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司的一个工地(广东省),自上到下的地质资料为:2.80m厚素填土,9.00m厚粉质粘土(可塑),下面为11.70m厚的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试桩时选择了一条500的管桩(壁厚125mm),收锤时最后三阵每一阵20mm,桩长为11.30m,此桩的设计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000KN;考虑到桩长较短,施工单位担心设计的承载力过高,在第二天委托了质检站对该桩采用了大应变方法试验,据质检站的人判断,该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大概在1200KN~1500KN之间,最多不超过1500KN,由于考虑到成桩时间太短,他们不肯告诉我试验值是多少。但设计院的总工说承载力特征值才这么少,2000KN是一个很保守的取值。问题出在:如果继续采用2000KN的特征值,桩基础的施工单位却不敢施工,怕到时候桩验收试验的时候的承载力不够;为了安全起见,我建议采用静载试验,但项目部的总监考虑到时间的关系,不赞同!我跟设计院沟通,或者降低设计的承载力特征值,改为1800KN,但又没依据;我是甲方的设计管理代表,我该如何处理?谢谢!
我司的一个工地(广东省),自上到下的地质资料为:2.80m厚素填土,9.00m厚粉质粘土(可塑),下面为11.70m厚的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试桩时选择了一条500的管桩(壁厚125mm),收锤时最后三阵每一阵20mm,桩长为11.30m,此桩的设计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000KN;考虑到桩长较短,施工单位担心设计的承载力过高,在第二天委托了质检站对该桩采用了大应变方法试验,据质检站的人判断,该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大概在1200KN~1500KN之间,最多不超过1500KN,由于考虑到成桩时间太短,他们不肯告诉我试验值是多少。但设计院的总工说承载力特征值才这么少,2000KN是一个很保守的取值。问题出在:如果继续采用2000KN的特征值,桩基础的施工单位却不敢施工,怕到时候桩验收试验的时候的承载力不够;为了安全起见,我建议采用静载试验,但项目部的总监考虑到时间的关系,不赞同!我跟设计院沟通,或者降低设计的承载力特征值,改为1800KN,但又没依据;我是甲方的设计管理代表,我该如何处理?谢谢!
2楼
z桩基验收,静栽试验和小应变检测是必须的。
不明白施工单位单位为什么不敢施工,如果担心承载力不够,加大桩径,或者加长桩长。
设计院提供的承载力特征值是根据地质报告计算出来的,当然不得随意更改。
担心桩自身的承载力极限值不够的话,可以采用PHC桩或者加厚壁厚,这些是桩的选型问题,成桩质量是由管桩预制厂控制的,他们不是有出厂合格证吗
回复
3楼
你作为甲方设计代表不用为此烦心。
从根本上讲,若勘察报告是有一个有技术实力的单位作的,提供的数据是准确的话,设计作出的桩承载力是没有问题的;从你提出的桩端土来看应不会有问题,设计院提供的值不会有问题。
施工单位应安要求进行施工,他所控制的就是,桩身质量和桩端入土深度和收锤击数,他的责任是按图施工!
大应变实验不太具有准确性,尽供参考,最终要看载荷,载荷实验7天后就可以作了;
桩身强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回复
4楼
谢谢2楼和3楼的兄弟!我们采用的是PHC桩,还有就是不能打下去了,不然桩帽会被打烂的。
回复
5楼
地质相当好啊.质监站的只是经验值,不用担心.最终以静载荷试验为准.完全可以不作理会.继续施工.我有个工程打了四十八米时最后三阵才三个五六击.特征值为1500kN(桩径400),打试桩时施工单位都不想打了,我和勘察单位的代表商量,他们认为没有问题,我就坚持让他们打工程桩。现在试压一点问题都没有啊。全是淤泥、淤泥质土、粘土、粉质粘土啊!你还怕什么呢
回复
6楼
下面我就根据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国家标准图集对PHC—A500(125)的管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
1、根据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国家标准图集中的说明第6.2.5条的计算式可以计算出桩身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p:
Rp=AfcΨc=3.1415 (250×250-125×125) mm2×35.9 MPa×0.7=3700KN;
2、根据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国家标准图集中的说明第6.2.6条的计算式可以计算出单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Ra:
Ra= Rp/1.35=3700/1.35=2740 KN;
3、因此,楼主的例子中设计院的总工说承载力特征值的分析是正确的,的确设计院设计要求的特征值大大小于管桩竖向承载力最大特征值。因此,如果时间允许,最好换一家管桩企业供桩。
回复
7楼
一条500的管桩(壁厚125mm),收锤时最后三阵每一阵20mm,桩长为11.30m,此桩的设计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000KN;考虑到桩长较短,施工单位担心设计的承载力过高
=======================================================================================================
从特征值来看,200吨对500的桩也不是太高,可以达到230-270吨的。这里的关键我认为是锤击能量是否满足要求,一是锤重,不应低于4.6吨的锤,而是锤的落距,不应少于2.8m,3.2m就更好。此外,管桩是要进入强风化岩0.5m以上的。按照你提供的试桩资料和地质资料——2.80m厚素填土,9.00m厚粉质粘土(可塑),下面为11.70m厚的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这种情况是不容易断桩的。施工中注意以下锤击总数,控制在2500锤以下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凭经验估计,你们试桩的这条,锤击总数可能仅有1100锤左右。
回复
8楼
还有一个问题楼主可能没有明白,PHC的管桩是常温蒸养后再经过蒸压釜高压蒸压后而生产出来的;一般来说,管桩经高压蒸压后即可达到100%的强度,管桩蒸压后一天的龄期就可使用(见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国家标准图集第9.2.1条),因此PHC的管桩根本不存在龄期太短的问题,我估计肯定是管桩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也可能是管桩生产单位常温蒸养后未经过蒸压釜高压蒸压或蒸压压力不够而造成的。
总之,按楼主所说的情况而言,这家管桩单位的所供的这批管桩是不合格的。
回复
9楼
你这样算的单桩承载力不是和土层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回复
10楼
计算500管桩的承载力应采用哪个公式
回复
11楼
本贴讨论的仅仅是管桩桩身的单桩承载力问题,在管桩桩基设计时当然应结合土层的地质情况来设计,怎么能说与土层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