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质量控制与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colamoon
colamoon Lv.2
2006年04月04日 12:45:07
来自于铁路工程
只看楼主

一|掌握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及措施。问题1.工程现场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答: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主要是:测量、试验、观察、分析、监督、总结提高。问题2.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具体内容有哪些?答:1.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2.工序交接检查与工序检查:工序交接检查应建立制度化控制,坚持实施。对于关键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组交接检查,以确保工序合格,使下道工序能顺利展开。

一|掌握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及措施。

问题1.工程现场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主要是:测量、试验、观察、分析、监督、总结提高。

问题2.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1.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2.工序交接检查与工序检查:工序交接检查应建立制度化控制,坚持实施。对于关键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组交接检查,以确保工序合格,使下道工序能顺利展开。
3.隐蔽工程检查:凡是隐蔽工程均应经检查认证后方可掩盖。
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再复工时,均应检查认可后方可复工。
5.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经检查认可并签署验收记录后,才允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
6.成品、材料、机械设备等的检查:主要检查成品、材料等有无可靠的保护措施及其落实而且有效,以控制不发生损坏、变质等问题;检查机械设备的技术状态,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可控制状态。
7.巡视检查:对施工操作质量应进行巡视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跟踪检查。

问题3.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要根据设计文件、项目专用技术规范和施工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设置,通过公路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确保建造出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工程。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必须以预防为主,加强因素控制,确定特定、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实施公路工程施工的动态管理。

问题4.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范围及要求是什么?
答:应根据不同管理层次和职能,按以下原则分级设置。
1.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项目、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2.影响工期、质量、成本、安全、材料消耗等重要因素的环节。
3.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施工环节。
4.质量信息反馈中缺陷频数较多的项目。
随着施工进度和影响因素的变化,质量控制关健点的设置要不断推移和调整。

问题5.质量控制关键应如何的控制?
答:1.制定质量控制关键点的管理办法。
2.落实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质量责任。
3.开展质量控制关键点QC小组活动。
4.在质量控制关键点上开展抽检一次合格管理和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三工序”活动。
5.认真填写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质量记录。
6.落实与经济责任相结合的检查考核制度。

免费打赏
colamoon
2006年04月04日 12:45:22
2楼
问题6.质量控制关键点的文件有哪些?
答:1.质量控制关键点作业流程图。
2.质量控制关键点明细表。
3.质量控制关键点(岗位)质量因素分析表。
4.质量控制关键点作业指导书。
5.自检、交接检、专业检查记录以及控制图表。
6.工序质量统计与分析。
7.质量保证与质量改进的措施与实施记录。
8.工序质量信息。

问题7.质量控制关键点实际效果应如何考查?
答:质量控制关键点的实际效果表现在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和各项指标的实现情况上。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绘制工程项目总体质量情况分析图表,该图表要反映动态控制过程与施工项目实际质量情况。各阶段质量分析要纳入施工项目方针目标管理。

问题8.土方路基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关键点有哪些?
答:1.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
2.路基原地面处理,按施工技术合同或规范规定要求处理,并认真压实。
3.使用适宜材料,必须采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适用材料,保证原材料合格,正确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4.每层的松铺厚度,横坡。
5.分层压实,控制填土的含水量,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问题9.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中常见的质量控制关键点有哪些?
答:1.基层施工所采用设备组合。
2.路面基层(底基层)所用结合料(如水泥、石灰)剂量。
3.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的含水量、拌和均匀性、配合比。
4.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弯沉值、平整度及横坡等。
5.如采用级配碎(砾)石还需要注意集料的级配和石料的压碎值。

问题10.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关键点有哪些?
答:1.基层强度、平整度、高程的检查与控制。
2.混凝土材料的检查与试验。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件的试验。
4.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成型及避免离析。
5.锯缝时间和养生的掌握。

问题1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关键点有哪些?
答:1.基层强度、平整度、高程的检查与控制。
2.沥青材料的检查与试验。
3.集料的级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
4.路面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与组合。
5.沥青混凝土的运输及摊铺温度控制。
6.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的控制。
7.沥青混凝土的碾压与接缝施工。

问题12.桥梁基础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点有哪些?
答:1.扩大基础
(1)基底地基承载力的确认,满足设计要求。
(2)基底表面松散层的清理。
(3)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减少基底暴露时间。
2.钻孔桩
(1)桩位坐标控制。
(2)垂直度的控制。
(3)孔径的控制,防止缩径。
(4)清孔质量(嵌岩桩与摩擦桩要求不同)。
(5)钢筋笼接头质量。
(6)下混凝土的灌注质量

问题13.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点有哪些?
答:1.实心墩
(1)墩身锚固钢筋预埋质量控制。
(2)墩身平面位置控制。
(3)墩身垂直度控制。
(4)模板接缝错台控制。
(5)墩顶支座预埋件位置、数量控制。
2.薄壁墩
(1)墩身锚固钢筋预埋质量控制。
(2)墩身平面位置控制。
(3)墩身垂直度控制。
(4)模板接缝错台控制。
(5)墩顶支座预埋件位置、数量控制。
(6)墩身与承台联结处混凝土裂缝控制。
(7)墩顶实心段混凝土裂缝控制。

问题14.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点有哪些?
答:1.简支梁桥
(1)简支梁混凝土的强度控制。
(2)拱度的控制。
(3)支座预埋件的位置控制。
(4)大梁安装梁与梁之间高差控制。
(5)支座安装型号、方向的控制。
(6)梁板之间现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
(7)伸缩缝安装质量控制。
2.连续梁桥
(1)支架浇筑时:支架沉降量的控制。梁体同上。
(2)先简支后连续:后浇段工艺控制、体系转换工艺控制、后浇段收缩控制、临时支座安装与拆除控制。
(3)预应力梁:张拉吨位及预应力钢筋伸长量控制。
3.拱桥
(1)预制拼装:拱肋拱轴线的控制。
(2)支架施工:支架的沉降控制、拱架加载控制、卸架工艺控制。
(3)钢管拱:钢管混凝土压注质量控制。

问题15.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关键点有哪些?
答:1.正确判断围岩类别,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2.认真测量、检查和修正开挖断面,减少超挖。
3.制定切实可行的开挖方案,包括新奥法、矿山法的选择,炮孔布置、装药量、每一循环的掘进深度。
4.喷锚支护,控制在开挖后围岩自稳定时间的1/2以内。
5.认真观测,收集资料,做好施工质量的信息反馈。

问题16.质量缺陷性质应如何确定?
答:一般通过下列方法来确定缺陷的性质:
1.了解和检查。是指对有缺陷的工程进行现场情况、施工过程、施工设备和全部基础资料的了解和检查。主要包括调查、检查质量试验检测报告、施工日志,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机械情况以及气候情况等。
2.检测与试验。通过检查和了解可以发现一些表面的问题,得出初步结论,但往往需要进一步的检测与试验来加以验证。
检测与试验,主要是检验该缺陷工程的有关技术指标,以便准确找出产生缺陷的原因。例如,若发现石灰土的强度不足,则在检验强度指标的同时,还应检验石灰剂量,石灰与土的物理化学性质,以便发现石灰土强度不足是因为材料不合格、配比不合格或养护不好,还是因为其它如气候之类的原因造成的,检测和试验的结果将作为确定缺陷性质的主要依据。
3.专门调研。有些质量问题,仅仅通过以上两种方法仍不能确定。如某工程出现异常现象,但在发现问题时,有些指标却无法被证明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只能采用参考的检测方法。
为了得到这样的参考依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往往有必要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或专题调查组.提出检测方案,对所得到的一系列参考依据和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找出产生缺陷的原因,确定缺陷的性质。这种专题研究,对缺陷问题的妥善解决作用重大,因此经常被采用。


问题17.质量缺陷处理主要方法有哪两种?
答:对于质量缺陷的处理,应当坚持原则,以保证缺陷处理后的质量能够满足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下列两种方法处理工程质量缺陷。
(1)整修与返工。缺陷的整修,主要是针对局部性的、轻微的且不会给整体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的缺陷。如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局部蜂窝、麻面,道路结构层的局部压实度不足等。这类缺陷一般可以比较简单地通过修整得到处理,不会影响工程总体的关键性技术指标。由于这类缺陷很容易出现,因而修补处理方法最为常用。
返工的决定应建立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是否返工,应视缺陷经过补救后能否达到规范标准而定,对于补救后不能满足标准的工程必须返工。如某承包人为赶工期,曾在雨中铺筑沥青混凝土,监理工程师只得责令承包人将已经铺完的沥青面层全部推除重铺;一些无法补救的低质涵洞也被炸掉重建;温度过低或过高的沥青混合料在现场被监理工程师责令报废等等。
(2)综合处理办法。综合处理办法主要是针对较大的质量事故而言的。这种处理办法不像返工和整修那样简单具体,它是一种综合的缺陷(事故)补救措施,能够使得工程缺陷(事故)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和工期损失,重新满足规范要求。处理的办法因工程缺陷(事故)的性质而异,性质的确定则以大量的调查及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技术理论为基础。具体做法可组织联合调查组、召开专家论证会等方式。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合理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这是多年教学答疑中提炼出大家对质量控制与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我将继续以这种形式将工程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
回复
syqdm
2007年10月19日 09:02:09
3楼
太感谢楼主的教导了,请以后再多多的给我们大家提供这些好东西.
回复
xulin2239
2007年12月19日 23:26:16
4楼
太感谢楼主的好东西了,请以后再多多的给我们大家提供这些好东西.
回复
shiwo1973
2008年10月12日 19:30:31
5楼
:) :victory: :victory: :time: :handshake :)
回复
qk0696
2008年10月12日 21:37:04
6楼
非常的劲道,分析很切入,感谢楼主~~
太感谢楼主的好东西了,请以后再多多的给我们大家提供这些好东西.
:) :) :) :) :) :) :)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