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部是皖北平原,中东部为江淮水网,西部是大别山区,南部为皖南山区,中间贯穿由西向东的长江、淮河两大河流水系,这样的徽山皖水,其江河湖山的地理地形为安徽桥梁提供了各具特点的桥梁结构美学形式。而安徽皖北的老庄思想、皖中的包公文治、皖南的朱熹理学,这样的徽风皖韵,其文礼思理的人文风貌又为安徽桥梁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桥梁人文美学要素源泉。
安徽人杰地灵、文化深厚、大美风光的人文环境风貌,形成了安徽桥梁的美学溯源。以桥梁的名义表达桥跨的气魄,抒发桥联的诗意,阐释修桥的灵魂,同时也体味桥梁所表现出的哲理感悟,总结桥与人文环境和谐统一的设计思路与手法。
桥梁之美的表现形式
桥梁是横向的力学,力线和重力的方向垂直,和人们常见的顺着重力方向的建筑差异性很大,给人的感觉总是横着、悬着的状态,这种错觉使得人们自古就把很小的桥都叫做大桥,因惊而慕,桥成为人们心中所仰慕的构筑物。桥梁其实是建筑的一种,建筑的发展久远,历史上出现过太多辉煌的建筑。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更是出现了类似于横着的、悬着的“疯狂的建筑”,而桥梁也不落伍,更是出现了比横着的、悬着的更疯狂的歪着、斜着、翘着、曲着、扭着的桥梁,视觉的冲击力越来越大,桥就更加成为人们心中的标志。同时,桥梁和茶、竹、扇等也早就融入到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中,是文化的代言之一,其优美性、优雅性也是重要的特征。但归根到底,桥梁毕竟还是由横到竖传力至地球的结构,美的根源还是在力,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也就是力到美的升华。
安徽桥梁的美学案例
绩溪县龙川景区上官桥
龙川景区山水相连、墨绿相容,文风昌盛,徽建鼎盛,是徽山皖水、徽风皖韵的杰出代表。上官桥毗邻灵山庵等古文物建筑,环抱于优雅宁静的园林景观之中。采用三孔斗拱式桥体,桥面、拱肋及其之间的立杆形成龙拱骨架,下部为扩大式马蹄形基础,桥面布置90多级台阶、两边采用徽式美人靠栏杆,配以古月天圆、口禾地方的徽式桥名牌、雕塑、楼阁、亭牌、珠水等,桥体流线、通透,外观采用深墨色,整体呈现出徽派新韵的建筑风格。在春夏秋冬各时的徽派山水间,如仙境缭绕、人景相融,成为摄影师的打卡地。
图1 绩溪县龙川景区上官桥
四川松潘兴川友谊大桥
该桥是2008年5.12地震后的安徽对口援建项目,桥梁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川主寺境内,也是岷江上游的源头所在,是西往黄龙、东往九寨沟、南往成都的交通汇集点。作为松潘古城的门户桥梁,承载着传承藏羌历史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重要作用,而这场地震又给这座桥赋予了弘扬大灾大爱下同舟共济、多难兴邦的抗震救灾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桥梁以复兴四川为主题,提取和拓展“兴川”二字的形意,以“三竖”为桥塔、“一横”为桥面、“两点”撇捺为基础,组合成“兴”字,三竖则为“川”字,寓意“复兴四川”。同时三塔为杆,桥面为船,拉索为帆,寓意三人划船、同舟共济。既表达出灾后复兴的愿望,也表现出抗震救灾的精神,同时也以此纪念5.12。该桥处在藏羌民族特色区,桥梁塔顶装饰金顶,拉索悬挂经幡,塔体采用彩饰防腐涂装,金顶内存放经书,塔体装饰出56只八吉祥徽。一座具有藏羌民族特征的特色桥梁,形意统一、力美结合、人文相融,诠释了抗震救灾、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和时代特征,也见证了皖、川人民的深厚情谊。
图2 四川松潘兴川友谊大桥
涡阳县涡河三桥
该桥位于涡阳县县城滨河公园旁,市政景观要求高。涡阳县是思想家、哲学家老子的出生地,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本桥以上善若水为灵感,采用叶尖雨滴之形态,勾勒出桥梁外形,将老子的思想精华浓缩于水滴之中,寓意涡阳人民滴水穿石、有容乃大的精神和情怀。又因作者爱人老家位于桥头,勾勒时顺势在底部表面适当凹凸分层,一颗“心”在灯光的照耀下跃然眼前,在宁静的水面与倒影十指相扣、心心相印。桥梁外形源于水滴,却又好似火炬、酒壶、宝剑、红心,是一座充满着想象力的桥。该桥现已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浪漫爱情的打卡地。
图3 涡阳县涡河三桥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右汊桥
该桥源于一个美好的愿望想象,在忙碌的生活中若得闲暇,在亲子活动时游玩于巨型喷泉内,和孩子一道奔跑戏水。一个美妙的场景映入脑海,喷泉斜向喷洒而出,到了最高点后自由落下,自动形成了类椭圆的拱形水门,这时地面射灯一束束光芒镭射上去,流光溢彩,孩子们尽情奔跑,喜笑颜开,呈现一幅美好的和谐社会画面。忽然间,喷泉形成了拱形桥塔,射灯形成了斜拉索,奔跑的孩童形成了那穿流的汽车……全桥采用主梁的“直线”,桥塔的“椭圆”,斜拉索的“曲面”,车行桥中,扑面而来的是直线纤柔、拱圆生动、曲索翩跹、穿越时空的场景,实现了上、下、左、右、内、外的6D全方位立体景观,终于实现了移步换景的梦想和多维度全方位景观的追求。塔影横江,太白诗梦,大桥与采石矶景区咫尺相望,桥梁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不由得发出江山如此多娇之感叹。该桥现已成为众多游客过江首选。
图4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右汊桥
太平湖大桥
太平湖大桥位于安徽国际盛名的两山一湖的太平湖上,连接黄山和九华山。大桥为大跨度、内提篮、变桁高、双吊杆的有推力钢管混凝土拱桥,一跨跨越太平湖水面。为了使拱桥达到优美的曲线,设计精心定制了主拱肋上下弦管的大轮廓线形,同时也将腹管间的小横管形成线形连续,并简约拱顶横梁构造,尽力实现全桥钢管结构交错的有序性、对称性和通透性,力求复杂杆件交错的简洁明快。大桥以其提篮式的稳重美、变桁高的力度美、匀称均衡的尺度美、错落有致的通透美、一弓彩虹的曲线美,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呈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景致,成为了山水之间的高大上、两山一湖的新路标。桥梁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山、水、桥一体,有国画之气度,更是发出江山如此多娇之感叹。
图5 太平湖大桥
引江济淮渡槽水桥
引江济淮是安徽省的1号水利工程,也是辐射长江、润泽安徽、造福淮河、惠及河南的超级民生工程。引江济淮渡槽水桥位于合肥近郊江淮分水岭处,引江济淮河道在此处下挖36米之多,而与其十字交叉的淠河总干渠河道为地上河,两条水系因高差太大,形成了水立交,因此需建造一座过水的水桥。同时根据淠河流量,桥上水重约4万吨,而桥的自重约2万吨,水在丰、枯期水位差异大,甚至无水,这就形成了超级且可变的水荷载特点,经过类比,荷载变化相当于135辆汽车或25线高铁的车来车往,桥梁承载远大于交通桥梁。
根据超级且可变的特点,首先要解决的是刚度和挠度,即上下问题,采用拱桁结合的三跨连续桁拱桥,达到水来压不下去,水走翘不上来的效果。再要解决的是水压对侧壁和底板的作用,即横向左右问题,采用上槽开口、下桁闭口的断面,达到控制其横向变形扭转。为解决水压槽、槽压桥,谁是终极受力者问题,借用碗中装塑料袋、塑料袋内装水的生活现象,采用波形板式软槽和桁架式硬桥组合,有效地将水之力第一时间传给终极受力桥,成功解决了传力的内外问题。创造性的槽波桥桁、桁拱双组合方案,成功解决了超级且可变荷载的传力机制,巧妙地解决了桥槽震、振效应和钢热、水凉的温差效应,世界级桥梁的世界级难题迎刃而解。纵使如此,在超级荷载的作用下,该桥的尺寸仍然不小,设计采用拱式外形,变直为曲,采用桁架镂空,变面为体,全桥曲线感、轻盈感立显。同时波形槽在适当的流速下,会出现水涟漪的奇观,而水面上的分流岛,也神似停靠了一只舰船,这样的一座背水过河的桥,也正是桥对水的恩报。这座人来船往惊其妙,春风抚水起涟漪的好奇桥,已吸引各方人士的关注和好评。
图6 引江济淮渡槽水桥
桥梁的美学感悟
桥是跨越的,最气魄的还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是连通的,最灵魂的还是修桥铺路、积善行德。桥也是联通的,最诗意的还是缩千里为咫尺、联两地成一家。桥是建筑的,桥是横着受力的,桥是文化的代名词,桥是记录时代印记的,因此有型、给力、美感和有故事才是桥之美。桥与环境的和谐,说到底还是谁成就了谁、谁破坏了谁的问题,是环境成就了桥,还是桥成就了环境,至少不相互破坏就应很和谐了,如果能互补、互衬、互融、互抬,那就是和谐。再如果在造型+外形的基础上,加上文化和故事,那就是从桥美到人美、灵魂美了。
桥的美如同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问桥梁何为最美?
因为体会了心碎的艰辛,所以更懂得感恩美丽中国的山山水水,感激最美的交通人。
因为体味了心醉的感觉,所以更懂得山美水美人更美、路美桥美生活最美。
热爱生活,专守匠心,就一定能架起心中那座最美醉美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