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单幢古民居--宏琳厝
lmf200404
lmf200404 Lv.15
2006年11月04日 17:46:05
只看楼主

宏琳厝,以其古老多姿的建筑文化,静静地诉说着悠悠200多年的沧桑历史。 在福建省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有一座规模庞大的古民居--宏琳厝(俗称新壶里)。它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仍然屹立,以独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凸显在人们的面前。 据《福州市城乡建设志》载:"闽清县宏琳厝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到道光三年(1823年)建成,前后历时28年,占地17832.28平方米,为两层半土木结构三进房屋,主轴线两边设置平衡,整个民居有大小厅堂35间,花圃25个,天井30个,风火墙36扇,水井4口,直入大门13扇,住房666间,是一座一次性设计,一气呵成,整体结构精巧的民居建筑。"

宏琳厝,以其古老多姿的建筑文化,静静地诉说着悠悠200多年的沧桑历史。

在福建省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有一座规模庞大的古民居--宏琳厝(俗称新壶里)。它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仍然屹立,以独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凸显在人们的面前。

据《福州市城乡建设志》载:"闽清县宏琳厝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到道光三年(1823年)建成,前后历时28年,占地17832.28平方米,为两层半土木结构三进房屋,主轴线两边设置平衡,整个民居有大小厅堂35间,花圃25个,天井30个,风火墙36扇,水井4口,直入大门13扇,住房666间,是一座一次性设计,一气呵成,整体结构精巧的民居建筑。"


1162633560512.jpg

免费打赏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09:57
22楼
.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11:18
23楼
.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12:36
24楼
.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13:22
25楼
令人称奇的是,宏琳厝地下纵横的下水道和安排得当的窨井相联成整体。宅旁的消防渠保持清水畅流,窨井多设在上下沟的交汇处。整座房屋的47口窨井按统一的位置设计,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就近取水灭火。由于下水道互相贯通,水就会根据人的意志,直达救火前沿。

宏琳厝窗的设计给人很多启示:窗的位置偏高,是为了保证室内生活的隐蔽性;窗屉的设计上下左右推拉,将窗扇活动空间缩小到最大程度,给生活起居带来许多方便。大家族里人口众多,往返活动频繁,窗扇向室内外开户过大难免会造成人丁无为的碰撞伤害。大家族与小家庭居住情况迥异,窗扇的开户情况也不能同日而语。由于窗屉板活动的空间仅限于墙体内部,没有受到风雨的侵袭和人为的损害,宏琳厝的窗二百余年来依然如故。


结构精巧的宏琳厝

由虎头门直入三进,各进之间隔一横街。由过雨亭相连。内厝均为木结构,八堵夹火墙都以九根立柱用横枋贯串组成。中间正厅,两边各建一、二、三官房和火墙弄。左右书院各三间,中为书院厅,两旁为书房。回照三进不同,首尾进两边没有开间,二进回照左右各分二间。正厅、书院、回照围为天井。正厅与后厅以屏风相隔。第三进正厅设祭祖神龛,足以说明是一次性设计而成。二、三进后厅隔后天井为厨房。正中为厨房厅,左右各建厨房四间。火墙外左右两旁隔沟建筑横厝,朝向与正厝成九十度,横厝两端正反方向各开横厝厅一间,两厅之间平排建横厝八间。横厝之外又建外横厝,平面布局各设两间下马间,东北角和西南角建兔耳各一间。宏琳厝建筑为土木结构,十分讲究对称翼卷仰, 飞鸟革,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是研究民间建筑艺术的宝贵实事资料。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14:51
26楼
.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17:18
27楼
.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19:13
28楼
.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19:49
29楼
宏琳厝是一座整体设计一次性完工的民居建筑,所经历的这200多年,正是中国战乱频繁,改朝换代的乱世,古木结构的宏琳厝能躲过兵火,又未遭天灾而黄氏一家一姓能安居于此,繁衍生息,实在是幸运。厝内廊回路转,纵横有序,是我国古民居建筑中的瑰宝。

宏琳厝内的用水系统是经过精心构造的。水系是由四条纵沟,三条横沟纵横交错。这里面是互相贯通的。水的源头是从宏琳厝的山后面引进来的,通过这些纵横交错的水沟,流进古宅最后流向农田。这水不但具有清洁美化的作用,而且一旦发生火灾,将出水闸关上就起到了灭火的功能。

宏琳厝在建筑上还有独到的防御系统及预防土匪强盗入侵的功能。在宏琳厝的东北角和西北角的房子内,有个 望口,因从内看象兔子的耳朵当地人称兔耳。它相当于现代的碉堡和哨所。

在进入侧门的通道上我们看到类似通风排气的城槛,其实他里面是一个暗室,在建筑上是一种少见的防卫设施。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20:41
30楼
宏琳厝的神主牌

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定点旅游景区、闽清县宏琳厝第三进大厅的正当中,建有一个小夹室,和其它的民居一样,这个小夹室称为"公婆龛",公指的是男性,婆指的是女性,龛的意思是陈列着佛像或者神位的小夹室。公婆龛,就是安放内部已故的人灵牌的地方。


灵牌又称"神主牌",简称"主",一般是用木料加工而成的牌。原来只限于宗庙内设立死去国君的牌位。"主"的规格有严格的规定:天子"主"方一尺二寸,诸侯"主"方一尺。使用木料也有区别,葬时所立的"神位"用桑树木,葬后一周年更换为栗树木。以后民间也为已故的祖宗立神主,又称灵位。

民间一般的"神主牌"上写:"xx公妣x氏",只写男性祖宗的名字,女性祖宗只写姓,没有写名字。

可是在历时200多年的宏琳厝黄氏家族,与一般民居的"神主牌"大相迳庭,不仅写上女性祖妈的姓,也写上女性祖妈的名。

宏琳厝的神位牌的内容据说与宏琳厝的始祖妈有关:黄宏琳的母亲是闽清六都溪头埔人,名字叫张纯使,嫁给黄宏琳的父亲黄祖嘉。张纯使精明能干,勤俭崇文,《闽清县志》载:"佐夫购腴田,营华屋,积产累万。"张纯使的德行,受到后人的尊重和爱戴。从那以后:"尊重妇女,关爱女孩"成为宏琳厝的传袭。




有关专家看完宏琳厝的"神主牌"后说:"这是一种罕见的神主牌。从宏琳厝的神主牌可以看出在宏琳厝男女平等已经成为历史事实。这种做法应当向设有神主牌的民居提倡、推荐。"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1月04日 18:22:07
31楼
.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