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单幢古民居--宏琳厝
lmf200404
lmf200404 Lv.15
2006年11月04日 17:46:05
只看楼主

宏琳厝,以其古老多姿的建筑文化,静静地诉说着悠悠200多年的沧桑历史。 在福建省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有一座规模庞大的古民居--宏琳厝(俗称新壶里)。它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仍然屹立,以独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凸显在人们的面前。 据《福州市城乡建设志》载:"闽清县宏琳厝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到道光三年(1823年)建成,前后历时28年,占地17832.28平方米,为两层半土木结构三进房屋,主轴线两边设置平衡,整个民居有大小厅堂35间,花圃25个,天井30个,风火墙36扇,水井4口,直入大门13扇,住房666间,是一座一次性设计,一气呵成,整体结构精巧的民居建筑。"

宏琳厝,以其古老多姿的建筑文化,静静地诉说着悠悠200多年的沧桑历史。

在福建省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有一座规模庞大的古民居--宏琳厝(俗称新壶里)。它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仍然屹立,以独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凸显在人们的面前。

据《福州市城乡建设志》载:"闽清县宏琳厝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到道光三年(1823年)建成,前后历时28年,占地17832.28平方米,为两层半土木结构三进房屋,主轴线两边设置平衡,整个民居有大小厅堂35间,花圃25个,天井30个,风火墙36扇,水井4口,直入大门13扇,住房666间,是一座一次性设计,一气呵成,整体结构精巧的民居建筑。"


1162633560512.jpg

免费打赏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7:58:48
12楼
.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7:59:24
13楼
.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7:59:54
14楼
.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01:04
15楼
黄德展说,纵观全国著名的古民居,如被誉为"江南第一屋场"的湖南省岳阳县的"张谷英"大屋,其占地面积只有9000多平方米,山西"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均是院落群体,并非单个建筑,福建永定土楼也仅11000多平方米,著名的江南民居建筑群--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甘熙故居"其占地面积也仅14000多平方米。宁波镇海区"十七房",只是17栋房相连的建筑群,外有围墙。由此可见,中国最大的单幢古民居当属福建闽清"宏琳厝"古民居。

宏琳厝虎头门前的街称虎头门横街,一边是庭院门墙,一边是榴齿石砌就的矮墙。门墙矮墙之间用平栏相连,支撑平栏的是石制九根竹节。九,数之最大;竹节,竹解心虚的寓意。矮墙外竖两根华表。华表,诽谤之木的孑遗。平栏和华表两个建筑小品的组合谱就了一曲凝动的乐章,体现出闽清宏琳厝雍容华贵的气度和虚怀若谷的胸襟。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01:57
16楼
.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02:41
17楼
.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04:08
18楼
.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05:45
19楼
.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06:31
20楼
宏琳厝的弄显得细腻得多。从大厅连接后厅的弄,称进冥弄。原先不经常走动,从一进大厅到二进,要从火墙弄迂回。因为习俗的原因,人们居多从迎面右边进冥弄出入,左边进冥弄仅供棺材抬出来时用,因此很少有人走动。正屋三官房外、风火山墙内的弄,习惯叫火墙弄。火墙弄原先是家族祭祀进出的通道,也是家内万一发生火险,家丁扑灭火险的通道和家族老幼疏散的必经之路;倘若发生匪患,是家中武装进能攻、退能守,周旋迂回的场所。火墙弄的一物多用,令人赞叹。

宏琳厝第一进与第二进、第二进与第三进过渡地段的建筑,叫过雨亭。过雨亭的建筑功能是给居民生活起居带来方便,它潜在的建筑功能是作为消防设施。由于古建筑材料多为可燃材料,很容易引起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家长便组织家丁将起火附近的风火山墙下面的门洞用土墩堵塞住,然后再推掉过雨亭建筑,这样断掉火源,又有宽宽的隔离带,可以有效地抑制火势的蔓延。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09:04
21楼
.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