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锚索施工
seven_512
seven_512 Lv.2
2006年03月10日 20:18:30
只看楼主

我想问问预应力锚索验收试验怎么做 一般规范及设计技术要求都是抽检5% 进行受力性能试验 但受力性能试验怎么做 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我想问问预应力锚索验收试验怎么做
一般规范及设计技术要求都是抽检5%
进行受力性能试验
但受力性能试验怎么做
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免费打赏
梅语
2006年03月10日 23:22:21
2楼
锚杆试验
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附录E 锚杆试验
E.1 一般规定
E.1.1 锚杆锚固段浆体强度达到15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时75%可进行锚杆试验。
E.1.2 加载装置(千斤顶、油泵)的额定压力必须大于试验压力,且试验前应进行标定。
E.1.3 加荷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和刚度应满足最大试验荷载要求。
E.1.4 计量仪表(测力计、位移计)等应满足测试要求的精度。
E.1.5 基本试验和蠕变试验锚杆数量不应少于3根,且试验锚杆材料尺寸及施工工艺应与工程锚杆相同。
E.1.6 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应取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

E.2 基本试验
E.2.1 基本试验最大的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0.9倍。
E.2.2 锚杆基本试验应采用循环加、卸荷载法,加荷等级与锚头位移测读间隔时间应按表E.2.2确定。

E.2.3 锚杆破坏标准
1 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达到或超过前一级荷载产生位移增量的2倍时;
2 锚头位移不稳定;
3 锚杆杆体拉断。
E.2.4 试验结果宜按循环荷载与对应的锚头位移读数列表整理,并绘制锚杆荷载—位移(Q-s)曲线,锚杆荷载——弹性位移(Q-se)曲线和锚杆荷载——塑性位移(Q-sp)曲线。
E.2.5 锚杆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变形计算值。
E.2.6 锚杆极限承载力取破坏荷载的前一级荷载,在最大试验荷载下未达到E.2.3规定的破坏标准时,锚杆极限承载力取最大
荷载。
E.3 验收试验
E.3.1 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u。
E.3.2 锚杆验收试验加荷等级及锚头位移测读间隔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初始荷载宜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0.1倍;
2 加荷等级与观测时间宜按表E.3.2规定进行;

3 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少于3次;
4 达到最大试验荷载后观测15min,卸荷至0.1Nu并测读锚头位移。
E.3.3 试验结果宜按每级荷载对应的锚头位移列表整理,并绘制锚杆荷载——位移(Q-s)曲线。
E.3.4 锚杆验收标准:
1 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锚头位移相对稳定;
2 应符合本规程第E.2.5条规定。

E.4 蠕变试验
E.4.1 锚杆蠕变试验加荷等级与观测时间应满足表E.4.1的规定,在观测时间内荷载应保持恒定。

E.4.2 每级荷载按时间间隔1、2、3、4、5、10、15、20、30、45、60、75、90min记录蠕变量。
E.4.3 试验结果宜按每级荷载在观测时间内不同时段的蠕变量列表整理,并绘制蠕变量—时间对数(s-lgt)曲线,蠕变系数可由下式计算:


回复
梅语
2006年03月10日 23:24:54
3楼
本人来回答这个问题,请见我的回贴!
回复
seven_512
2006年03月11日 17:01:35
4楼
谢谢大家
我这里说的不是锚杆
是预应力锚索
我们这里是200t级的预应力锚索
不管咋样

还是谢谢两位朋友
回复
seven_512
2006年03月16日 10:13:56
5楼
1
回复
正午焰阳
2006年03月16日 14:03:39
6楼
完工抽样检查的合格标准以应力控制为准,实测值不得大于施工图纸规定值的105%,并不得小于规定值的97%。当验收试验与完工抽样检查合并进行时,其试验数量应为锚索总数量的5%。当完工抽样检查的锚索中有一束不合格时,应加倍扩检,扩检不合格,必须按监理人的指示进行处理。抽样检查及验收全部结束后,应汇总各孔的设计张拉力,评定预应力锚固效果。
回复
正午焰阳
2006年03月16日 14:07:19
7楼
7 试 验 与 观 测
7.1 受力性能试验
7.1.1 受力性能试验的目的:
(1)验证并修改设计参数;
(2)熟悉并检验工艺操作。
受力性能试验直接关系到设计、施工的合理性,应在施工前采用特殊的测试手段,认真作好受力性能试验,才能正确指导施工。
因受力性能试验与设计参数、锚夹具材质及制作、工艺设计都直接有关,故施工单位应会同设计人员及制造厂家共同进行。
7.1.2 受力性能试验宜精不宜多,但必须具有代表性;当地质条件、结构型式及受力条件有重大变化时,应补作受力性能试验;当预应力锚固数量过大时,也应扩大试验数量。
7.1.3 受力性能试验的施工机具、锚束结构型式若与正式施工中实际采用的不相同,就失去可比性,也无法指导施工,这都是不允许的。
7.1.4 性能试验成果的数据及张拉应力与伸长值的关系曲线是判定施工张拉是否合格的标准。张拉力的检测应以测力装置读数为准,其误差不得大于±2%。试验前,测力装置(含传感器及其他计量装置)、压力表及千斤顶三者必须配套标定,才能使测力装置与压力表之间建立可比性。
所谓测力装置,本条指的是包括传感器在内的一切测力手段;要求尽可能选用定型产品或经技术监督机构认证的合格产品。
7.1.5 文理已明。
7.1.6 受力性能可按5级分级加载,分级记录测试读数;初始张拉力取O.2σcon 并以此为起点逐级加荷、卸荷,最大荷载取1.15σcon ,但严格控制其绝对值应低于O.75fptk。按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的fptk即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

7.2 观测
7.2.1 长期观测,分预应力损失长期观测与预应力效果长期监测两类,都是监视预应力锚固工程安全运行的主要手段.也是资料积累的重要形式。因此必须按设计文件要求,落实施工及观测任务。
尽早安排长期观测施工的好处很多,施工单位可以利用其初期成果指导施工;设计人员可以进一步检验并修正设计参数。竣工后,运行单位有义务随竣工验收工作,接收长期观测设施及长期观测任务。
7.2.2 长期观测是受力性能试验的继续,也是为我国预应力锚固技术积累资料的重要方法,是需要几个单位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施工、运行单位都应在自己负责的时段内配备专人负责,并建立必要的制度,确保观测资料真实,整理分析及时。预应力损失长期观测的结束时间,由于钢丝的松驰,混凝土的干缩、徐变,岩体的流变等因素制约,正常条件下,约在3~5年内基本稳定,故本条要求不少于5年。
7.2.3 所谓创造条件尽早安排,应是在受力性能试验全部结束,通过初期施工,工艺操作逐步熟练,长期观测孔的无粘结型永久防护材料与施工方法完全落实的条件下,才是具备长期观测孔的施工条件;其次长期检测的测力装置业已经过标定及论证,防护材料成分业已经过微量分析,证明是无害的。稳定的、可靠的之后,才完全具备施工条件。
7.2.4 为了长期观测成果的准确性,必须妥善保护观测设施的完好.如发现异常,应会同设计人员查明原因,及时补救。

7.3 验收试验
7.3.1 验收试验是全面检验锚束承载能力的快速试验,将检验结果与受力性能试验成果对比分析,作为对锚束施工质量全面评价的主要依据。
验收试验是按设计要求进行的,试验孔位应随机选定,其数量不少于3束。
7.3.2 高边坡开挖过程中,预应力锚固施工应与分层钻爆开挖同步进行,否则施工操作非常困难,且极不经济。故验收试验须在张拉完成后及时进行,才不过多地占用直线工期。
7.3.3 验收试验系竣工抽检的形式之一,两者相加的总数取锚孔总数的5%。对有粘结型永久防护的锚束,须在封孔灌浆前进行验收试验及抽样检查。
7.3.4 由于施工操作与施工机械固有的允许误差等因素,预应力张拉的安装力很难达到同一定值;要求安装力宁大勿小。以满足设计总锚固力。本条提出的合格标准,实质上也是施工安装力允许误差范围的参考值;因为竣工检验时,又有其允许误差值,且从安装到检查还有一段滞后时间。在该时段中已经发生了早期预应力损失,故验收合格率只能以原设计值为对比标准,不得与施工实测值相比。
7、3、5 竣工抽样检查与验收试验的孔位选定,既是随机的,又是有代表性的;当发现有一个孔不合格时,应加倍扩检。例如第一批合计数为总孔数的5%,则扩大检查的数量应为总数的10%。若扩检中再发现有一孔不合格,即说明其问题的严重性、应会同设计人员进行专题研究并拟定合理的补救措施。
7.3.6 一般预应力锚固设计的主要意图,往往集中体现在总的锚固力够不够以及其布局是否合理。当各个孔位都已达到合格标准,尽管有多、有少,只要都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这个孔多点,那个孔少点也是可以的。本条要求在竣工验收后将各孔位原有的实际张拉力及验收试验和抽样检查成果,分别汇总制表并及时通报有关方面,以便核实锚固效果。

7.4 特殊规定
7.4.1 采用一个统一的规范去适应复杂多变的设计要求及施工条件,显然是不太合理的。故本条特别规定;如抢险工程可免作一般的受力性能试验及验收试验。若设计无要求时也可以不作长期观测,但应通过其他检测手段,验证并监视锚固效果。
7.4.2 临时性预应力锚固工程的有效运行时间不长,其有关的施工检验与试验内容,可另行拟定或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简化执行:其长期观测应该免作。
7.4.3 分束张拉的主要意图就是采用一只轻型千斤顶张拉大型锚束,从而避免笨重的大型千斤顶给施工操作带来的种种困难。假若在这样的工作部位沿用一般验收试验规定、进行整束拉起、拉动,都是不可能的,且分束张拉的优越性将全部丧失。为此项另行制定秋收试验方法及竣工检查办法。
建议验收试验的方法可采取:①以分束张拉进行验收试验及竣工检查;②以实际施工张拉的检验记录,取代一般规定的竣工验收。例如组织设计、施工及建设单位参加一些分束张拉的张拉作业,并在全孔张拉结束后,联名签署验收意见。
7.4.4 凡设计、施工有所创新的预应力锚固工程,必须按本规范各有规定进行试验、鉴定、报批,并视实际条件,增作破坏性试验及长期观测。
破坏性试验可分几种情况进行:①1:1的浅孔试验,检测各部位的受力条件及锚束极限承载能力;②将锚固段长度减短到最低限度,以测定其安全度。破坏性试验不宜在正式孔位进行,但应具有代表性和有说服力。

8 质 量 与 安 全
8.1 质量管理
8.1.1 预应力锚固工程工序多,衔接紧密,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水利水电预锚技术总体上讲仍处在推广阶段.各施工单位缺少固定的专业队伍、在技术和工艺作风上差距是明显的。这就要靠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予以保障。要求明确,制度严格,责任到人,严把质量关,新班子、新队伍一样可以作好预锚工程。
按工序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措施,使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里所说的验收,主要是指中间阶段验收。
8.1.2 本规范已在总则中强调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本条又提出质量保证体系,旨在说明:①预锚工程要推行科学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价值工程、网络计划等);②加强系统工程里的工序管理及工序验收可以确保工程质量。
8.1.3 质量事故按三类划分:①凡可以补救、调整而不影响正常运行的为一般事故;②凡因违反设计文件且因返工造成经济损失的为严重事故;③凡影响运行或造成报废的为重大事故。
事故报告要及时,处理措施要认真,参加面宜多些,以利从事故中能直接接受质量教育,吸取教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回复
正午焰阳
2006年03月16日 14:07:31
8楼
8.2 质量检查
8.2.1 三级质量检查制度中,班组自检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必须通过规章制度及行政监督等措施,建立以预防为主的质量保证体系。
班组自检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作好班组施工记录。记录需要有一定格式,其具有内容应根据施工条件和规范要求提出。有关钻孔灌浆等工序的施工记录格式应按相应现行标准执行,因此附录B中不包括这些内容。
加强自检的目的就是要以本工序的合格产品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故要求及时整理、分析、汇总,并作为竣工验收的原始依据。
8.2.2 本条对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标准、数量及发现不合格产品的扩检办法,虽然都作了具体规定,但它仍可能是不够完全的。例如混凝土柱状锚头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可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O7执行;锚夹具质检标准,由厂家按有关规定进行,类似情况本条均未——列出。
及时分门别类地将质检成果汇总成一览表,也是十分必要的。
8.2.3 锚束安放之前,是对锚束、锚孔最后一次的检验,也是放束前的阶段验收。应将这次检验结果填入张拉许可证内,待其他张拉准备工作完成后.连同其他复检结果一并填入该表,并签发张拉许可证。
8.2.4 质检人员对关键工序跟班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从质检的角度,协助施工人员共同商定解决问题的补救措施,藉以协调双方工作关系,共同搞好施工质最。因此可以激发施工单位提高执行规范的自觉性。
本条明确了质检人员是技术、质量、安全规程的执法人,对违反规范、操作规程的严重违章现象.有权令其停工。
8.2.5 施工控制与施工质量检查,不可能逐孔都采用繁琐的测试手段进行检测,只能以压力表读数为准;但为了随时掌握锚束张拉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关系有无异常,又必须相应地以伸长值作为校核。该成果还可以与受力性能试验、验收试验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正确评定预应力锚固效果。
8.2.6 封孔灌浆浆液不作特殊处理时.由于泌水现象,往往可能发生近1.2%的沉缩量,质检人员应检查这一部分的沉缩,是否已补灌、填好。
8.2.7 无粘结型永久防护的锚束,都有重复张拉、定期检测承载情况、以及补充填灌防护油脂的任务;长期观测孔也要随时检测锚束的受力状态。因此要求孔口保护装置必须完好。无粘结型锚束的孔口敞开不行,封死也不行,应该增设可以妥善保护孔口张拉端锚具及量测装置的防护罩,平时能关闭牢靠,不被人为损坏,使用时可由专管人员开启进行操作。
8.2.8 长期监测是正确评估锚固效果的重要依据,按设计文件的具体安排,质检人员应监督长期监测系统必须与预应力锚固工程同时竣工。
国外长期监测系统多采用荷载传感器和应变计。
回复
seven_512
2006年03月16日 22:54:02
9楼
楼上的朋友,先谢谢您!
这些东西是SL46-94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里面的东西
我这里也有
我想要的是比较实际的操作方法
在这里我先谢谢您啦!
回复
正午焰阳
2006年03月23日 13:32:19
10楼
预应力锚索验收试验是一般由中心实验室来做,于我们做自检是差不多的!
实际的操作方法我也只有把设备操作过程告诉你了,其他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