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供液的氟管道最长能做多少?
wangnan2006
2006年11月05日 14:28:49
来自于制冷技术
只看楼主

用并联机组的大型氟库,没有用氟泵供液,采用直接供液,最长的结冻间距离机房有150米,这样做有没有问题呢?请教了。

用并联机组的大型氟库,没有用氟泵供液,采用直接供液,最长的结冻间距离机房有150米,这样做有没有问题呢?请教了。
免费打赏
荣昌制冷
2006年11月23日 20:05:55
12楼
确实因安装条件的限制系统的供液管过长,最好将高压供液总管放长些,调节台(或直接到膨胀阀)距蒸发器尽量近一点,做到不缩小管径,尽量避免弯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压力损失。
回气管(吸气管)如果也过长,除了做到不缩小管径,尽量避免弯度外,还应做好管路的隔热,这是十分重要的,否则管路的压力(冷量)损失影响会更大。
系统的回油问题,一是尽量使压缩机安装在系统的最低处;二是在油分后再设回油弯即可。至于供液管和回气管过长,不必在此问题上去考虑什么回油,因为蒸发器或气分一般都设有回(放)油管,再则回气管与压缩机间是有安装倾斜度要求的。
只要注意了这些细节,系统的运行是不会有问题的。
回复
tunny
2006年11月28日 15:00:46
13楼
我们在做冻结库时一般要保证管路不超过60米的,冷藏库不超过120米,加工间等不超过160米,尤其是冻结,一般都尽量把机房靠近冻结间,必要时更改建筑设计也要保证管路不至于过长,造成管道过度过热,对系统产生很不利的影响,以期能达到设计的制冷效果。
回复
wangnan2006
2006年11月28日 15:17:48
14楼
tunny 你好,我知道你是京科伦的,你如果在杭州,很希望见面。你说得很对!
但是氟泵供液的话是否问题会好很多呢?
回复
tunny
2006年11月30日 21:12:39
15楼
wangnan2006,你好,我也希望有机会见见面,互相学习,多多交流,
氟泵供液一般是在满液式系统中使用,供液距离和氨满液式一样,可以达到很远的距离,但是也有利有弊。
1.满液式蒸发器传热效果好,供液均匀,压机吸入的是饱和气体,吸气温度低,制冷效果好,
2.满液式多了个低压循环桶及浮球阀等设备,系统冷媒充注量大,
3.油路是个难题,必须妥善解决。
4.管路长,势必增加管道成本,保温成本,安装成本,
5.融霜可以采用水,电结合冲霜或者热气融霜。但是热气融霜会使风机末端阀件管路增加很多,初投资更高。但可以实现节能省电,集中控制。效果比较好。
回复
wangnan2006
2006年12月01日 14:27:43
16楼
、目前流行的对氟泵循环供液的缺点的说法的分析:
1、 制冷剂充注量过大,增加了很大的初投资费用。直膨供液由于没有低压储液器,制冷剂的量大大减少,节约甲方的投资。目前R22的价格是氨的10倍左右,这部分的投资相当可观。
2、 比较直膨供液,由于循环倍率一般为4倍,流向和流出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较高,供液管和回气管道直径加大。直膨供液的供液管是高压管,回气管是单相流,管道比氟泵供液小一号,节约甲方的投资和建筑空间。
3、 管道的保温往往造价昂贵,氟泵供液管道(低温)和回气管道需要更多的保温材料。这是防止管道冷凝水和结冰霜,及热量损失所必须的。直膨供液的管道小,供液管的温度高,保温可以少好多。
4、 由于增加了桶泵设备及其附件,安装造价变得更大。直膨供液不但少了好多桶泵设备,而且机房的占地面积也大大减少,投资减少好多。
5、 桶泵单元的运行费用的增加抵消了这个供液形式对整个系统效率的提高。直膨供液则没有这部分能耗。
6、 氟泵需要维护保养是个问题。国内的氟泵均不大好,进口的贵,维护保养备件都成问题。直膨供液没有泵,没有这部分维护保养成本。
7、 由于净吸入压头低,液泵有时候会吸空。造成供不上液,影响制冷。直膨供液不存在这个问题。
8、 由于储液器中回油问题很难解决,导致最终停产对储液器排空回油。直膨供液没有储液器的回油问题。
一般来说,只有在蒸发器的量很多时候,液泵供液的初投资费用才接近重力供液或者满液式供液。液泵供液才能和直膨供液可以相比较。对于相对较小的系统,液泵供液的初投资费用要超过直接膨胀供液好多。
回复
wangnan2006
2006年12月01日 14:42:36
17楼
“供液距离和氨满液式一样,可以达到很远的距离”这是TUNNY 的原话,
我对这句话不是很理解。首先,一个系统的设计蒸发温度和压力决定了,蒸发器的压力定死了,蒸发器到桶的管道过长,阻力过大和直膨没有区别,反之,由于两相流动,阻力可能还是大一点(如果同样管径的话),我们决定管路的阻力损失一般控制在1K,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控制,对于回气管道是不是直膨可以更远呢?
一般吸气管道要比供液管道的设计严格要求更苛刻。
再来谈供液管道,不闪发,增加过冷,并依赖重力压头(将储液器放在屋面上)完全能够做的长距离供液。
我认为长距离不是问题,主要是回油问题,直管的长距离更没有问题,一般的倾斜,一般的流速可以完成带油,立管采用双吸立管满足部分负荷的功能,也没有问题。
从以上的角度看,直膨比桶泵更远。
回复
wangnan2006
2006年12月01日 14:45:04
18楼
目前流行的对液泵供液的优点的说法的分析:
1、 通过好的制冷剂的分布和彻底湿润液管内表面,蒸发器利用率较高。氟直接供液采用电子膨胀阀后精确控制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蒸发器的效率。一般回气过热度可以控制在4度以下。
2、 压缩机更好的得到保护。由于负荷波动和控制问题回来的制冷剂液体在低压储液器中得到分离。电子膨胀阀的相应能够跟上负荷的变化,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3、 较低的吸气过热度使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低,保护压缩机的润滑和冷凝器的油污染。电子膨胀阀控制也可以得到较低的吸气过热度。并且可以做喷液控制技术控制排气温度。
4、 通过简单的控制蒸发器能够热气融霜而影响系统较小。不采用热气融霜用电热融霜,因此没有这个问题。
5、 供液不受环境温度波动和冷凝条件的影响,因为流量的调节不需要了在最初调整好阀门后,因为过量供液后对流量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了。采用Danfoss的主压力控制方式控制出液器压力,在任何气候和小负荷条件下都可以保证足够的供液压力,同时可以采取冷却塔风机的停开或变频、冷却水的旁通措施控制冷却水温度,不但节能也同时控制了冷凝压力。只要保证了足够的供液压力又采用电子膨胀阀,流量的调节不成为问题。
6、 液泵供液制冷剂节流后的闪发蒸汽在低压储液器中就分离了,不进入到蒸发器。闪发气体被直接吸到压缩机避免了低压侧的效率下降。不引入到蒸发器和管路中使效率提高。氟泵供液最终导致供液管道和回气管道的压力降必然大于直膨供液,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直膨供液采用经济器过冷的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闪发气体,同时采用氟的重力压头抵消供液管路的压力损失做到不闪发。
7、 制冷剂液位控制,液位显示,液泵,排油一般都在设备间,均在操作者的监视下,易于实现计算机控制。直膨供液不需要液位控制显示排油等设施,所以这一点比桶泵供液更有优势。
8、 因为理想的吸气状态,压缩机寿命更长。由于更少的故障,因为排气过热度低,油又在低压储液器中分离,到蒸发器的油循环量降低了。由于电子膨胀阀的采用已经大大降低了过热度,同时采用成熟的喷液技术同样达到较低的排气过热度。
9、 液泵供液循环系统很方便实现自控。直膨供液由于没有桶泵,控制的内容更少,更加方便自控的实现。
回复
wangnan2006
2006年12月01日 14:48:17
19楼
TUNNY,你好,我是娃哈哈的,我给你发了一个邮件可是你没有回复我呀。
回复
烟雨江南
2006年12月11日 14:02:59
20楼
管道长度应该不是问题的,所谓的氟管道长度限制只是在管道阻力损失与管径之间的一个平衡,只要管径足够大,保温足够好,就可以保证管道阻力损失和吸气过热度在设计的范围之内,从而控制系统冷量的损失。氟泵供液系统的造价是相当高的,我在中山设计安装的氟泵系统,别的不说,光是系统加氟一次18吨,30多万。不过造价虽然高,但使用效果是非常好的,低压循环桶的回油也没有任何问题。
回复
michael143
2006年12月12日 10:16:07
21楼
150米。极限!可以找冷库设计相关资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