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视角下的江淮传统民居建筑浅析
bnanna
bnanna Lv.2
2022年09月21日 15:01:56
只看楼主

知识点:建筑美学视角下的江淮传统民居建筑浅析 江淮地区主要指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区域,包含了今天的河南省南部,江苏省和安徽省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下游一带,其平原主要由长江与淮河冲击形成。江淮地区地势较为低洼,海拔较低,一般在10m以下。其区域内湖泊众多、河流遍布,水资源丰富,形成的水文化对江淮地区民居建筑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江淮地区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处,江淮民居建筑的形成既受到北方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南方水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南北文化交织的形态,并且逐渐形成具有江淮独特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风格。

知识点:建筑美学视角下的江淮传统民居建筑浅析

江淮地区主要指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区域,包含了今天的河南省南部,江苏省和安徽省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下游一带,其平原主要由长江与淮河冲击形成。江淮地区地势较为低洼,海拔较低,一般在10m以下。其区域内湖泊众多、河流遍布,水资源丰富,形成的水文化对江淮地区民居建筑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江淮地区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处,江淮民居建筑的形成既受到北方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南方水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南北文化交织的形态,并且逐渐形成具有江淮独特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风格。


一、江淮民居建筑的建筑美学渊源


中国民居建筑历史悠久,其反映的文化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民居建筑的建筑美学思想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与居住建筑的建造思想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主要提倡兼济天下、“泛爱众”的思想,主张积极而为的行动准则,讲究积极入世。


第二类思想主要讲究平和宁静,遵循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致力于超脱于世外,追求超然淡泊之志。


第三类思想则结合前两者思想的精髓,既有积极入世的前进之意,又有无为而治的随缘之态,结合两者之精髓,弘扬自身的理念[1]。


这三种主要的传统文化思想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大框架,在民居建筑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成为民居建筑的思想支撑。在这种思想的支撑下,民居建筑的发展不断贴合这种思想的传承,也不断修正传统文化思想对民居建筑的影响。江淮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一部分,在此状态下,这种思想逐渐成为江淮民居建筑美学形成的源泉[2]。


二、江淮民居的建筑风格美


江淮民居同时受到南北建筑风格的影响,但相对来说更多的是南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基于外墙、屋顶的材料和建造方法的特点,江淮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外观因整洁而突出。江淮地区偏北地区的大多数传统民居是由简单的外墙、雅致的灰砖砌缝和灰色的瓦屋顶组成的。这样的房子通常给人一种钢灰色的印象,外观简单而坚固,类似结实而严肃的北方民居。江淮地区偏北地区的民居整体给人的感觉以敦实为主,主要是色彩的明度、亮度较低,整体色彩灰蒙蒙,从建筑美学的角度看,形成了江淮地区偏北地区的民居特色[3],如江苏淮安等地区的传统民居(图1、2)。而江南大多数民居的外墙都涂上了白石灰,屋顶是灰黑色的瓷砖,给人以清新优雅的印象,如苏南民居、皖南民居(图3)。

图片

图1

图片

图2

图片

图3


三、江淮民居的整体布局美


中国传统的民居建筑群主要以中轴线为中心线,主要建筑沿着中轴线依次展开布置,辅助用房位于中轴线两侧,与主要建筑相互配合,形成围合院落。这种布局突出主要建筑,主要建筑根据中轴线左右对称,其地位得以突显。这样的建筑布局突出了左右对称结构,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布局清晰,展示了良好的平面与空间秩序[4]。更大规模的庭院不仅沿南北中轴线延伸,而且沿东西方向延伸,形成多轴线庭院。中国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往往以庭院为中心,这是与西方建筑显著的不同之处。中国传统民居重视群体、平面和社会性,而西方民居则强调个性、立面和独特性。这塑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突出特征之一(图4)。

图片

图4


四、江淮民居的院落美


中国传统建筑使用木材等支撑材料,其强度和长度限制了建筑的高度与跨度,因此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层数多在三层以下。每座建筑中的开间数量也是有限的。只有皇家建筑被允许有九个开间,而其他建筑只允许有五到七个开间,民居一般有三个开间。这形成了传统民居较紧凑的平面布局。这可以解释中国传统建筑中普遍存在的建筑综合体。除了少数用独立的铺石、露台和塔楼装饰的花园,中国传统建筑庭院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许多封闭的住宅形成了一个庭院,几个庭院组成了一个建筑群,主要沿着南北轴线分布[5]。


由于江淮地区地势平坦,民居的平面布局在整体上显得更加紧致,房屋的外形也显得更加规整严密。整体建筑的布局以合院形式为主,以正屋为中线,两侧房屋以正屋中线对称。正屋一般采用坐北朝南的向阳格局,开间一般为三间,进深上大于两间。两侧房屋一般用作卧室和储物间。单进院落在设计上一般以天井为主,四周布置房间,形成以天井为中心的院落组合(图5),不同的房间通过天井的院落空间组合在一起,实现对不同空间的有机组合。天井也有利于房屋的通风(图6)。

图片

图5

图片

图6


五、江淮民居的建筑屋顶美


由调研分析可知,江淮地区的民居建筑屋顶多为双坡硬山屋顶,山墙沿着屋顶坡度构成“人”字形,墙体单薄但简洁、敦实。扬州民居的屋顶椽子上铺设有覆瓦,受北方民居的影响,部分民居用芦苇垫代替。这里的屋顶瓦片没有铺石膏。淮安民居的屋顶类似北方的石膏瓦,有三层。先在椽子上铺设屋面板和覆瓦,再涂上石膏,最后再铺上屋面板。在现有的民居中,两种屋顶的应用均呈一定的比例。如果房屋长期失修,在屋顶瓦片下涂抹灰泥可能会导致杂草生长。北方较冷,因此那里的民居屋顶往往较重,在椽子上铺一层屋顶板或芦苇席,然后铺稻草或草席,最后是一层瓷砖灰泥。由于南方较热,民居的屋顶较轻,稻草和垫子是不必要的。此外,由于木材易受频繁降雨的影响,屋顶板很少出现。椽子铺上覆瓦,然后铺上屋顶瓦。在一些民居中,屋顶瓦片直接铺在椽子上,没有覆瓦。这种变化在淮安和扬州的民居中得到了清晰的反映(图7、8)。

图片

图7

图片

图8


六、江淮民居的建筑装饰美


1.门窗艺术


门窗在建筑中的应用具有实用功能,在江淮民居中同样承担了建筑的空间围护功能。但在某种程度上,江淮地区的工匠在建造门窗时,实际上赋予了它超越本身实用功能的审美功能[6(图]9、10)。

图片

图9

图片

图10


第一,典雅古朴,意蕴深厚。韵律是艺术外在形式的灵魂。江淮地区的工匠在建造门窗时,运用精美的雕刻和传神的装饰,传达了超乎其本身实用功能的含义,运用艺术的手法使建筑不再冷冰冰,而拥有无尽的寓意。


第二,工艺超绝,化繁为简。江淮民居的门窗一般以木材原色为主要的色彩,从远处看,让人觉得沉稳厚重。人们从近处观察,会发现门窗细节繁复,雕刻了各种图案,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动物类、植物类、吉祥物品类。这些雕刻图案主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了兼容并蓄的细致感,不同的图案相互交织,富有意蕴。


第三,虚实相间,似透不透。江淮民居门窗从形式上看虚实相间,在轻盈透漏的同时蕴含丰富的韵味。门窗既有隔离功能,又有轻盈透薄的感觉,有紧密、有疏松,既能将室内与室外隔断,又能将室外的景色巧妙地引入室内,使人在室内也能欣赏到室外的景色。


2.雕刻艺术


雕刻艺术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是哪种形式的雕刻,都体现了工匠的高超技术。江淮传统民居中的雕刻,如木雕、砖雕、石雕艺术反映着百姓的淳朴特质,雅而不俗,同时也体现了江淮地区人们的性格既有豪爽的一面,又兼具细腻的一面。


江淮民居建筑中,木雕的材料基本没有限制,如紫檀、楠木、黄杨木、樟木、花梨木等木材都曾被用于江淮民居雕刻。江淮建筑中的木雕巧妙利用不同花色、纹理、硬度的木材,其中蕴含的艺术性不断通过独特的雕刻手法体现出来。江淮建筑中的木雕主要分布在门窗、栏杆、家具以及斗拱、角梁等结构上,位置不同,雕刻的技艺也不同。同时,江淮民居建筑中的雕刻蕴含的韵味深厚。江淮偏北地区民居建筑中,木雕的构图比较简洁,整体内容概括性强,而江淮偏南地区民居建筑的木雕更多地与苏南地区的木雕类似,构图复杂,雕刻的手法多种多样。如,徐州户部山的余家大院中许多门直接使用木雕,大部分木雕是对结构物件的美化加工,纯雕饰部件很少,其风格粗犷、厚重;余家大院中的斗拱小巧玲珑,并非起到承重作用,更多的是起装饰作用[7]。


结语


文章以建筑美学的角度,从建筑的风格美、整体布局美、院落美、屋顶美以及装饰美五个方面分析了江淮民居的艺术特色。江淮民居的独特风格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美学的单一方面,更是多种美学的综合。相关研究者应该从中汲取相关的元素,提炼出符合江淮民居的建筑特征,并将其发扬光大。


注:图1、2、3、5、6、7、8、9、10为作者自摄,图4来源于网络。


作者:王苏琪,骆宇

文章来源:美术教育研究,2021年16期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出入,请以原刊原文为准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