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隧道带你回到从前—音乐组图
llmhjz
llmhjz Lv.9
2006年04月29日 15:51:11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生于七十年代的人,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   是最后一拨有过小时候要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被爸妈打的经验的人;   是最后一拨过六一节还必须找齐了白衬衫、蓝长裤的人;   是最后一拨和泥巴、过家家、弹弹子、拍画片,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叶蛋春游的人;   是最后一拨看过黑白小人书的人;   是最后一拨享受过最纯最动人的日本动画片,到八十岁仍能张口就来一段《铁臂阿童木》主题歌,到九十岁仍记得《森林大帝》里的小狮子LEO;

生于七十年代的人,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
  是最后一拨有过小时候要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被爸妈打的经验的人;
  是最后一拨过六一节还必须找齐了白衬衫、蓝长裤的人;
  是最后一拨和泥巴、过家家、弹弹子、拍画片,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叶蛋春游的人;
  是最后一拨看过黑白小人书的人;
  是最后一拨享受过最纯最动人的日本动画片,到八十岁仍能张口就来一段《铁臂阿童木》主题歌,到九十岁仍记得《森林大帝》里的小狮子LEO;
  是最后一拨有幸目睹过香港无线的诸多武侠剧的人,看《射雕》里的翁美玲让我们把早逝的她奉若神明,《绝代双骄》又让我们成了梁朝伟的终身影迷。
  是最后一拨还曾为费翔意乱情迷,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担了大兴安岭火灾罪责的现在还算是年轻人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中学毕业时都要含着眼泪唱小虎队的《骊歌》中的“南风又轻轻地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和《再见》中的“请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就像白云离不开蓝天……”的人。

免费打赏
llmhjz
2006年04月29日 15:51:25
2楼
70年代人素描
  前70年代
  【1970年生】
  对“文革”有点淡漠的记忆。参加过“红小兵”;喜欢看抓阶级敌人和特务的连环画;早期看过的电影有《渡江侦察记》、《地道战》等;上中学时赶上建国35周年阅兵和女排“六连冠”;看过《少林寺》后曾蠢蠢欲动产生过出家习武的念头,喜欢巩俐而去看《红高粱》;如大学毕业,不少已成为单位领导决策层人物;混得不太如意的人考了研,个别有成就者被列入“跨世纪人才”;绝大多数已婚,生有一子或一女,但也有那么几个人在充当“爱情守望者”的角色。
回复
llmhjz
2006年04月29日 15:51:35
3楼
 【1971年生】
  大致情况跟1970年出生的差不多。小学时肯定唱过“我爱北京天安门”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两首歌;女的挺喜欢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中的小鹿纯子,男的看《霍元甲》挺上瘾;上中学时爱抄歌,制成“歌本”并贴上女明星的照片收藏。最激动的是1990年亚运会的盛况,爱看《围城》这部电视剧,跟父母爱看《渴望》形成鲜明对比;上大学要军训了;有的人在大学毕业后,工作跳槽3至5次。
回复
llmhjz
2006年04月29日 15:51:45
4楼
【1972年生】
  一上小学就享受了改革开放的初步成果,写作文的内容包括“××成了万元户”和“张海迪事迹”等;大部分城市出生者已经是独生子女了;是最早一批港台歌星的“追星族”;在老师的指点下,给老山前线的英雄们写过慰问信,上大学时已经有一批经商高手在他们中间产生,不过尽倒腾些磁带、丝袜、贺卡之类的小玩意儿。
回复
llmhjz
2006年04月29日 15:51:54
5楼
【1973年生】
  他们只能从图书馆里知道“文革”和“四五”运动了。1983年“严打”时,他们尚不谙世事;是最狂热的中学生“追星族”的一批。不过他们追的星差不多现在都已退隐江湖;1988年左右,他们迷恋上“霹雳舞”;其中有人获奥林匹克什么奖,然后保送上大学;大学毕业时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研的人越来越多。
回复
llmhjz
2006年04月29日 15:52:03
6楼
【1974年生】
  上小学的教材跟哥哥姐姐们又不一样,“红小兵”改叫“少先队员”,上小学戴红领巾的那会儿是最快乐的回忆;上大学时赶上中国“申奥”失败,有的人因此砸了酒瓶,但大部分人开始深深体会到了国家强大的重要性;要是热爱文艺,会知道诗人顾城自杀的事。
回复
llmhjz
2006年04月29日 15:52:14
7楼
 后70年代
  【1975年生】
  小学生时代总是很有理想,学过“长大要当科学家”之类的课本;80年代中国发生很大事情,尚不能对他们构成影响,只关心考试时的“时事政治题”;流行广交笔友的活动;在越来越多的国产歌星面前,开始接触“崔健”;流行的“青春美文”纷纷倾倒他们面前的同时,喜欢“俏黄蓉”多于“傻郭靖”,许多女孩子的学业被耽误了;他们开始觉得应该和1974年前出生的同龄人活得不一样,开始做出逃学等叛逆行为。
回复
llmhjz
2006年04月29日 15:52:23
8楼
【1976年生】
  跟前面的人相比,他们即使已经长大成人,但他们的年轻也够让人羡慕的;他们是与唐山大地震共同出现的;他们赶上“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时代,所以今天的大学计算机专业才那么火爆;他们其实是90年代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若从思想角度看,也可以算准下一代了;上中学时正经历“汪国真”热,那些蹩脚的诗就这样留在了他们的毕业纪念册上了。
回复
llmhjz
2006年04月29日 15:52:31
9楼
【1977年生】
  小学生时代没什么特别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是他们的口号,不过连环画是越来越少,这是他们的悲哀;中学生时代世界已经变得异常丰富,男孩子爱打电子游戏机,女生爱看席娟之类的书。这也累坏了家长,觉得现今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
回复
llmhjz
2006年04月29日 15:52:54
10楼
【1978年生】
  据说,真正的“计划生育”就从他们这年开始的,所以这一年出生的孩子肯定都有过“小皇帝”之类的称呼;直到1992年,作为北京的孩子才第一次吃上“麦当劳”;在大城市的迪厅或酒吧,总有那么几个爱做作的女孩叼着香烟玩深沉,不知道自己该呆在学校里好好念书才对,上大学的第一件事不是买世界名著或参考书,而是买一本《中国可以说不》。
回复
llmhjz
2006年04月29日 15:53:02
11楼
【1979年生】
  又一批幸福的“独生子”出生,喝“可口可乐”是70年代出生的人当中最多的;读中学的女生已经被告知“遇到不法侵犯时,请拨110!”因为他们的父母总是担心满大街都是坏人。“扮酷”的时代与他们的青春时代巧合在一起,所以,70年代生人最酷的也就是他们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