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哪位兄弟有水利方面岩石锚杆的例子啊>
lsm9988
lsm9988 Lv.2
2003年12月05日 15:21:36
只看楼主

兄弟我在设计一个管桥.需要在岩石上做锚杆,那位兄弟有这方面的东dong a ?

兄弟我在设计一个管桥.需要在岩石上做锚杆,那位兄弟有这方面的东dong a ?
胡歌2024
2003年12月08日 10:37:36
2楼
详细点
回复
wzq1510
2003年12月08日 13:42:36
3楼
回复
nettiger
2003年12月09日 20:10:36
4楼
把条件讲清楚一点,可能会有合适的工程例子。

回复
lscwin
2003年12月19日 20:43:36
5楼
我也在找啊!
回复
upupup8309
2004年02月12日 16:27:36
6楼
万家寨水利枢纽岸坡坝段稳定与应力分析

顾春利

  关键词 半整体式重力坝 边坡坝段 坝肩稳定 应力分析 工程措施 万家寨水利枢纽
  摘要 万家寨水利枢纽拦河坝轴线处河道断面呈偏宽“U”字形,坝型为直线半整体式重力坝。由于两岸边坡陡峻,岸高在100 m以上,存在高边坡坝段的稳定及应力问题。在设计中先后进行了坝体三维模型试验,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拱梁分载法、有限元分析法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的结论是:边坡坝段之间与河床坝段之间采用半整体式连接为宜;边坡坝段之间的并缝高程分别为948 m、940 m,岸坡坝段与河床坝段之间在915 m高程并缝;并缝水位以970 m为好;应采取适当措施以减小岸坡渗透压力,保证大坝稳定及安全运行。

  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大坝结构为直线半整体式实体重力坝。由于河谷呈偏宽“U”字形,两岸陡峻,岸坡坝段开挖坡度为6∶1,岸高达100 m以上,所以存在着高边坡坝段的稳定及应力问题,而边坡坝段作为挡水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枢纽至关重要。设计初期,曾比较了直线重力坝、重力拱坝、曲线重力坝等结构型式。考虑到坝肩应力、总体工程量及施工等因素,推荐采用直线重力坝。为克服局部地基缺陷等带来的不利状况,坝段间保持一定的连接是必要的。故比较了整体式与半整体式重力坝(半整体式重力坝采用不同并缝高程和水位),边坡坝段的稳定及应力情况,先后进行了坝体三维石膏结构模型试验,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拱梁分载法及有限元法,对坝体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1 三维石膏结构模型试验
  试验在几何比尺为1∶180的模型上进行。针对整体式重力坝、半整体式(其中包括边坡坝段采用不同并缝的情况)重力坝的应力分布逐一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指定库水位下并缝分期蓄水的坝体应力分布进行了测试研究。
1.1 试验工况
  (1)整体式方案(工况a)。最高蓄水位980 m,淤沙高程948 m。
  (2)半整体式方案一(工况b)。3个岸坡坝段之间分别在高程960 m及945 m以下部位并缝,在岸坡坝段与河床坝段之间高程915 m以下并缝。
  (3)半整体式方案二(工况c)。3个岸坡坝段之间分别在高程948 m及935 m以下部位并缝,其余同方案一。
  (4)半整体式方案三(工况d)。同方案二,但岸坡坝段与河床坝段间不并缝。
  (5)半整体式方案四(工况e)。同方案三,但考虑边坡坝段在库水位948 m时并缝后库水位升至980 m。
1.2 试验结果
  (1)各种工况下河床坝段的应力条件基本相近,边坡坝段整体式方案的应力条件明显差于半整体式方案,坝体上游面水平方向的主拉应力较大,其主应力值基本都大于1.00 MPa,最大值达1.41 MPa;半整体式各方案上游面主拉应力均小于1.00 MPa,且基本都小于或约为0.60 MPa。因此,坝体结构采用半整体式是适宜的。
  (2)工况b~d中相同测点的应力值比较接近,但以工况d较好。说明为提高坝的整体性而采用的(局部高程内)并缝高程不宜太高。
  (3)考虑分期蓄水工况e的应力条件进一步改善,最大拉应力值仅0.67 MPa,余者大都小于0.60 MPa,说明研究选择适宜的并缝库水位对改善坝体应力状态是有益的。各工况下坝体最大应力值见表1。

    表1 坝体最大应力值             MPa

项  目 工   况
a b c d e
河床坝段上游面最大压应力 -0.25 -0.17 -0.12 -0.11 -0.22
河床坝段下游面最大压应力 -2.54 -2.62 -2.56 -2.59 -2.56
岸坡坝段上游面最大拉应力 1.41 0.89 0.96 0.85 0.67
岸坡坝段下游面最大压应力 -1.71 -1.14 -1.08 -0.97 -0.81

 注:应力值以拉应力取正、压应力取负
2 拱梁分载法
  拱梁分载法系借用拱坝设计的应力分析方法,把坝分为垂直及水平两个梁系共轭点变位相容条件,求得梁系的荷载分配值,进而求出共轭点的主应力矢量值。此方法的计算成果虽还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就现状而言,还是可借鉴的一种计算方法。
2.1 计算工况
  为进一步了解坝体并缝水位对坝体应力分布的影响,针对岸坡3个坝段间的两个坝缝并缝高程为948 m及935 m的情况(岸坡坝段与河床坝段间不并缝),考虑了不同并缝水位变化:
  (1)工况a~f。并缝水位均为935、948、955、960、970、977 m时,并缝后水位升至980 m;
  (2)工况g。空库并缝后水位升至980 m;
  (3)工况h。并缝水位970 m,并缝后水位降至948 m;
  (4)工况i。并缝后水位降至950 m。

表2 岸坡坝段表面最大应力值    MPa

项  目 工   况
a b c d e f g h i
上游面最大主拉应力 0.65 0.57 0.50 0.45 0.29 0.14 0.73 0.07 0.12
上游面最大主压应力 -1.68 -1.58 -1.48 -1.33 -1.09 -0.87 -1.77 -1.31 -1.20
下游面最大主拉应力 0.62 0.54 0.42 0.33 0.11 0.04 0.65 0.23 0.34
下游面最大主压应力 -1.01 -1.16 -1.31 -1.43 -1.77 -2.0
回复
三峡游人
2004年02月12日 22:08:36
7楼
你把条件说的清楚点,也许可以给你个建议,工程的例子不是很好找的
回复
abo2002
2004年02月15日 17:49:36
8楼
我在《隧洞》里有看到,不过不是很详细
回复
csh670319@co163
2006年10月17日 14:27:28
9楼
不是有这方面的定额吗?直接套定额不就行了嘛
回复
leez2008
2009年04月19日 15:51:42
10楼
不是有这方面的定额吗?直接套定额不就行了嘛
回复
leez2008
2009年04月19日 15:51:53
11楼
不是有这方面的定额吗?直接套定额不就行了嘛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