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现代转译
ligong1
ligong1 Lv.2
2022年11月16日 16:07:11
只看楼主

本文以传统民居建造设计逻辑为基础,以“营造技艺”为桥梁,探索同类型传统民居的建造思路,提取现代建筑利用传统民居元素的转译手法,寻找以重塑传统民居建筑模式体系为出发点,遵循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现代转译的基本原则,为传统民居改造和建设提供思路,以现代手法增强传统民居的适应力。 引言

本文以传统民居建造设计逻辑为基础,以“营造技艺”为桥梁,探索同类型传统民居的建造思路,提取现代建筑利用传统民居元素的转译手法,寻找以重塑传统民居建筑模式体系为出发点,遵循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现代转译的基本原则,为传统民居改造和建设提供思路,以现代手法增强传统民居的适应力。



图片

引言



相对于城市的大发展,传统乡村仍延续“自发性建造的建筑”为主的村落特征,即由传统民居组成村落。民居反映了地方最本质和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体现了地方民族生活生产的方式、习俗、审美观念等,是地方工匠和居民利用地形、运用当地材料建造的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快速扩张,传统乡村的发展也进入了转型的瓶颈期,乡村建造表现出与传统建造体系不同的方式。当下乡村存在许多问题:本应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追求城市建设模式,不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不考虑当地传统审美趣味,导致民居呈现杂乱无章的形态,正在逐步脱离传统民居形态(图01);传统民居凝结着当地工匠与居民的劳动智慧,以工匠为主导,居民共同参与建造,因传统民居难以适应现代生活,而被新型民居取代,由于缺乏现代建造经验,各种建造材料“蒙太奇”地堆砌在一起,乡村出现传统民居、新型坡屋顶与平屋顶、小洋房共存的现象;乡村居民收入模式单一,较重视房屋的高大宽敞,缺少对气候适应性的思考,民居保暖性和隔热性较差,建筑运行能源利用率低。


图片

图01 当下乡村现状诸多问题


传统民居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现代化建设忽视对传统构造形式的保留,乡村的问题,可以认为是传统与现代的问题。目前国内有许多学者和建筑师已经开始从空间、形态、能耗等方面对传统民居进行剖析,但较少全面总结民居改造和建设的转译规律。本文试图探究传统民居建造中重点使用“标志性技艺”,充分考虑传统民居的地方建筑特点,以此探讨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在现代转译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而有效延续传统民居的生命力。



图片

传统民居的营造技艺



转译的基本原理


转译本意指生物按照从脱氧核糖核酸(DNA)转录得到的信使核糖核酸(m RNA)上的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转译的行为是通用的,不限于某一领域。本文引申为通过提取传统民居的模式并以此为依据类推演化新建筑的设计方法,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地缘文化的“微观叙述”[1],其最终的显性形态展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在以传统为原型的转译中,可以分为以视觉为基础的实体物质感知和以触觉为基础的热环境感知(图02),以“观”为出发的转译可以从“传统意向”和“内在结构”[2]两个层面展开。


图片

图02 以“观”“感”出发的传统原型的现代转译


“传统意向”1为线索的设计在视觉图景上更加具象的与传统取得关联,实践案例如何陋轩中运用现代设计知识赋予传统形式以新的表现形式;“内在结构”2通过更加抽象的探索生成方法实现建筑对传统的应答,例如华黎塑造的四分宅对传统合院的应变。以“感”为基础的转译是对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智慧的延续,如在吐鲁番富民安居项目中,借鉴维吾尔族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经验来应对生土建筑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的挑战[3]。欲对传统民居做到“可观可感”的现代转译,就需要对上文归纳的建筑模式作有效地分析提取,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遵循相应的转译原则,转换运用建筑模式。


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实践


民居的传统建造与乡村生活的生产方式及其地域相关,体现了空间形式和生活模式的关联,在建造过程中,建造者和使用者是有充分默契的。在建筑实践领域,许多建筑师意识到传统民居在文化传承上的重要性,并在其设计中寻找恰当的方法对民居进行现代转译,多以村落肌理、传统材料、空间形式、建筑形态、尺度等为设计出发点(表01)。


表01 传统民居现代转译的实践

图片



图片

传统民居现代转译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完善模式缺陷


传统民居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下经过漫长的渐进式演进,沉淀下的建造智慧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新民居创造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民居建筑模式进行提取,结合当代原则,运用建筑学知识,初步判定可以延续及需要改进和纠偏的模式,再通过大样本的住户主观反应调查,可以得出传统民居中功能和性能方面的缺陷,再运用现代建筑设计原理在建筑模式基础上完善修正。“去粗取精”这一过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一致,也是先民们不断试错演化机制的延续。通过对徽州民居调研和问卷、后期整理,可以得出优质原型以及亟待改进的缺陷。如天井在夏季对室内热环境调节至关重要,但天井在冬季对室内温度影响较大,这就需要通过现代手段加以改进。在天井上方搭建带有亮瓦的棚子,四周不完全封闭,在不影响采光、夏季热压风压通风基础上,起到夏季遮阳、冬季减少热损失效果(图03);天井可以考虑增加可开启玻璃幕墙封闭;对厢房增加保温材料等。此外,对墙体、屋顶、门窗等部位的性能进行相应策略修正,从而使徽州民居在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支撑下适应当代需求(图04),并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图片

图03 天井上方搭建带有亮瓦的棚子


图片

图04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剖面


运用现代技术


传统民居在地域文化和生态性等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也逐渐暴露了其小农生产模式的局限性。因此,想要保护传统风貌和延续传统民居内核,需要在传统民居改造和新民居创造中引入现代化生活设施和现代建筑技术措施,如现代建筑材料、构造等[5]。将杂物间和废弃房间改造为卫生间,引入现代洗浴和卫生设施,厨房在原有基础上引入现代炊具设备,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的使用。这种改造方式既提高了现代生活品质,也不破坏传统民居的基本风貌和布局。“墙倒房不倒”是传统民居使用木构为支撑体系的特点,方案创作中可以选择轻钢体系为承重结构来应对木结构在现代民居创作中的不足(图05)。轻钢可以大量生产且质量可控,以轻钢体系延续木构的穿斗体系,其形态和安全性均能得到保证。最后在轻钢承重基础上增加建筑的维护结构,不仅提高建筑施工速度,降低成本,还加强了建筑的适应性,也是对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直接回应。


图片

图05 使用轻钢体系作为承重结构


提高民众的参与度


传统民居建造属于生产行为,是以工匠为主导,其他居民共同参与的集体创造[6]。在这个过程中,任何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可以参与,从而降低了建造的人工成本。此外,传统营建智慧也在建造中被大众熟知,并以开放的优化机制不断进化。当代乡村民居修建已经脱离传统,建造过程也正在逐渐脱离这种机制,而协同设计使恢复传统建造技艺成为可能。如何将专业研究和设计成果为乡村所理解接受,则需要对“技术协同”3进行建构。技术协同首先需要以民居建筑模式为基础,结合地方性知识,形成适应乡村建筑未来发展的技术和方法,并以直观的导则、图解、建造手册等方式,便于工匠、居民的学习和实际运用。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提供易于接受的传统民居知识,还需要将建筑结构、搭建方式、使用工具、构造等进行简化,从而扩大非专业人士的参与度。新民居将凝聚群体智慧,并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多样丰富性,也为“组织协同”4建构奠定了基础(图06)。“组织协同”需要不同权利关系相互协调和平衡,其核心主体是村民、工匠、合作社以及村民委员会,他们最能代表村民的利益。居民可以通过合作社担保向银行融资盖房;工匠及任何有建房意愿的人都可以加入合作社,可以在参与建房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收入;村委会接受合作社及居民的需求和反馈,并做出科学而合理的安排;政府在村委会反馈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空间规划管制,且允许资金上的帮扶。


图片

图06 绩溪博物馆室内


增强建筑的适应力


传统民居建筑模式在新民居转译过程中应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并贯穿于从建筑设计到投入使用的全过程。方案设计中充分研究建筑模式中元素的可变性,形成一个混合系统,这个系统中可以产生很多变体,例如:传统民居中穿斗结构不变,但材料可变,根据需求可选择钢材、木材等;建筑的构件可以根据需求变动,如增减几根柱子,对其形式不会产生变化。在房屋建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运用于房屋结构、搭建方法、材料搭接、使用工具等方面的技术加以简化优化,使“他者”均能参与到搭建过程中:各构件不用焊接,运用螺栓铰接,增加可操作性;采用穿斗构件搭建时,现场地面组建每榀构架,多人共同立架,减少对大型工具的依赖等。在结构主体确定后,居民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围合部分的决策,或选用当地材料,或选用当地传统做法,延续本土的建造技艺。建筑落成后,可以根据居民需求适应性地调整内部功能空间,如调整扩大客厅面积、增减卧室间数等;或在民居形态边缘处留有接口,可以应对住户在未来对民居扩建的可能。



图片

结语



如何将传统民居营造智慧穿插于现代化乡村建设中是需要长久探讨的命题。传统民居建造适应了本土的自然环境,与环境文脉及适宜性资源相关联,并使用传统技术在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了独有的建筑风貌。程序化的“因地制宜”不能解决传统的发展问题,在地域技术中应将现代技术作为支撑,发扬本土造物智慧,持续探寻适合传统民居发展的道路,探索出一种结合本土民居营造模式的转译机制,对传统民居更新与建造进行有效改造,并不断发展,重构新的本土化民居模式。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

作者:王亦迪

文章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22年4期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出入,请以原刊原文为准

特别鸣谢:王亦迪老师

知识点: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现代转译

lijiawei411
2022年11月27日 21:40:30
2楼

相对于城市的大发展,传统乡村仍延续“自发性建造的建筑”为主的村落特征,即由传统民居组成村落。民居反映了地方最本质和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体现了地方民族生活生产的方式、习俗、审美观念等,是地方工匠和居民利用地形、运用当地材料建造的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快速扩张,传统乡村的发展也进入了转型的瓶颈期,乡村建造表现出与传统建造体系不同的方式。当下乡村存在许多问题:本应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追求城市建设模式,不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不考虑当地传统审美趣味,导致民居呈现杂乱无章的形态,正在逐步脱离传统民居形态(图01);传统民居凝结着当地工匠与居民的劳动智慧,以工匠为主导,居民共同参与建造,因传统民居难以适应现代生活,而被新型民居取代,由于缺乏现代建造经验,各种建造材料“蒙太奇”地堆砌在一起,乡村出现传统民居、新型坡屋顶与平屋顶、小洋房共存的现象;乡村居民收入模式单一,较重视房屋的高大宽敞,缺少对气候适应性的思考,民居保暖性和隔热性较差,建筑运行能源利用率低。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