了20多人死亡。雨大是一方面,但我看到的是很多雨水管路根本不起作用,老多雨水井由于堵塞,像趵突泉一样喷涌。看了以后真的很伤心,平时做保洁的都把垃圾泥土扫到雨水篦里面下雨时就集在一起把管路堵塞。路面的积水都有一米多深。提高人们的素质是社会进步的根本阿。
回复
hanyunsheng8786
2007年07月25日 10:15:45
23楼
济南及其周边地区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降水从7月18日下午5时开始到晚8时30分前后减弱,市区1小时最大降水量达151毫米,2小时最大降水量达167.5毫米,3小时最大降水量达180毫米,均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大值;小清河流量是1987年“8·26”的一倍以上。
回复
sophia_super
2007年07月25日 11:36:24
24楼
正好要请教各位专家: 南京地区市政雨水排放能力如果按照市政道路重现期1-2年设计,如何计算这次暴雨时的平均道路积水深度啊?

我不在南京,不清楚当时的 状态,但是我有个大工程在那里,而且有个7000平方米的下沉式广场,这次听说整个地下室都淹了近1M深,还好贵重设备没有安装就位。真担心以后的安全。我在广场周围已经考虑了约200~300的超高(高于小区道路),广场里的雨水泵也是按照5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设计的,可是一旦路面积水深度超过300,那再大的泵也没辙啊?

万望指教!多谢多谢!
回复
51578921
2007年07月25日 22:21:13
25楼

-------------------------------------------------------------------------
我试着说说看,道路正常情况下不会积水很深,排水管道通畅的话,雨后一段时间即可退去,具体积水多少深度这个很难计算精确的。但地势低的地方比如说你的下沉式广场是比较致命的,退去时间可能要长得多。简单的说,标高决定一切。据说上海地区半地下车库,地下车库都要做防洪专项规划的。就象你说如果暴雨强度超过50年一遇,那你的下沉广场就是一个湖泊。
-------------------------------------------------------------------------
下面供大家参考:
这次降雨期间我们有个小区半地下车库积水50cm左右,半地下车库的底标高是黄海1.9-2.1m左右,地面标高2.55m,管道最不利起点至出水口全长约300-400米左右,出水口雨时水位标高经咨询水利部门是2.0米,小区开发商实测瞬时水位标高是2.2米。设计按重现期一年,近期雨时现场观测,暴雨时道路短时间积水,厚度1.5cm左右,雨停即无积水。车库雨水通过水泵排入室外雨水管道系统,按道理是不应该积水的。
现场观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若下:1.车库出入口处,因为坡道坡向半地下车库内,而大暴雨时道路范围因短时间积水截水沟\雨水口基本都处于半瘫痪状态,道路雨水就大量源源不断的涌入,出入口两侧50米范围雨水均汇入车库内,汇水面积大大超过了设计预期。解决方案,出入口处路面高程抬高,坡向两侧,并订减速坎挡水,尽量减小汇入雨水量。2.建筑落水管尽然排入车库内,建筑设计怎么搞的,改造。。。3.施工单位把车库内集水沟直接接室外,并未通过机械排水,这样雨水就不是往外排水,而是往车库倒灌,改造。。。。4.车库内竟然有污水管往外泛水,污水管内水位尽然与路面基本平,昏倒了,经咨询污水厂,尽然城市污水泵站来不及排放,巨汗,只好先把检查井改造成密封的再说吧。5.强弱电进车库的排管也都是车库水源主要通道哦,注意注意。6.车库内水泵也必须要增大功率。
改造的效果现在还不知道,等过段时间再看。。。
回复
vico
2007年07月26日 16:05:23
26楼
排水设计主要是确定排水管网的管径,单讲一小时降雨量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排水能力的高低在于整个管网,从起点到出水口,那一段差了都不行。对不同管段而言,需选取的降雨范围及降雨强度都是不同的,所以cwgs讲的“t取10, 则1小时降雨量86.7毫米, t取15, 则1小时降雨量74.2毫米”尽管没有错,但是不能适用于整个管网系统。管网起端降雨强度高,但汇水面积小;末端尽管降雨强度低,但汇水面积大了,而总的雨水量严格来说是降雨强度乘以汇水面积对时间积分求和的过程,但为了简化计算,是一段一段累加起来的。24小时降雨量只是一个笼统的数据,这里既包含了时间概念又包含了强度概念,也有利于向公众(非专业人事)发布。
但是我觉得探讨这个意义也不完全重要,因为不管排水管网按1年一遇也好还是按5年一遇也好,因为降雨持续时间不可能太长的缘故,即便排水管网能力重现期取得比较低,也仅仅只会造成积水,若按特大暴雨每天250毫米降雨考虑,即使不排水,最多也不过积水250毫米而已,灾害损失也有限。何况,无论重现期取多少,排水管网24小时内排除雨水应该是足够的(只是不能及时排除而已)。城市里暴雨过后损失比较大的原因主要在于:1、地势高低起伏,不可能均匀分布降雨,排水设计时候排水流域分界限的划定十分困难,且在大暴雨形成的迳流条件下自然地形引导的排水远多过排水管网引导的排水,这样排水管网的作用减弱了。2、管网维护不利,引起排水能力的降低。排水管网多为支状管网,若某处管段出现瓶颈,对整个排水管网是不利的甚至丧失作用。3、排水泵站的能力能否达到要求。4、河道水位变化对排水管网排水能力的影响。夏季通常是暴雨多发的时期,但是也是河道水位最高的时期,这时雨水出水口及管网多数处于淹没状态,管网的排水能力也丧失殆尽。
我们必须承认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还很有限,还没有能力完全征服它,何况还有很多人为的因素在作怪。但我决不同意现在动辄把责任推到天灾上去的领导和政府,干旱是天灾,暴雨是天灾,桥塌了也是天灾,都是不可抗力的话,那要你们干什么?灾害过后重要的尽管不是追究责任,但却是吸取教训努力改进的时候。但愿政府能做到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真正做到人民的公仆。
回复
jl921002
2007年07月26日 22:57:26
27楼
是不是天灾,就得看排水设施的的洪洪标准喽,不能一概而论!
回复
jl921002
2007年07月26日 22:58:05
28楼
防洪标准
回复
sophia_super
2007年07月27日 15:33:11
29楼
谢谢51578921和 vico!受益匪浅!
回复
goulibin
2007年07月27日 18:30:23
30楼
重现期1年就是P=100%的意思吧(很少有这种的),重现期20年就是P=5%的频率,重现期100年则是P=1%。相比较而言,重现期越高则要求越高,规模也越大。重现期的大小与排涝区保护物资等的重要程度和工程投资规模等有关,如军事重镇,排涝标准肯定高于一片平常居民区。
回复
wooo21
2007年07月28日 23:07:02
31楼
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目前的排水设计忽略了,就是蓄水(与蓄洪是一样的意思).但蓄水不是我们设计可以做到的,要相关的法律\规范确定下来,我们才能设计蓄水功能.
有时间发个专题与大家讨论.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