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一个问题;桩长40米左右,配桩3节。图纸中写明暂定静压 是否锤击根据试桩决定 。施工招标是按照静压管桩。静压桩架已经进场 不是锤击静压两用的桩架.试桩后设计建议最后一节桩锤击。代价认为更换费用过高。附:1.6-1层为粉质粘土,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850,6-2a层为粉加粉土,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1500,6-2b层为砾砂,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1800。静压管桩在6-1粘土层应能顺利沉桩,大部分桩进入6-1就压不下了,距离勘察报告显示的6-2有1-2米左右。
碰到一个问题;
桩长40米左右,配桩3节。
图纸中写明暂定静压 是否锤击根据试桩决定 。
施工招标是按照静压管桩。
静压桩架已经进场 不是锤击静压两用的桩架.
试桩后设计建议最后一节桩锤击。
代价认为更换费用过高。
附:1.6-1层为粉质粘土,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850,6-2a层为粉加粉土,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1500,6-2b层为砾砂,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1800。静压管桩在6-1粘土层应能顺利沉桩,大部分桩进入6-1就压不下了,距离勘察报告显示的6-2有1-2米左右。
2.Z56号孔附近试桩,桩端距离6-2a层1.0米左右时,压桩力达到1500KN.设计单桩承载力930KN.当继续送桩时,压桩力降低到300KN。附近行政楼也出现类似情况,6小时后压时,承载力降低。 根据上述情况,设计要求继续试桩,对比判断。
我想问一下 1锤击和静压的差价 2差价是否小于静压后截桩接桩的费用 3.编制施工招标预算的时候是否要考虑锤击费用?
3.31补充:
多谢各位耐心解释
1.首先解释一下“先静压后锤击”,其实锤击桩的前面一节是静压可以沉桩。新型桩架是两用的,到最后难进入的时候开始锤击。
2.价差: 锤击到标高,那么桩不用截,灌芯深度500,连接承台的钢筋焊在桩头端板上。 如果静压不到标高,要截桩,然后灌芯深度是1000,钢筋进入管桩1000,伸出桩头La。 那么显然后者处理要更多费用。 但是锤击一米比静压一米贵2元。所以有个价格比较问题。当然结构设计的人员往往不熟悉造价,只能计算材料成本,其他取费不熟悉。 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截桩头是不需要人工费用的,截掉的桩头送给工人就可以了。如果截桩的长度较长,那么有时候甚至工人还要返回钱,因为截掉部分里面钢筋较长,也是可以回收的。这里又涉及一个施工现场经验的问题。 还有一个招标过程中,业主是否确认给桩头处理费用,如果确认,那么施工单位截桩还能从甲方处获得补贴。
3.目前的情况是,请勘察单位补勘。
[
本帖最后由 lnm1115 于 2011-3-31 20:43 编辑 ]
22楼
改锤击,管桩需要修改设计吗?
回复
23楼
有没有高人全面分析下,很想知道为什么呢
回复
24楼
设计方案要调整了,桩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只有摩擦桩才有桩长的硬性要求,用单桩抗拔试验确定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承载力,
端承桩的话,只要承载力够了,一般有两个控制指标,一个就是你的静压力一个是贯入度,两个只要满足单桩承载力要求了,就可以不打了
回复
25楼
哦,还有一个可能性,你们只是遇到了硬壳层,这个要根据具体的地勘资料来判断,如果只是一个小的硬壳层,是要穿透的。
要求对桩尖穿靴带帽
回复
26楼
请将桩型、持力土层等情况说详细些,这样便于别人的分析解答。
为何不考虑引孔等方法?
也可请地勘部门来看看,出个方案。
[
本帖最后由 fdzr 于 2011-3-31 14:59 编辑 ]
回复
27楼
1锤击和静压的差价: 这与各地桩机设备情况有关,一般说来,静压要高于锤击。
2差价是否小于静压后截桩接桩的费用:截桩两不找。
3.编制施工招标预算的时候是否要考虑锤击费用?:可分开报价。
回复
28楼
持续关注
![](https://image.co188.com/x2/static/image/smiley/coface/sweat.gif)
回复
29楼
多谢各位耐心解释
1.首先解释一下“先静压后锤击”,其实锤击桩的前面一节是静压可以沉桩。新型桩架是两用的,到最后难进入的时候开始锤击。
2.价差: 锤击到标高,那么桩不用截,灌芯深度500,连接承台的钢筋焊在桩头端板上。 如果静压不到标高,要截桩,然后灌芯深度是1000,钢筋进入管桩1000,伸出桩头La。 那么显然后者处理要更多费用。 但是锤击一米比静压一米贵2元。所以有个价格比较问题。当然结构设计的人员往往不熟悉造价,只能计算材料成本,其他取费不熟悉。 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截桩头是不需要人工费用的,截掉的桩头送给工人就可以了。如果截桩的长度较长,那么有时候甚至工人还要返回钱,因为截掉部分里面钢筋较长,也是可以回收的。这里又涉及一个施工现场经验的问题。 还有一个招标过程中,业主是否确认给桩头处理费用,如果确认,那么施工单位截桩还能从甲方处获得补贴。
3.目前的情况是,请勘察单位补勘。
回复
30楼
多谢
1.套定额 是锤击高一点。
2.没看明白
3.好建议,怎么操作。
回复
31楼
我的想法是: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假如场地内各土层起伏不大,打几根试桩,先用静压的,如果能把管桩压到设计标高,且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做静载),那么最好。如果承载力达不到要求,那么不用管设计标高,压到承载力符合要求为止。因为有地质勘查报告,你可以合理配桩,管桩达到持力层时,超送或欠送部分一般会控制在正负50cm以内,所以不管是接桩还是截桩都不算麻烦,而且价格都不高。(因为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桩的承载力符合要求)。至于截桩后,灌芯得加长,一般都这样做的,这个钱可以问甲方算的。而你说的,最后等压不下去时改锤击,希望能把高出部分锤下去,这个不太可行,因为假如你按静压配重要求的桩机,无法再继续压时,说明管桩承载力已经达到要求,而且管桩底端也应该已经进入持力层(一般为中风化层),再用重锤夯,可以再下去一些,但下的尺度很小,可能夯几十锤才下几公分,并不是说你想下多少就下多少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