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二衬受力计算的探讨
m_hf
m_hf Lv.2
2008年11月02日 21:05:22
来自于隧道工程
只看楼主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条纹说明9.2.5(P184页):当采用地层结构发计算时,可通过对释放荷载设置释放系数控制初期支护的受力,以使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能按较为合理的分担比例共同承受释放荷载的作用。 那么《规范》6.2.3条Ⅳ~Ⅵ级围岩深埋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公式(P29页)及附录E浅埋隧道荷载的计算方法(P86页)是否已经考虑了此分担比例?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条纹说明9.2.5(P184页):当采用地层结构发计算时,可通过对释放荷载设置释放系数控制初期支护的受力,以使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能按较为合理的分担比例共同承受释放荷载的作用。
那么《规范》6.2.3条Ⅳ~Ⅵ级围岩深埋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公式(P29页)及附录E浅埋隧道荷载的计算方法(P86页)是否已经考虑了此分担比例?
yfsbadboy
2010年05月20日 19:47:20
12楼
基本同意10楼的说法 其实隧道设计现在基本以施工经验为主要参考, 初支的有效时间约为30年 ,二衬则约为60年。 其实现在中国的隧道设计复合衬砌的时候基本设计已经扩大了安全系数:围岩自稳,初支,二衬3维一体。二衬前期更多的是用做安全储备的作用,后期则趋向于主要承力结构。
回复
glygsggm
2010年06月22日 18:10:50
13楼
有没有二衬台车的受力计算方法
回复
xhowei
2010年08月26日 17:40:33
14楼
分析的很到位,力顶!
回复
wanghailiang2003
2010年08月27日 13:56:07
15楼
看到大家的积极讨论,我很高兴,希望都能向他们学习!
回复
wanghailiang2003
2010年08月27日 13:57:28
16楼
希望你专门发个帖子,不过我感觉这个是机械方面的受力,就是台车厂考虑的东西,呵呵
回复
aui2008
2010年08月31日 00:42:30
17楼
本人认为:没有考虑此分担比例
同意以上各位的基本观点,初支和二衬同样重要(初支主要是承受施工期间的全部荷载,除非特殊情况要二衬及时施做才能确保洞室稳定;二衬主要是作为后期储备或者后期主要承载结构)

现在在进行隧道设计时 对于浅埋隧道 特别是围岩很差的情况 二衬基本都采用荷载结构法进行计算配筋,这时围岩的自稳承载能力是作为安全保障没有考虑进去,个人认为这样做虽然保守了点,但能包括住全部不利情形,因为即使存在分担比例情形,但这种荷载分担比例跟施工密切相关,施工方法、开挖暴露时间或者地下水多少等等一些因素不一样,比例可能会千差万别,要精确确定这种比例目前是很难做到的,在隧道荷载确定方法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时,这种方法不失为可取之法,亦经过了我国数十年的经验积累验证,比较成熟了。

对于浅埋隧道 特别是围岩很差的情况 初支设计时除了工程类比外,个人认为,在初支及时施做和超前预支护达到设计要求时,是可以考虑一部分围岩的自稳承载能力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按荷载结构法进行计算,初支的承载能力是很少能够通过的,按这种方法去进行初支结构设计亦是非常不经济的。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观点,请大家斧正~~
回复
sch4468
2010年08月31日 10:23:04
18楼
好好好!顶顶顶!:D
回复
zhh76323
2010年09月01日 12:46:11
19楼
分析得很好,非常到位,学习了!谢谢
回复
ss249780427
2010年09月27日 15:29:20
20楼
感觉大家对楼主的意思有些理解上的误差,我感觉楼主的意思是说规范6.2.3计算的荷载是全部荷载还是考虑了《释放荷载分担比例》仅仅需要初支承担的那部分荷载,不是想讨论二衬到底受不受力,承不承载的问题。不管我理解的是否对,比较明确的是在公路的隧道设计规范规范6.2.3所计算出来的荷载是全部荷载。在Ⅳ~Ⅵ级围岩中的二衬是受力的,6.2.3所计算出来的荷载是需要初支和二衬共同承担的,理由是很简单在规范里面6.2.3的条文和条文说明中并没有特殊说明计算出来的荷载仅仅为部分荷载,在一个就是同济曙光隧道计算软件里面在计算ⅣⅤ级围时,会给你一个提示要求你输入初衬和二衬的荷载分担比例。

[ 本帖最后由 ss249780427 于 2010-9-27 15:30 编辑 ]
回复
zeina
2010年10月12日 11:34:13
21楼
在城市地铁中,地下硬岩掘进中,管片的二衬计算一般只考虑围岩压力全部作用在二衬上,有时二衬要考虑水的压力。初支护一般只作为稳定围岩或者土体的措施,一般可以不考虑参与受力贡献。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