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秘书处王育人 发布时间:2005-5-18 17:34:58 4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在京召开了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会标),但是有些媒体及网站却公布成“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公众听证会”。尽管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提到了关于湖底土工膜防渗所引发的议论,然而我还是要重申,有关圆明园的历史文物、历史状况(包括自然)、历史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与现在湖底采用土工膜防渗,是否会影响到环境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因为环境这个词是非常广义的,即便只分天然的和人为的两类,再加上时间性进去就变得十分复杂,难道是我们用单一的观点和眼光能够概括得了的吗?所以在拜读了。听证会部分实录(来自网站)”之后,再冒昧地谈如下几点看法。
4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在京召开了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会标),但是有些媒体及网站却公布成“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公众听证会”。尽管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提到了关于湖底土工膜防渗所引发的议论,然而我还是要重申,有关圆明园的历史文物、历史状况(包括自然)、历史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与现在湖底采用土工膜防渗,是否会影响到环境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因为环境这个词是非常广义的,即便只分天然的和人为的两类,再加上时间性进去就变得十分复杂,难道是我们用单一的观点和眼光能够概括得了的吗?所以在拜读了。听证会部分实录(来自网站)”之后,再冒昧地谈如下几点看法。
1.我国的水资源十分匮乏,处处防止渗漏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承认圆明园中应该有湖(修复),而且对环境是有利的话,那么湖底防渗是正确的选择。因为那里更缺乏水源,在这种条件下,往往水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只能按尽量少用也能办事为原则。请看北京颐和园吧,如果不是上世纪50年代初,修建了官厅水库和随后修建的三家店引水工程,能有始终如一的今天吗?再看号称华北明珠的白洋淀,也是抗日的圣地,可是这个靠“千里堤”围起来的白洋淀,在90年代就干涸了。近些年来出于和圆明园同样的目的,由南至邯郸的岳城水库或北至保定的王快等水库,每年春季开始,都要引用成百上千万元的宝贵水源来充灌,这就是实际!难道靠近燕山脚下的圆明园,湖底用防渗膜来充分保证每年只灌一次水,这有什么错?
2.土工膜用于防渗,并没有什么社会属性,民园、黄土可以用,“皇园”、“皇土”也可以用,更不会因为用的人廉洁与否而降低其使用的意义。相反西方人认为:土工合成材料的出现,给岩土工程带来了一场革命。可见这是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大事。
有人指责应用土工膜防渗,把湖水变成了死水,将影响到环境和生态。何谓死水?我知道很久很久之前,就听说过在乡村或城市有“死水塘”之说,可那时还没有塑料,肯定不是土工膜防渗的结果。如果说这是有了塑料之后的新说,那么塑料瓶装的饮用水都是“死水”了,塑料缸内养的鱼、栽的花都是“死水”的成果了?可它的水量与塑料面的接触率要比湖水与湖底大得多,更何况湖底土工膜上还有覆盖土呢。反过来看看昆明的滇池、无锡的太湖或广大的海滨吧,这些都是活水了,可你任意地乱排乱放,结果是湖底有害元素越积越多,湖面水葫芦越清越多,湖边绿苔越长越多,而海边时现赤潮,这又怎样来解释“活水”呢。可见水质的变化,无疑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并非塑料土工膜所为。北京除团结湖之外还有游泳池,就近河北涿州市的人工湖等都用了土工膜,还有十三陵水库下的九龙宫,整个都是用土工膜与砼包围起来的,至今里里外外没有对人和物有什么不利,就是例证。 ‘
3.记得大约8年左右之前,国家环保部门派员去德国考察,拍摄了一些环境污染和污水处理的录像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其中就有应用土工膜防渗保护地下水的内容介绍,只不过用的不是土工膜之类的术语。并且还有处理过后的水塘上面,水生动植物非常动人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感到十分快慰。然而就在那时,社会上却传出环保管理部门不允许污水存放之说。我们感到很奇怪:工厂排出污水,不先储存怎么处理?问题是要储存,就得采取防渗措施,这就牵涉污水处理池的数量(包括沉淀)与大小的总投资。传统的方案是用钢筋砼(也有裂缝问题),大家知道这个造价是比较高的,一个中小型工厂也确难承担,再加上污水处理设备和耗电量,这些困难是形成至今未能很好解决问题的所在;也是至今仍有一些环保工作者,对土工膜防渗有疑虑的原因之一。我们协会早在1990年赴荷兰开会参观时,就看到该国大规模地应用土工膜,修筑集中储存污水、污染物(半流体)的库。并同时看到了由此而带来大大简化的处理设施和减少能量消耗的优势。该国的经验,至少很值得我国沿海各大中城市参考。
4.水是生命之源,讲究环境不能脱离水、爱惜水。在我国大规模发展经济搞建设的同时,既要爱园林,更要爱河流。黄河、长江是母亲河,各地水系与河流也都是母亲河。希望将此次对圆明园湖底防渗所引起议论的这种精神,尽快用到任意排放污水的危害上去,让全国上上下下都关心到任意“乱排乱放’’恶劣后果。同时建议环保部门,努力纠正对土工膜的误解,否则将会严重地影响到环保工程的建设;只有把它当成塑料大棚和地膜种植一样的重视和信任,环保工程才能较快地发展。至少说,这是近代国际上的形势。当然我们企业也应密切配合,对待产品质量应自尊自爱。
感谢在我“也谈”一文发出之后,有关同志、学会、报社、出版社、网站等来电表示支持和关怀。特别要感谢在第一时间,接到80多岁的顾淦臣教授和建工出版社石振华总编的来电和行动支持。不对之处希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