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工艺有多优越?骗人的!
wing2_sky
wing2_sky Lv.2
2006年08月15日 19:30:52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众所周知”,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相比,CASS工艺具有以下优点:1、建设费用低。省去了调节池、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建设费用可节省20%~30 %。工艺流程简洁,污水厂主要构筑物为集水池、沉砂池、CASS曝气池、污泥池,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可减少35%。2、运转费用省。由于曝气是周期性的,池内溶解氧的浓度也是变化的,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溶解氧降低,重新开始曝气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转费用可节省10%~25%。

“众所周知”,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相比,CASS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建设费用低。省去了调节池、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建设费用可节省20%~30 %。工艺流程简洁,污水厂主要构筑物为集水池、沉砂池、CASS曝气池、污泥池,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可减少35%。
2、运转费用省。由于曝气是周期性的,池内溶解氧的浓度也是变化的,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溶解氧降低,重新开始曝气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转费用可节省10%~25%。
3、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碳源污染物,而且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4、管理简单,运行可靠,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水处理厂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少,控制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5、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
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就从这五个方面来“挑刺”!
1、建设费用省吗?
土建方面,首先有个常识性的东西,现在哪个城市污水厂还有调节池和初沉池?!传统活性污泥法也没有,但是你说有,然后说差,老实说,我觉得这样比太龌龊了;至于生化池主体,厌氧区、兼氧区、好氧区一个也没有少,并且池体容积闲置率超过60%,以一个20000吨/天的污水厂为例,好氧区的规格为52米×41米×5.5米,这样算起来,光好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就超过12个小时,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好氧区怎么大了?就算加上二沉池也没CASS大吧。设备方面,还是从常识说开去,SBR工艺是最早的泥法工艺了,但为什么普及不起来?就是因为设备、阀门太多,操作过于繁琐限制了其应用。直到计算机自控技术发展起来后,系统交由计算机来控制,解决了设备、阀门的操作问题,CASS等SBR的变形工艺才得以复兴、发展和普及;至于污泥回流设备,没有哪个常规工艺敢不要的;另外,设备的闲置是不是另一种浪费呢,氧化沟工艺一直都在考虑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问题,CASS的这一硬伤就能回避得了?
“建设费用可节省20%~30 %”、“占地面积可减少35%”……这些数据言之凿凿,大家抄来抄去,怎么来的哦?!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找这个源头,呵呵。
2、“运转费用省”的说法没有问题。顺便提及的是,见到有些人吹嘘时,说“采用新型高效进口微孔曝气管,氧转移率达到35%”,而现在常用的盘式微孔曝气器氧转移率仅10%~15%,气水比一般取5~10,那用了曝气管后,他敢不敢取1~3的气水比呢?他肯定不敢。
3、出水水质好那是自然,因为静态沉淀嘛,恐怕这是CASS的唯一亮点;相当于12个小时的好氧时间,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有机物去除率不高都不可能,而CASS工艺实际仅2个小时的好氧时间,达标应该没问题,但去除率高不高就难说了;脱氮方面,一般都认为脱氮主要发生在沉淀阶段,照这么说,传统活性污泥法脱氮效果也很好了。我认为,脱氮应该主要发生在排水阶段后及进水过程中,因为这个时候具备反硝化反应的三个主要条件:缺氧、足够多VFA营养物、高硝态氮浓度;除磷方面,我认为除磷效果好与污泥产量少是互相矛盾的,磷既不能转化为气态,更不能停留在水中,只能通过从系统排泥这唯一的途径来除去,怎么可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呢?传统活性污泥法的除磷效果当然不会好,不过,如果不作改良,不增加设备(或增加功耗),不延长流程,CASS工艺也一样保证不了磷的去除率。
4、关于这一点,还有另一个说法,叫做“自动化程度高”。给传统活性污泥法系统装配上昂贵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想必自动化程度也高,而且“管理简单,运行可靠”,但建设费用就不会“省20%~30%”了。至于“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少,控制系统简单”,懒得评论了。
5、不知道“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的依据是什么?有两种办法实现这一目标:一个是厌氧环境下消化稳定, CASS工艺做不到;一个是好氧环境下延时曝气,过氧化消化稳定,CASS工艺不敢这样做。
所以,CASS工艺到底有多优越呢?管他吹的天花乱坠,不过是骗人的而已。


(文自dawuding.blog.163.com)

免费打赏
wudizy1981
2007年10月30日 15:15:18
22楼

看来你计算过。
我想也是什么工艺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没有万能的工艺。
回复
北方狼
2007年10月31日 09:09:47
23楼
时隔一年多才看到这样精彩的讨论,实在可惜了.不知以上的两位大人还常不常来...

完整做下一个CASS后,细细的考虑,确实有楼主所指的一些问题.做下来,小水量也按每吨水折价,并不低.

运行中费用当然也不会少.对比传统的活性污泥就有了如楼主的所提出的所有问题.

对于二楼朋友所列中,尤对风机的选用,感触很深..

罗茨风机的特点跟离心风机相比是很明显的.对于给多大的阻力就能达到多大的压力的特点,才是这类SBR工艺的首选.

而像你说的另一个问题也出现了.就是并不是在一个风机对应着一个变化水位,这样就对两个不同水位的池子要求同时曝

气时,就会存在高水位池体不出气的情况.后来找到一个可以调节气量气压的阀门,等待着是否能起到作用.

希望大家能把这个讨论延续下去...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10月31日 13:05:32
24楼

CAST工艺包含其变形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都是每个池体的风机单独使用的,有些公司为了减少风机备用数量,在工艺管道上做些改进,比如4个池配5~6个风机,风机2可以转换到生化池1,一次递换,至于间歇式工艺,其他的什么两小时风机轮换,就不用考虑了。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10月31日 13:18:17
25楼
CASS工艺说明了优点适用于中小型的污水工程,他的各方面优势和接触氧化法相似,但是,没有了填料那些复杂的东西,CAST池体间歇使用,设备维修更换就方便些。
至于那些具体的参数,我没有详细的搞过,只能向各位大虾学习了!
回复
chixiaodao
2007年10月31日 13:57:41
26楼
我想大家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只有熟悉、精通这些工艺的才能作个相对详尽的比较。
回复
wing2_sky
2008年01月10日 10:03:19
27楼
自己顶起来,呵呵
回复
h.yu.dl@co163
2008年01月11日 17:31:49
28楼
路过.

任何工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SBR在脱氮除磷和抑制丝状菌和冲击负荷上还是有特点的.

象CASS/CAST;以及MSBR;CSBR这些变种从不同的角度去改进SBR,各有特点.

实际上牺牲了SBR在时间上实现无数次(理论上)AO转换的可能性,并且很难按照微生物去除C;N;P不同物质时对微生物的需求来提供有机底物.对生化池来说也很难实现多次进水.

随一级A标准的推出,对这些工艺都提出了考验.

带有调节池的SBR法的好处,均质均量,并可配合反应时序按生物需要供水-提供生物有机底物,不需要回流.缺点:反应池有液位变-能量浪费,滗水为变水位滗水-干扰泥水;与液位下降不同步等.

如何解决SBR反应池变水位的问题呢?MSBR和CSBR将AO与SBR结合起来实现了(通过复杂的搅拌和各种回流).能不能有更简单的办法呢?

CWSBR一种新的工艺,将反应池的原来的水位变化革新成水平方向可以变化的反应池;这种形式还巧妙继承了调节池的功能.

我觉得想了解真正的SBR,研究一下CASBR吧.
回复
ming329
2008年01月12日 22:19:46
29楼
个人认为水质不稳定的条件下使用比较适合
回复
nanyangyan
2008年01月14日 11:46:10
30楼
土建方面我不觉得有什么便宜之好.但战地确实是比较小,毕竟水池也高....
从控制模式上来说,个人觉得有点浪费了,因为CASS虽然说不停进水,但是由四个单池连续组成的,每小时内有两个池在曝气,并且每两个间隔一小时进水,所以这里有个水位差问题,涉及一台风机供两个池的问题(分别单台风机供一池从运行成本上来讲基本不可能),这时涉及阀门的精度几风量,对硬件要求比较大.自动模式控制下,若以DO来控制的话(当然风机装变频)也是很难控制的,DO的探头准确性,时间长会因污泥附积产生偏差..........
本人觉得好的是自动程度高可以省去人力.....
粗懂皮毛,见笑了..
回复
mirvama
2008年08月05日 15:41:48
31楼
看到这样热烈讨论的帖子,真让人感到激动。
CAST、CASS确实有它的魅力所在,但是想掌握这项技术,还是得需要一段时间,小弟也参与过一个大型的CAST项目的实施,但是感觉好没有掌握明白,幸好有这个帖子,希望原来发帖的人能继续讨论。
占个坑,我会慢慢来看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