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求教张拉问题
qq_1481040898669
2016年12月19日 08:34:18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短梁张拉(10-15米)为什么测的实际伸长会比理论伸长偏高很多?而长梁张拉(100-130米)测出的实际伸长比理论伸长要短?

短梁张拉(10-15米)为什么测的实际伸长会比理论伸长偏高很多?而长梁张拉(100-130米)测出的实际伸长比理论伸长要短?
wxx806
2016年12月19日 10:05:52
2楼
短梁计算理论伸长值是否考虑工作长度了,短梁工作长度占的比例比较大,所以如果没有考虑,实际伸长会比理论伸长偏高。长梁是否增加初应力,随着梁长的增加初应力的大小也随着增加。一般可以参考下图
回复
wcxu1
2016年12月19日 11:04:50
3楼
不知道您接触张拉工艺的时间长短和了解程度,我只能就我的经历给您说一下我的理解:
首先,影响实际伸长值的因素很多,比如实际摩阻力与理论伸长值的摩阻力相差较大,钢绞线实际的弹性模量与计算时用的理论值相差较大,油表读数的误差,都会引起实际伸长值大于理论伸长值或小于。所以,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张拉设备和油表是不是准的,这点很重要。如果有条件可以测一下摩阻力和钢绞线弹性模量。下面再具体说说您的问题:
1.短梁张拉(10-15米)为什么测的实际伸长会比理论伸长偏高很多
不知道您的短梁是先张法还是后张法,是直线筋还是曲线筋,我以前遇到的短梁20米以下的基本都是先张法直线筋,而且是几片梁一起张拉的,伸长值相差不大。所以,在油表张拉设备没问题的情况下,建议先从准确读数和摩阻力下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另外,如果不超过百分之六当然没事,如果超过了,真得研究一下。还有一个情况就是锚固时的回缩问题,因为梁比较短,伸长值也不大,但是回缩量基本上是固定的,是不是在张拉的时候预留了回缩量,这个得问问操作人员。如果是先张法,单个千斤顶单根张拉,还要看一下钢绞线的绞紧方向和千斤顶的旋转方向是否一致,如果相反,会出现在张拉过程中由于钢绞线变松,而伸长值变长的情况。如果一切情况都排除了,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很可能是钢绞线出了问题,那就得检测钢绞线的各项指标。
2.长梁张拉(100-130米)测出的实际伸长比理论伸长要短
这个问题关于设备和读数的问题我就不细说了,和上边一样。长梁基本上是后张法,理论伸长值比实际伸长值长的现象比较普遍,个别也有短的,基本上问题都处在摩阻力上,由于摩阻力的不确定性,以及钢绞线在孔道内部发生了扭转,孔道的形状变化,是否进浆,都可能影响到伸长值的变化。但是,由于钢绞线比较长,孔道线形复杂,所以,影响是综合因素引起的,不像短梁那样明显,也就更不好找原因。最好做一下摩阻力测试。
所以,不论哪种情况,首先要保证设备没问题,钢绞线质量没问题,读数准确。再做各项试验。别的办法没有。
您的问题描述太简单,我只能这样说说,如果您有疑问,可以详细说一下,我们讨论讨论,互相学习。

回复
wcxu1
2016年12月19日 11:26:46
4楼
wxx806 发表于 2016-12-19 10:05 短梁计算理论伸长值是否考虑工作长度了,短梁工作长度占的比例比较大,所以如果没有考虑,实际伸长会比理论 …您的观点我赞成,我一般在计算理论伸长值的时候是把所有的长度都算进去的。不知道楼主算没算。
回复
旭日东升
2016年12月19日 14:33:47
5楼
wcxu1 发表于 2016-12-19 11:04 不知道您接触张拉工艺的时间长短和了解程度,我只能就我的经历给您说一下我的理解:首先,影响实际伸长值 … 至于钢绞线的弹性模量问题,本人还给厂家通过电话,弹性模量没问题,只有钢绞线的直径都是正偏差。这样做,对厂家有好处,一者可以多销售钢绞线,二者可以考虑在同等荷载作用下,应力能够稍有富余,防止张拉时钢绞线断裂;所以理论计算的伸长量略高于(在6%范围内)实际伸长量是正常的。
回复
wcxu1
2016年12月19日 16:34:26
6楼
旭日东升 发表于 2016-12-19 14:33 至于钢绞线的弹性模量问题,本人还给厂家通过电话,弹性模量没问题,只有钢绞线的直径都是正偏差。这 …感谢前辈的点评。是的,正常情况,弹性模量一般不会有问题,直径大一点点会增加一点伸长值,但不会太多。但是不知楼主说的是否在6%以内。初张拉时确实有这个问题,就是钢绞线越长初张拉阶段受到的干扰因素越多,不确定因素也越多,但是15%这个数值,我只过200米以内的,感觉还能满足要求,没遇到特殊情况。如果情况特殊,我建议可以先做试验张拉,就是第一束分阶段张拉,比如每10%或20%测量一次伸长值,或者再细分。从中找到合适的初张拉值,以后以这个试验的数值来控制同类型的张拉初应力也未尝不可。班门弄斧,有不妥之处请前辈不吝指正。
回复
古静轩
2017年02月10日 15:22:26
7楼
多谢楼主分享!
回复
qq_1481040898669
2017年05月30日 22:21:02
8楼
wcxu16大神,你加我QQ没
回复
范语嫣
2017年06月01日 00:46:25
9楼
影响因素很多,得仔细分析原因,对于短束,理论伸长值本来就小,6%不容易控制,就几个mm,量测误差、读数误差都可能会超出6%,对于长束就容易控制了,孔道摩阻、锚圈口损失、锚板及混凝土的压缩等考虑不周对伸长量影响也比较大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