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了《生态环境部关于新建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等2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 新建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和瑞金至梅州铁路 正式纳入审查名单。公示期为2022年7月15日-2022年7月21日。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环评审查时限,京沪二通道津潍高铁和瑞梅铁路环评报告有望在8月底前获得批复。
7月15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了《生态环境部关于新建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等2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 新建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和瑞金至梅州铁路 正式纳入审查名单。公示期为2022年7月15日-2022年7月21日。
环评批复是项目初步设计批复的重要前置要件, 津潍高铁和瑞梅铁路 初步设计有望在三季度获得批复,全线有望在2022年底前具备正式开工条件。
公示主要内容如下:
一、津潍高铁
1、项目名称: 新建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
2、建设地点: 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沧州市,山东省德州市、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
3、建设单位: 国铁集团(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
4、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5、项目概况:
项目包括正线和相关工程。正线全长348.5公里,均为新建线路,按高速铁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相关工程包括天津枢纽(含滨海东疏解工程)、黄骅地区、滨州地区、东营地区、潍坊枢纽等相关工程。正线设车站10座,包括新建6座和改建既有车站4座;滨海西疏解区改建既有车站2座。 工程总投资771亿元。
6、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
(1)生态:项目将占用部分耕地和林地等,穿越多处生态敏感区,可能对部分植被和相关区域野生动物及其生境、湿地等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主要保护措施:最大可能避让和减少占用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等敏感区,除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列外,尽量不设置其他大临工程;采用低噪声设备,缩短敏感区内施工时间,严禁向敏感区内排污倾废,实施生态补偿措施,减轻对其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禁止在森林公园、湿地内设置取土场、弃土(渣)场、拌合站。对穿越敏感区路段开展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态监测,一旦有影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生态敏感区内生态修复应结合其主要保护对象生境恢复需求开展。 穿越山东滨州小开河国家湿地公园区段,优化桥梁设计,取消生态保育区内桥墩。穿越东营龙居黄河省级森林公园区段,将钢梁预拼场调整至核心景观区外。穿越禹王国家湿地公园区段,优化桥梁设计,取消恢复重建区内桥墩。穿越山东潍坊白浪河国家湿地公园区段,优化桥梁设计,尽量减少生态保育区内桥墩数量。 针对涉及湿地公园等生态敏感区路段,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履行相关手续,否则不得在相关区域动工建设。结合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要求和主管部门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保护措施。
(2)噪声及振动:项目建设、运营将对沿线声环境和环境振动产生不利影响。主要措施: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米范围内的噪声敏感建筑物纳入工程拆迁或功能置换,运营期噪声预测超标的声环境敏感目标采取声屏障措施,有必要的辅以隔声窗措施。运营期加强线路两侧敏感点的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一步完善必要的防治措施。运营期加强轮轨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轨道打磨和车轮的清洁与旋轮工作,减少附加振动。
(3)水环境:涉水施工、施工期及运营期污(废)水排放等可能对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施工可能对其造成不利影响。主要措施:跨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路段,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不得设置施工营地等临时设施。桥梁钻孔施工采用天然泥浆,对钻孔桩施工中产生的泥浆集中处理后回收利用,严禁施工生产废水、弃渣排入水源保护区;制定针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加强对各类污(废)水的收集和处理。
(4)其他:按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有关规定,分类妥善处置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新建牵引变电所、基站最终选址尽量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目标;运营期加强接触网维护。
公众参与:按照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
相关部门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22〕34号文件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瑞梅铁路
2、建设地点: 江西省赣州市、广东省梅州市
3、建设单位: 国铁集团(江西省铁路发展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工程建设指挥部)
4、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5、项目概况:
项目包括正线和相关工程。正线全长约240公里,按国铁Ⅰ级单线客货共线铁路标准建设,电力牵引,设计速度客车160公里/小时、货车120公里/小时。相关工程包括漳龙铁路泮坑线路所至梅州站电气化改造工程以及梅州站相关股道电气化改造等。全线共设车站18座,其中新建车站5座,利用既有车站2座接轨,远期预留车站11座; 工程总投资约171亿元。
6、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
(1)生态:项目将占用部分耕地和林地等,穿越多处生态敏感区,可能对部分植被和相关区域野生动物及其生境、湿地等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主要保护措施:优化线路方案、以桥代路,严格控制敏感区及其他区域施工范围,减少对植被的占用和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爆破施工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活动高峰期及繁育期。 穿越东江源平胸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路基段采取以桥代路方案,跨河桥梁基础施工选择在枯水期并避开特别保护期;取消三百山隧道出口斜井辅助坑道的设计方案,优化隧道施工工艺,减少施工噪声振动对保护对象的影响。穿越三百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段严格控制施工范围,隧道入口平导进洞后采用减振控制爆破技术,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修复。穿越江西会昌湘江国家湿地公园和寻乌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段不设水中墩,施工结束后及时清除临时设施,落实湿地补偿及占补平衡。 施工前剥离表土保存,施工结束后开展复耕复种或生态修复。加强施工期管理,强化敏感区路段景观设计。涉及生态敏感区的路段应符合相关管控要求或取得相关部门同意意见。
(2)噪声及振动:项目建设、运营将对沿线声环境和环境振动产生不利影响。主要措施:项目外轨中心线30米以内噪声敏感点纳入工程拆迁或功能置换,预测超标的敏感点区段采取声屏障措施,辅以隔声窗措施。运营期加强线路两侧敏感点的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一步完善必要的防治措施。运营期加强轮轨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轨道打磨和车轮的清洁与旋轮工作,减少附加振动。
(3)水环境:涉水施工、施工期及运营期污(废)水排放等可能对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内施工可能对其造成不利影响。主要措施:涉水桥墩施工选择在枯水期进行,采用钢围堰施工。隧道施工废水达标排放,其余施工废水优先回用,严格控制污(废)水排放。施工期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分散式水源进行跟踪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障居民供水安全。穿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Ⅱ类水体跨河桥梁段,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和专用处理池,强化风险防范措施,确保水环境安全。运营期站场污水处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加强运营期维护管理。各污水处理设施、危险废物暂存设施、综合维修工区等做好防渗,避免对区域地下水造成污染,制定并落实地下水跟踪监测方案。
(4)其他:露天散货堆场场坪、地面采取硬化措施,设置防风抑尘网、覆盖密目防尘网或防尘布减缓扬尘影响。按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有关规定,分类妥善处置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新建牵引变电所、基站最终选址尽量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目标,运营后加强接触网维护。
公众参与:按照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
相关部门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21〕1631号文件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