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监控量测施工作业指导书
年轻有为的风衣
2020年11月30日 11:17:18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围岩监控量测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为完善隧道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


围岩监控量测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为完善隧道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

2 编制依据


⑴《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

⑵《铁路客运专线XX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⑶ 铁四院《首次设计技术交底资料》

⑷《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客专XX段站前工程隧道围岩监控量测

4 量测项目

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大小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选测项目应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开挖方法及其他要求,有选择地进行。 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跟开挖、支护作业。按设计要求布设测点,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或增加量测的内容。

根据施工图设计和铁四院首次设计技术交底的要求,隧道监控量测将选择以下项目进行: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序号

监控量测项目

常用量测仪器

备注

1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察、数码相机、罗盘仪


2

拱顶下沉

莱卡TCRA1201全站仪

或精度为1 的全站仪

3

净空收敛

莱卡TCRA1201全站仪

或精度为1 的全站仪

4

地表沉降

DINI03电子水准仪、铟钢尺等

(困难地区可采用全TCRA1201站仪)

隧道浅埋段


序号

监控量测项目

常用量测仪器

备注

1

围岩压力

压力盒


2

钢架内力

钢筋计、应变计


3

喷射混凝土内力

混凝土应变计


4

锚杆轴力

钢筋计


5

二次衬砌内力

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


6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

压力盒


7

围岩内部位移

多点位移计


8

隧底隆起

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


9

爆破振动

振动传感器、记录仪


10

孔隙水压力

水压计


11

水量

三角堰、流量计


12

纵向位移

多点位移计、全站仪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5 监控量测方法、测点布置与量测频率

5.1 洞内外观察

洞内外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已施工区段观察以及地表观察。

开挖工作面的观察,在每个开挖面进行。当围岩石质较好、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但在软弱围岩条件下,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地质调查;若遇特殊不稳定情况时,派专人进行不间断的观察。观察后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并绘出地质素描图,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及围岩级别判定卡。观察内容包括:新开挖出的裸岩面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涌水情况、围岩变形等。

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每天至少一次,观察内容包括:是否发生锚杆被拉断或垫板脱离围岩现象、喷混凝土是否发生裂隙与剥离或剪切破坏、钢拱架有无被压变形情况、初期支护质量情况。

洞外观察每天至少一次,内容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情况等。

5.2 拱顶相对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

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在同一断面进行,并采取相同的量测频率。净空变形量测在每次开挖后尽早进行。

测点布置,见下图。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为保护。

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

洞内监控量测点不得焊于钢架上,必须单独打孔直接安装于岩体中,所有测点均采用100cm长Φ22螺纹钢制作,打入围岩并外露5cm,并将长5cm的5*5角钢焊接在钢筋外露部分,贴反射片,以便观测。基准点埋设与已经施工完二衬混凝土结构的边墙部位,并标识保护。

量测断面间距:

围岩类别

洞口附近(m)

浅埋地段(m)

施工初期阶段(m)

取得效果后(m)

20

50

5~10

10~15

20

10

10

10

10

5

5

5

5

量测频率:

变形速度(mm/d)

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m)

量测频率

备注

≥5

(0~1)B

2次/d

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

1~5

(1~2)B

1次/d

0.5~1

(2~5)B

1次/(2~3)d

0.2~0.5

>5B

1次/3d

<0.2

>5B

1次/7d

从上表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面的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

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使用全站仪量测,由经过培训的测量人员实施。

拱顶下沉量测方法:采用全站仪观测。

用于监控量测的全站仪精度指标必须满足1 的精度要求。

5.3 隧道周壁任意点的实测相对位移值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总相对位移值均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并根据实测值结合变形管理等级的规定,确定变形警戒线。当实测值接近或达到警戒值,而位移速率无明显下降,或喷层表面出现明显裂缝时,应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调整原支护设计参数或开挖方法。

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值(%)

围岩级别

隧道埋深h (m)

h≤50

50

300

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

0.01~0.03

0.20~0.60

0.03~0.10

0.08~0.40

0.30~0.60

0.10~0.30

0.20~0.80

0.70~1.20

0.20~0.50

0.40~2.50

1.80~3.00

拱顶相对下沉(%)

0.03~0.06

0.05~0.12

0.03~0.06

0.04~0.15

0.12~0.30

0.06~0.10

0.08~0.40

0.30~0.80

0.08~0.16

0.14~1.10

0.80~1.40

注: ①硬岩取下限,软岩取上限;

② 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指两测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③ 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乘以1.1~1.2后采用。

5.4 浅埋地段地表下沉量测

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应与拱顶相对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横断面内,沿隧道中线,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按下表:

隧道埋深H(m)

量测断面间距(m)

备注

H>2B

50

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

B<H<2B

20

H<B

10

量测仪器:水准仪或全站仪。

地表下沉量测在横断面方向的测点间隔取2~5m,一个量测断面内设7~11个测点。

地表下沉量测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h(隧道埋置深度+隧道高度)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

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和拱顶相对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的频率相同。

5.5 锚杆轴力量测

根据围岩条件,每断面设置2~5个测点,元件埋设初期测试频率要每天1~3次,随着围岩渐趋稳定,量测次数逐渐减少。当出现不稳定征兆时,增加量测次数。

5.6 钢架内力及所承受的荷载量测

初期测试频率和同一断面的变形量测频率相同,当量测值变化不大时,可降低量测频率,直到无变化为止。

5.7 围岩、喷层、二衬应变量测

初期测试频率和同一断面的变形量测频率相同,当量测值变化不大时,可降低量测频率,直到无变化为止。

5.8 围岩对钢拱架的压力量测

采用能经受支撑屈服强度的压力盒,压力盒分别放在三个位置,钢拱架两侧拱脚处的底板下和拱顶连接点处两连接板之间。量测围岩压力的主要为压力盒及频率计。初期测试频率和同一断面的变形量测频率相同,当量测值变化不大时,可降低量测频率,直到无变化为止。

6 监测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及反馈

现场量测所取得的原始数据,不可避免的会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其中包含着测量误差。因此,

应对所测数据进行一定的数学处理。数学处理的目的是:将同一量测断面的各种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相互印证,以确定量测数据的可靠性;探求围岩变形或支护系统的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判定围岩和初期支护系统稳定状态。

在取得监测数据后,及时由专业监测人员整理分析监测数据。结合围岩、支护受力及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将实测值与允许值进行比较,及时绘制各种变形或应力~时间关系曲线,预测变形发展趋向及围岩和隧道结构的安全状况,并将结果反馈给设计、监理,从而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

目前,回归分析是量测数据数学处理的主要方法,通过对量测数据回归分析预测最终位移值和各阶段的位移速率。具体方法如下:

6.1 将量测记录及时输入计算机系统,根据记录绘制纵横断面地表下沉曲线和洞内各测点的位移u-时间t的关系曲线,见下图。

位移u-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

6.2 若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如上图中b所示出现反常,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并进行施工处理。  

6.3 当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如上图中a所示趋于平缓时,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从而推算最终位移值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6.4 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后,进行二次衬砌的施作。

7 监控量测管理

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判别,应根据量测结果按以下方法进行。

7.1 按变形管理等级指导施工,见下表。

变形管理等级

管理等级

据开挖面1B

据开挖面2B

应对措施

U<U 1B /3

U<U 2B /3

正常施工

U 1B /3≤U≤2U 1B /3

U 2B /3≤U≤2U 2B /3

综合评价设计施工措施,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采用相应工程对策。

U>2U 1B  /3

U>2U 2B /3

暂停施工,采取相应工程对策

7.2 根据位移变化速度判别

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5.0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

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5mm/d,围岩基本达到稳定。

在浅埋地段以及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等情况下,应采用监控量测分析判别。

7.3 根据位移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别

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下降时(du 2 /d 2 t<0),围岩趋于稳定状态;

当围岩位移速率保持不变时(du 2 /d 2 t=0),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

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上升时(du 2 /d 2 t>0),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强支护。

围岩稳定性判别是一项很复杂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结合具体工程情况采用上述几种判别准则进行综合评判。

8 监控量测质量保证措施

8.1 将监测管理及监测实施计划纳入施工生产计划中,作为一个重要的施工工序来抓,并保证监测有确定的时间和空间。各施工单位应由工程技术管理中心组成专门监测小组,具体负责各项监测工作。

8.2 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

8.3 施工监测紧密结合施工步骤,监控每一施工步骤对周围环境、围岩、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据此优化施工方案。

8.4 积极配合监理、设计单位做好对监测工作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及时向监理、设计单位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工程完成后,根据监测资料整理出标段的监测分析总报告纳入竣工资料中。

8.5 量测项目人员要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量测仪器专人使用、专业机构保养、 专业机构检校。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经过检校,合格后方可使用。

8.6 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及时进行资料整理及信息反馈。

8.7 隧道浅埋、下穿建筑物地段,地表必须设置监测网点并实施监测。

8.8 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到100mm时,应暂停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