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结构楼板设计方案简析
jufjxx
jufjxx Lv.9
2015年01月21日 11:04:35
只看楼主

Loft的解释是“在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住宅设计层高一般在4.8~6m左右,商业办公的层高一般为2个标准层层高。虽然销售时按一层的建筑面积计算,但实际使用面积却可达到该空间销售面积的近1倍。因Loft层高的空间变化丰富,购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用途随意设计。 我公司所开发的项目考虑到用户将来对室内空间的不同要求等原因,设计了部分loft,目前工程1.1、1.2期施工已近尾声,考虑到将来业主对loft封板方案问题带来的困惑,拟建议采用钢结构压型钢板加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形式,作为Loft夹层结构板的施工方案。下面就目前可采用的各种Loft夹层结构板的结构形式进行比较分析:


Loft的解释是“在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住宅设计层高一般在4.8~6m左右,商业办公的层高一般为2个标准层层高。虽然销售时按一层的建筑面积计算,但实际使用面积却可达到该空间销售面积的近1倍。因Loft层高的空间变化丰富,购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用途随意设计。
我公司所开发的项目考虑到用户将来对室内空间的不同要求等原因,设计了部分loft,目前工程1.1、1.2期施工已近尾声,考虑到将来业主对loft封板方案问题带来的困惑,拟建议采用钢结构压型钢板加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形式,作为Loft夹层结构板的施工方案。下面就目前可采用的各种Loft夹层结构板的结构形式进行比较分析:
方案一:钢结构(龙骨)+纤维增强水泥压力板(面层)
方案二:钢结构(龙骨)+压型钢板(基层)+钢筋混凝土(面层)
方案三:钢结构(龙骨)+钢板(面层)
方案四:钢结构(龙骨)+方木(次龙骨)+竹胶模板×2(面层)
方案五: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一、从技术方面考虑
方案一为在钢梁上需加方钢龙骨网格,一般为600×600mm间距,在铺设完水泥板后,一般需要上层做3~5cm的陶粒混凝土,多应用于别墅、阁楼、民间建筑,钢材用量大。但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如控制不好,容易与基层水泥压力板产生脱层而空鼓
方案二为型钢和现浇钢筋混凝土组合的结构体系,楼板本身自重较大,并且在主体竣工后进行的二次施工湿作业,施工难度相应增加,但其结构耐腐蚀、抗疲劳、荷载能力强,且楼板具有连续性,组合楼板承载力大,共振噪音低;
方案三用于工业厂房的平台夹层尚可,但因其隔音效果、抗震动能力差,如用于办公或住宅中会直接影响loft在使用中的舒适度。
方案四为钢木结构夹层,体现出明显的经济优势,但是木结构的耐久性、隔声要求、防火等级方面均达不到标准结构楼板的技术参数;且本项目属毛坯交房,业主入户可以直接看到夹楼板的结构形式,有可能会对钢木结构夹安全性和使用舒适性持怀疑态度
方案五为钢筋混凝土板,优点是能够和原主体结构形成一个绝对的整体,但其结构板自重较大,并在主体竣工后进行二次湿作业,且要将所有板筋全部植入结构梁内,此举会有两方面的不利影响:1)、对结构梁存在一定的破坏性,同时因结构梁钢筋的限制,所植入钢筋很难满足植入深度要求。按目前的结构板分布筋直径8的计,植入深度应不小于120mm,现结构梁一般为300mm的宽度,如两边植筋势必会将结构梁打穿,现有结构梁上的贯通性洞口超过梁截面的一定比例(一般认为不大于25%)会对结构造成功能性的损害,为以后的使用埋下隐患。2)、由于梁内钢筋(特别是梁柱交接处)的钢筋较为密集,工人打植筋孔时会十分困难,如打断大梁主筋必定会对结构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失。如打孔深度不够,植筋质量又无法保证。
因此,方案二的钢梁仍需增加,同时因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施工周期长,顶板满堂支撑体系不可或缺,带来的困惑是周转材料投入量大,运输和周转材料存放场地等一系列施工问题,作为二次主体结构施工来说极为不便。
综上所述,建议本工程暂不考虑方案三、方案四、方案五。以下针对钢钢结构纤维增强水泥压力板、钢结构压型钢板加钢筋混凝土楼板、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进行经济比较
二、经济性比较
1、钢结构、压型钢板、钢筋绑扎,现浇混凝土法。
此种方式多年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商场,耐腐蚀、抗疲劳、苛载能力强,楼板具有连续性,组合楼板承载力大,共振噪音低,便于装修,施工快,工期短,自重轻,稳定性强,因省去大量植筋、模板、大量的支撑体系,成本略低,1000元左右/平方(其中压型钢板约80元m2)。
2、水泥纤维板,冷拔丝现浇混凝土法。
此种方式,在钢梁上需加方钢龙骨网格,一般为600*600mm间距,在铺设完水泥板后,一般需要上层做4-5cm的陶粒混凝土,多应用于别墅、阁楼、民间建筑,钢材用量大,施工工期长,成本略高,1100元左右/ m2。
3、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此种方式因其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均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植入钢筋较多,周转材料多,施工周期长,成本高,1220元左右/平米(其中植筋207元/m2,模板91元m2)。
根据以上列出的费用以及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就Loft来夹层本身而言,方案五比方案二综合造价高出120元,方案二较方案一综合造价每平米节省约100元左右,体现出经济优势。
三、技术方面分析及结论:
技术方面分析
方案一:水泥纤维板、纤维增强水泥压力板与竹胶板比较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支撑板材的龙骨结构均为型号钢井字形式,承受荷载时钢梁的挠度限小,且板材四周与钢梁用自攻钉连接,使用中不会产生震动及变形。通过两个此类采用水泥增强纤维板安装的目的考察,基本满足要求,能够达到良好的隔音性,正常使用荷载下无明显震动感;
方案二:钢结构、压型钢板、钢筋绑扎,现浇混凝土法。此种方式多年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商场,耐腐蚀、抗疲劳、苛载能力强,楼板具有连续性,组合楼板承载力大,共振噪音低,便于装修,施工快,工期短,自重轻,稳定性强, 建议采用。
方案三:隔音、减振性能差,建议本项目不予考虑
方案四:钢木结构在造价方面虽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但其结构的耐久性、隔声要求、防火等级方面均达不到标准结构楼板的技术参数;且本项目属毛坯交房,业主入户可以直接看到夹楼板的结构形式,有可能会对钢木结构夹安全性和使用舒适性持怀疑态度,故本项目暂不考虑钢木结构;
方案五: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其结构耐腐蚀、抗疲劳、荷载能力强,且楼板具有连续性,承载力大,共振噪音低;但楼板本身自重较大,并且在主体竣工后进行的二次施工湿作业,植筋、模板及周转材料量大,同时由于混凝土的龄期增长缓慢而延缓拆模时间,从而造成工期延长等相应的施工难度,不建议采用。
四、建议主要垂直运输:
1、 大宗长度超过2m材料:
多层:拆除外窗后其中一两樘外窗,并对窗口四周采取成品保护措施,窗口外侧搭设上料平台后采用汽车吊进行垂直运输
高层:预留原设计的屋面至夹层间各层的烟风道安装位置,采用汽车吊从屋面向下吊顺至作业层(作业层楼板处分段搭设脚手架),或按多层拆窗搭设悬挑式卸料平台,并采用汽车员垂直吊运至平台后运至作业层内
2、 各种板材:除采用室内电梯进行垂直运输外,也可采用拆窗后采用汽车吊配合的方法进行水平吊运。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