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近10次论证破解建立小洋山隧道难题(图)
lmf200404
lmf200404 Lv.15
2006年05月28日 02:23:51
来自于工地图片
只看楼主

小洋山隧道“忙碌”起来了:从东海大桥跨过杭州湾,再经由小洋山隧道登岛的集装箱卡车,有将近3000辆之多。当这些集卡驾驶员通过宽阔的双连拱隧道进入小洋山时,还不知道我国的建设专家们为究竟如何建好这条小洋山隧道,专门召开过近十次重大技术项目专家论证会呢!  在洋山深水港区最初的规划蓝图上,原来的打算是“逢山开路,过海架桥”。也就是说,原来打算是将小洋山活生生“炸”出一条通道,这样既省时又省力。但当上海市深水港工程建设指挥部专家们再次登上小洋山时,他们琢磨开了:能不能不炸山,在尽可能保持小洋山山体原貌的前提下,开出一条隧道?

小洋山隧道“忙碌”起来了:从东海大桥跨过杭州湾,再经由小洋山隧道登岛的集装箱卡车,有将近3000辆之多。当这些集卡驾驶员通过宽阔的双连拱隧道进入小洋山时,还不知道我国的建设专家们为究竟如何建好这条小洋山隧道,专门召开过近十次重大技术项目专家论证会呢!
  在洋山深水港区最初的规划蓝图上,原来的打算是“逢山开路,过海架桥”。也就是说,原来打算是将小洋山活生生“炸”出一条通道,这样既省时又省力。但当上海市深水港工程建设指挥部专家们再次登上小洋山时,他们琢磨开了:能不能不炸山,在尽可能保持小洋山山体原貌的前提下,开出一条隧道?
  小洋山隧道共有上下两个双连拱隧道,最宽处15.88米,高8.2米,是我国最宽、最高的双连拱隧道,下层隧道长304米,上层隧道长270米,每拱设3条可通行集卡的车道。由于山体较薄,要建设这样宽和高的隧道,容易垮塌,技术上确实有许多难度。但是,要将小洋山呈大写的L型山体拦腰炸断,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毁损,而且等于将小洋山原本可以为码头等建筑“挡风”的山体炸开一个缺口,让回旋的台风可以通过这一缺口入侵,岂不是“损山不利己”?
  为了破解建立小洋山隧道的难题,港口建设指挥部请来了全国的专家动脑筋想办法。近十次重大技术项目专家论证会,堆起来的资料厚厚一叠,终于实现了两全其美的目标:既保护了小洋山山体的原貌,又建成了跨海登岛的通途。洋山港口分指挥部总指挥归墨说,15.88米的宽度和8.2米的高度,已经充分考虑了洋山港后续建设工程的需要,不仅是集装箱,超大件运输也可以走这隧道。
  近十次专家论证会,换来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隧道。洋山港区建设中难题这么多,究竟开过几次重大技术项目专家论证会?港口分建设部办公室主任阮文豪屈指算了一下回答:开了128次专家论证会!





1148754231225.jpg

curthber
2006年05月28日 13:29:19
2楼
这张应该是效果图吧?
有没有自己拍摄的全方位的图片资料
回复
pye
2006年10月30日 10:32:07
3楼
有更详细的设计资料吗?传上来大家学习呵
回复
rxb01
2006年10月30日 11:44:21
4楼
不得不服,这应是新闻报道的角度出发的
回复
002longaini
2006年10月30日 16:49:10
5楼


等待楼主的资料。
回复
susanshl
2006年10月31日 11:12:00
6楼
去洋山港实习时,就听现场一位工程师介绍为了保持洋山港原有的许多景观,工程人员想了不少办法.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双龙山和姐妹石
回复
pandababy1239813
2006年10月31日 20:53:46
7楼
不错不错,这样的工程不错,很漂亮
回复
2786abc
2006年12月11日 16:47:24
8楼
不错的效果图...
回复
z75167
2007年01月03日 20:00:14
9楼
真是钱多了没处花,炸了添海不是很好的方案,即增加港区面积,也减少资金。过几年后,港区面积不足又要炸,浪费啊。又不是什么风景旅游区。保留什么原貌 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