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昆明惊现国际最高水平的管桩!
lp6575821
lp6575821 Lv.2
2007年08月11日 09:41:28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在一些建筑工地上,经常见到基础施工用的外表光滑的混凝土预制管桩。    而在昆明上庄龙泉纸箱厂内,却发现一条外形怪异的混凝土管桩。这条管桩表面有规则的凸出部分,像齿样排列着,桩体由首至尾均匀的分布着一些小洞。初次见到,不知何物。见附近有位师傅在工作,便上前打听。那位师傅告诉我说,这是他们这里专有的管桩,而且是他们这里一位郭工和昆勘院的曹总设计发明的专利管桩,这条管桩上有两项专利技术,其它的自己就不懂了。说完,他用眼神示意我到郭工所在的办公地点去询问。

在一些建筑工地上,经常见到基础施工用的外表光滑的混凝土预制管桩。
  
  而在昆明上庄龙泉纸箱厂内,却发现一条外形怪异的混凝土管桩。这条管桩表面有规则的凸出部分,像齿样排列着,桩体由首至尾均匀的分布着一些小洞。初次见到,不知何物。见附近有位师傅在工作,便上前打听。那位师傅告诉我说,这是他们这里专有的管桩,而且是他们这里一位郭工和昆勘院的曹总设计发明的专利管桩,这条管桩上有两项专利技术,其它的自己就不懂了。说完,他用眼神示意我到郭工所在的办公地点去询问。
  
  敲门进去的时候,一位六十岁左右慈祥的老者便映入眼中。问明来意后,老者笑了笑。当问及他是否是郭工的时候,老者微笑颔首作答。
  经过交谈,了解到郭工老家本是山东,从六盘水市设计院承包桩基础公司到昆明已经十几年了,自己一直从事桩基础施工。在多年的施工过程中,总结出一些实践经验,因此这些年一直在做桩基础技术方面的创新研究。郭工不乏山东人特有的直爽,送来茶水后,还找出一沓他所申报的专利技术受理通知书给我看,同时告诉我说,这几年他自己包括与好友曹总共申报十余项专利,其中已有六项专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授权。
  
  当提到这条管桩的时候,郭工兴奋的说,尽管这条桩的研制花费了他们三年多的时间,投入近百万元的资金,可当这条桩完美的展现在他面前,完成它自己的使命的时候,过去的一切困难,都被成功的喜悦冲散了,根本算不上什么。问起他管桩上两项专利的事情,郭工耐心的解释说,我国至今沿用了几十年的管桩通常表面是光的,当桩体打入或压入地基土层时,进入地面下的桩体会将同样体积的土体向四周挤开,桩周土体天然结构遭到破坏,土体孔隙中的水压急剧升高形成超孔隙水压,使桩周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减小,桩的承载力相应降低。由于在施工中发现了这些不足之处,他才设计出表面齿形的混凝土预制管桩,以此提高桩体的承载力。
  
  在申报的专利受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他得到一个消息:日本也在研究开发相似的混凝土预制管桩,只不过他们设计的齿间距有些宽,类似竹节一样。接着他又补充到,这项专利技术只起到百分之三十的作用,另外一项技术是核心内容,也就是桩体上的排水孔。桩基技术规范中规定,在深厚软土场地,当采用大片密集有挤土效应的桩时,应采用有效的消减超孔压和挤土效应的措施,可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进行处理。但是这种措施既提高工程造价又拖延工期,所以,他们便又在管桩上做起了文章,三年磨一剑,使这根桩具有了地基处理功能。既为建设单位节约成本,又缩短施工工期。
  
  “可以这么说,我们之前使用的管桩是传统管桩,而你今天见到的,是一条多功能全新概念的管桩!”郭工肯定的说。
  
  听完他的介绍,脑海中不禁浮出这根怪异的管桩、多功能全新概念管桩的身影。它到底、究竟、是否有郭工说的那样的效果呢?带着疑问,我们再次攀谈起来。
  
  “我们的每项专利技术,都是建立在解决施工中某种常见问题基础上的。我们不会闭门造车,申请出专利技术孤芳自赏,让它成为拿在手上的鸡肋。而是能让它对社会有用,使国家的建设受益!”郭工自信的说。
  
  据他介绍,前两天他与曹总又刚刚申报了一项发明专利,这也是一项对他们而言的成熟技术,叫做——带砂衬的齿纹面排水桩。
  
  一个月前左右,他们在昆明黄土坡某工地做相关的实验已获得成功。问及实验情况,郭工介绍说,在实验过程中,他又使用了另外两项专利技术施工,总共打下三组管桩,施工速度非常快。为准确的测试管桩的承载力,三组管桩为均未打到持力层的吊脚桩。每组桩长18米,一组为6米与12米焊接的传统光面管桩;因受管桩材料的限制,另外两组为6米长的传统光面管桩与12米专利管桩焊接。
  
  三组桩打入地基后,带进水孔的两组专利管桩很快就有地下水渗入到桩身的空心通道。当水面上升到接近实验场地天然地下水位附近,用潜水泵把通道内的水全部排出引到场外,通过十余次排水,将专利管桩周围的土体超孔隙水压进行较好的消散。因为有地下水进入管桩通道,为避免接桩的焊缝锈蚀,他们在桩体焊缝防锈技术上也有了重大的突破。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打入地基中的三组管桩进行堆载破坏性实验。
  
  通过有效数据显示,带有专利管桩的两组,承载力皆大大超过超越传统的光面管桩。据有关专家计算,这种全新的专利管桩比传统管桩的承载力至少可提高百分之八十五乃至一倍以上,并且,直接成本降低百分之十八左右。日前,这种专利管桩得到建设部以及浙江大学的有关专家的首肯。有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在没有更好的管桩出现之前,这条专利管桩,代表目前国际管桩的最高水平!
  
  聊到最后,便问郭工贵庚,答曰:属牛,七十岁整。不由想起一句诗:“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离开时,又见到这条身上凝聚着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的管桩,它依旧泰然自若的躺在地上。
  
  “大鹏如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愿它能撑起民族建设的希望!
免费打赏
feeshun
2007年08月12日 09:57:15
2楼
也希望楼上的能够提供更加直观详细的资料啊,期待中。。。。。。
回复
xiaominghui-1
2007年08月13日 10:31:50
3楼
刚拜读完你的介绍,有2个问题我不明白。一就是如果你的管桩四周有齿槽,那么在施工时由于齿槽造成比较大的摩阻力,这样施工起来的难度是否增大?速度是否较慢?二是:你说承载力能提高80%甚至一倍以上,有理论依据吗?实际上齿槽的间距是一定要求的,在桩的施工过程中,齿槽下方的土体在施工时形成塑性区,而且这个塑性区的发展是非线性发展的,不是每个齿槽在桩的工作阶段能发挥出其真正你想要的实际作用?期待兄台给予指点。。
回复
lp6575821
2007年08月22日 00:01:16
4楼
解答第一个问题:因为选择的送桩方式不是单纯靠压入(施工方法已申报发明专利),因此,一天可以施工500米以上。第二个问题:已经通过相关的试验资料证明其承载力的问题。见附件《试桩报告》。
回复
lp6575821
2007年08月22日 00:04:27
5楼
试桩结果分析

1、NO.1桩,按地质勘察报告所给参数计算,竖向极限承载力值为824.96KN,略低于静载试验值900KN。分析原因,人工土取值仅10KPa,偏低。按本次所作的两次双桥静探资料所给的fs平均值54KPa,按本地区经验换算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为60KPa,为安全取35KPa,再进行计算,NO.1桩极限承载力值为903.5KN,略高于试桩结果。NO.1桩侧阻力平均值为35.34KPa。

2、NO.2桩,极限承载力为1050KN,高出NO.1桩150KN,这是12m长齿纹面桩取得的增量,该段桩的侧阻力极限值增大了10.00KPa,比NO.1桩侧阻力增大了;10.00÷35.34×100%=28.30%。两种桩的造价基本相同,但承载力增大了28.30%,经济效益明显。

3、NO.3桩,极限承载力为1200KN,扣除端阻力(0.5)2×800=156.8,桩的侧阻力为1043.2KN。其侧阻力比NO.1光面桩增大了1043.2-(900-(0.4)2×800)=243.73KN。此增大值主要由9m长的排水齿面砂衬桩段取得,该段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比NO.1桩高出:243.73÷9×π×0.4=21.55KPa,即增幅为21.55÷35.34×100%=60.98%,其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4、若将砂衬压紧,排水次数增多,则砂衬纹面排水桩的承载力将可成倍增加,这次试样工作应在下一步进行。
回复
lgsss1
2008年12月13日 15:53:52
6楼
不能一概而论,“承载力将可成倍增加”这个结论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在什么地质条件下进行的试验?桩长是多少?如果在粘土层,就是一般管桩,一般桩长超过16米,不用多长时间,承载力也比施工时的终压力大幅上升,甚至翻倍!如果持力层为岩层或砾石层,桩周土为淤泥质土,承载力也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每一种工艺都有其适用范围,就算真的是“国际最高水平的管桩”也不例外!
回复
yn0080122
2008年12月25日 21:19:35
7楼
“大鹏如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愿它能撑起民族建设的希望!
回复
user1000
2009年05月16日 10:58:54
8楼
做广告吧,怎么变成报到了,你可以到报社工作了,水平已经达到做广告不留痕迹
回复
cl668
2009年05月25日 16:41:38
9楼
让我想到啦挤扩多支盘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