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乙类建筑抗震烈度计算的讨论
canghaileyuan
2011年10月26日 11:54:06
只看楼主

不管是最新版抗规还是高规,对于乙类建筑,都只需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计算,提高一度确定抗震措施就行,但是对于《中国地震局文件》09年(汶川地震后发的),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原则的通知,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的主要建筑应按上述原则提高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值。其中,学校主要建筑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医院主要建筑包括门诊、医技、住院等用房。

不管是最新版抗规还是高规,对于乙类建筑,都只需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计算,提高一度确定抗震措施就行,但是对于《中国地震局文件》09年(汶川地震后发的),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原则的通知,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的主要建筑应按上述原则提高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值。其中,学校主要建筑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医院主要建筑包括门诊、医技、住院等用房。
提高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值应按照以下要求:
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分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提高至0.05g;
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分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提高至0.10g;
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分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提高至0.15g;
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分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提高至0.20g;
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分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提高至0.30g;
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30g分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提高至0.40g;
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等于0.40g分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不作调整。
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按照《防震减灾法》的要求,各负其责,将抗震设防要求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抗震设防要求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保证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现在疑惑是,对于结构设计,到底按规范走,只需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计算,还是需要提高一度计算(提高0.05g加速度计算)?希望大家都发表自己的看法
免费打赏
kongafanwei
2011年10月27日 16:22:51
22楼
对的,是这样的,按规范执行!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回复
president1
2011年10月27日 16:23:04
23楼
地震局不是建设系统的,属于想跨行业做点事情,建设系统的领导不会同意的。
回复
bai-l
2011年10月27日 16:58:21
24楼
新的规范已经对部分地区动峰值加速度作了调整,换句话说这是规范考虑的问题,设计当然应该按照规范设计。

对于乙类建筑计算时仍按当地设防烈度计算(需要作安评的除外),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即确定抗震等级)
回复
bai-l
2011年10月27日 17:01:05
25楼


抗规里地震区划本来就是国家地震局制定的,住建部还没这个权力。

[ 本帖最后由 bai-l 于 2011-10-27 17:12 编辑 ]
回复
太行人家
2011年10月27日 17:22:33
26楼
规范是过去一段时间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规范具有时效性,同时也具有局限性;有规范不是万能的,没有规范是万万不能的。规范是成熟的技术、用的是过去的经验,要解决当下的工程实际问题,仅有规范是远远不够的,记得有人讲过英美的规范就有,“遵守本规范,不能逃避工程师应负的法律责任”;汶川地震后不同行业的专家对地震的震害认识是不同的;在校舍安全工程中,我们对地震作用计算按提高半度,抗震措施按提高一度。
回复
liuyong0828520
2011年10月27日 17:58:23
27楼
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
回复
liuyong0828520
2011年10月27日 17:59:21
28楼
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
回复
chenweiqiu88
2011年10月27日 18:12:30
29楼
提高半度这个是没什么问题的。
回复
jokeero
2011年10月27日 19:04:27
30楼
学习到东西了,谢谢楼主啊
回复
yuerzgr
2011年10月27日 19:33:36
31楼
这个早就废止了!不要翻出来讨论了吧,搞结构的就按照现行规范执行就是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