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桩边缘离基础边距离多远合适?
cdddd
cdddd Lv.16
2014年01月21日 21:29:44
来自于地质勘察
只看楼主

cfg桩强度和刚度略低于一般意义的刚性桩(预制桩,钢筋砼灌注桩),受力性能接近于刚性桩。因此直接布置在基础下就行了。不用外扩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桩基础之间距离看《桩规》3.3.3条,

cfg桩强度和刚度略低于一般意义的刚性桩(预制桩,钢筋砼灌注桩),受力性能接近于刚性桩。因此直接布置在基础下就行了。不用外扩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
桩基础之间距离看《桩规》3.3.3条,
那么大于多少就不合适?
免费打赏
cdddd
2014年01月21日 21:31:04
2楼
根据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规定:
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利于长期保存、便于施工放样的地方;
2 控制网加密的指示桩,宜选在建筑物行列线或主要设备中心线方向上;
3 主要的控制网点和主要设备中心线端点,应埋设固定标桩;
4 控制网轴线起始点的定位误差,不应大于2cm;两建筑物(厂房)间有联动关系时,不应大于1cm
回复
cdddd
2014年01月21日 21:32:12
3楼
关于设备砼桩基础桩距的讨论
我厂正新建一个轧钢工程,由某冶金设计院设计。因该工程建在软土地基上,故选择了∮400x90予应力砼管桩。基础落于高压缩性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上,不同处承载力特征值在fak=75~85KPa之间,桩端持力层为中~低压缩性粉砂夹粉土,标高约±0.0下28米,该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85KPa,对预制桩qpk=3800Kpa,中间8或9个土层有的比基底差,有的比基底强,其中约-14米有一层亦可作持力层,但为稍密~中密粉砂,承载力亦比粉砂夹粉土低(fak=160KPa,对预制桩qpk=2500Kpa,地勘报告建议次要建筑可作持力层)。该设计要求单桩极限承载力不小于1600KN,桩距在1600~2400之间(即4~6倍桩径)。因没有设备资料,对一个已有类似加热炉为例,按基础底面积并保守估算炉体耐材、钢结构、基础自重、投产使用荷载等总荷载,不考虑桩基作用,基底应力约65Kpa。不考虑桩间土作用及群桩作用,总荷载仅为桩的极限承载力的20%左右。故明显看出桩的作用是用于控制沉降的。因此,与设计人联系,能否把桩距适当调整,扩大到不大于3米(即7.5倍桩径)。设计人说,他是严格按规范设计桩距的,不能突破规范范围。
规范强制条文对群桩桩距未作要求。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对以控制沉降为目的的群桩桩距“可采用4~6d(d为桩径)”。为什么规范建议采用4~6d呢,在《地基与基础》(第三版)中关于群桩效率系数的描述中很清楚:“……综上所述,在影响η和υ值的诸因素中,桩距是主要的,其次是桩数及其排列等。但不应当片面地加大桩距来提高η和降低υ值,而应当合理选择桩距,既可尽量提高η和降低υ,又不使承台平面尺寸过大而造成不经济。一些资料表明,当桩距小于3d时,(d:桩径)时,桩端应力重叠现象严重,群桩效率系数低而沉降比大,桩距大于6d时,应力重叠现象将较小,群桩效率系数就越高。”由此可见,规范建议群桩桩距“可采用4~6d”是基于“不使承台平面尺寸过大而不经济”。
本工程不存在承台大小问题,因设备基础必须满足设备外形尺寸且加上螺栓锚固构造尺寸,其面积往往是根据设备确定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选择的。承载力在本工程中也不是主要矛盾,只要不是桩数过少,承载力很容易满足。桩距偏大,影响基础本身的强度或刚度也不是问题,因为设备的震动等能量要靠基础自重来吸收,并考虑设备螺栓的锚固长度,基础往往做的很厚实,且一般还有构造配筋,故对桩与桩之间而言,基础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要提高群桩效率系数,降低工程成本,就应适当扩大桩距。如果沉降计算可行,完全可将桩距从4~6倍桩径提到7.5倍桩径,这样可较充分发挥桩的作用,降低工程的费用。如计算沉降允许,应将持力层选在-14米处,则工程成本更低。对本工程第一批基础图而言,扩大桩距到3米,降低工程成本可是近百万哪!因此本人几次与设计人联系,要求调整桩距,设计人不愿调整,我认为是错误的理解了规范。
以上是我个人的认识和理解,正确与否,请各位大虾斧正。
回复
cdddd
2014年01月21日 21:34:06
4楼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zqAbyo-2wvlC8Gnphi6jTGZpuXsdu9W7nsS3DHoc3dbk0wqNb8eMbwhsW0Z0jQ2O6E5p5mQ1BvEBCt-L9acx3Qh9lPBGb01YlMlNMYoKbh_
没有相关的规定和具体要求的,都是根据设计而定,至于为什么会存在100mm~200mm的距离,是为了满足由于设计院设计该承台后期需绑扎出钢筋笼,而此钢筋笼相当于是压在破桩以后的桩头之上绑扎而成,可以理解为它是整个承台的骨架,另外考虑到一定的工作面,及其承台由设计院计算后的承重值而选取合适直径的钢筋来制作钢筋笼,其中钢筋笼的纵筋的直径大小直接影响到后期浇筑时保护层的厚度,而此保护层的厚度与之前所设计的“桩边到承台边的距离”息息相关,也就是说“桩边到承台边的距离”要考虑其保护层的厚度而设计出的值,这个是根据设计院计算得来的。其实现实中很多100mm就可以了,但是由于设计院比较保守,因此有的是更高的150mm,200mm等,设计院做什么都比较保守的,都会给自己留有一定的余地,毕竟设计院有设计的责任的,所以往往在设计方面出现分歧或矛盾时,设计院就是最终解释权,老狡猾了,呵呵,不知道我这样给你说,你能理解了不?
http://www.jgzj.net/bbs/thread-1054346-1-1.html
回复
cdddd
2014年01月21日 21:37:01
5楼
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对此有这样的说明:

4.2.1 桩基承台的构造,应满足抗冲切、抗剪切、抗弯承载力和上部结构要求,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独立柱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

2 高层建筑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400mm,墙下布桩的剪力墙结构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

3 高层建筑箱形承台的构造应符合《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的规定。

解释:假如桩径为800,那么根据第一条说明,边桩中心到承台边距离不行小于800,那就是边桩边缘到承台边小于400,且不影响与150mm.

回复
cdddd
2014年01月21日 21:42:20
6楼
桩边距基础边不小于1.2m,不然钻机无法施工。不正确?
回复
cdddd
2014年01月21日 21:44:50
7楼
在湖北省08定额中,钻孔灌注桩,打桩打孔桩间净距离小于4倍桩径(桩边长),相应定额项目中的人工、机械是否乘以系数1.13
回复
cdddd
2014年01月21日 21:46:20
8楼
CFG 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路堤荷载作用下 CFG 桩复合地基不同桩间距的离心模型试验,分析了桩间距的变化对 CFG 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破坏模式、桩身及垫层拉筋受力、桩土应力比等工程特性的影响。试验数据表明:1)CFG 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桩土应力比、垫层拉筋应变等随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加。桩间距从3倍增加到6倍,路堤中心位置的地表最大沉降从5.42mm 增加到26.98mm,桩土应力比的最大值从7增加到41,垫层拉筋最大应变从 1690增加到2825。2)CFG 桩复合地基的桩间距变化,对路堤中心位置的地表沉降和坡脚地表水平位移的影响较大。桩间距≥5倍后,路基中心位置的地表沉降与坡脚地表水平位移显著增大,地基存在失稳的可能。桩同距≥6倍时,复合地基和路堤已发生了整体破坏。3)垫层拉筋的受力沿横截面的分布呈 M 型,峰值出现在左右路肩下,与地基的破坏位置有较好的一致性。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SL200710004023.htm
回复
富强168
2014年02月11日 09:35:35
9楼
不小于500MM
回复
kklong
2014年07月19日 16:58:00
10楼
学习,学习。边桩中心到承台边距离不行小于桩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