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容量综合评估与优化决策研究
1 研究缘起 苏州为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期严格的保护控制政策引导下,完好保存延续了古城传统风貌与空间格局(图1)。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苏州古城面临人口老龄化、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出行不便、居住环境品质下降及城市活力不足等难题,暴露出苏州古城保护存在古城容量控制系统性不强、容量合理限度判断与优化决策技术支撑不足以及精细化调控技术欠缺等瓶颈问题。在强调生态文明、文化自信、以人为本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国家政策层面对如何科学合理确定古城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苏州古城为实证,科学诊断古城现状与问题,从多维角度、多个目标和多种情景进行古城容量的综合评估与优化决策研究,不但能为苏州古城的有机更新实践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而且有助于为新时期我国老城容量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老旧社区更新中规划应对非正式治理的三种行动模式
导读 随着“共建共治共享”“人民城市”等治理理念不断深化,我国正在推进的老旧社区更新工作更加注重人居环境改善、社区活力提升、地方文化保护和基层治理培育等空间与社会维度综合视角下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广州城市更新实践中,以社区为单元的非正式治理活动频发,亟需探索面向社区主动参与的规划创新应对。通过广州恩宁路、东成花苑、泮塘五约等3 个案例实证,论证老旧社区更新过程中的3 种行动模式及其规划响应。一方面,梳理广州社区更新政策发展与治理模式演变,识别我国以居委会、街道办等基层治理机构为主要实施主体的特色社区治理体系。另一方面,从行动主体、协作关系、制度反馈等3 个方面分析非正式治理行动轨迹背后的资源配置能力、诉求表达策略和规划响应结果。提出拓展正式化意见表达渠道、深化参与式规划与协商机制、健全规范化社区规划师制度等应对策略,以推动非正式治理从对抗走向协商与协作的行动模式。
城市规划体检评估指标体系与平台设计研究
导读 本研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重要指示,研究探索适合城市的规划体检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系统的规划评估平台来优化评估方法,提高评估质量和效率,全文从规划评估的必要性分析、规划评估工作框架设计、规划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规划评估平台概念设计等四个方面阐述研究成果,得出集城市发展评估、规划方案评估和规划实施评估于一体的全新的规划体检评估整体工作框架,设计了定量化的城市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并且研究设计了规划评估平台概念方案,为下一步规划评估计算机系统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方法基础。以城市发展评估为重点的综合性规划体检评估方法,可以反映城市发展的水平及与发达城市的差距,揭示从决策到实施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