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电容补偿柜如何取样?
y348593017
y348593017 Lv.2
2010年12月18日 14:27:57
只看楼主

今天看到一台配电屏,2个补偿柜,取样互感器装在进线柜,两补偿柜上的无功补偿控制器上的取样线并联接在取样上,请教对不对?我认为串联才准确,专心求教!

今天看到一台配电屏,2个补偿柜,取样互感器装在进线柜,两补偿柜上的无功补偿控制器上的取样线并联接在取样上,请教对不对?
我认为串联才准确,专心求教!
免费打赏
shchzh1980
2011年01月27日 21:08:15
22楼
为什么不能并联,难道并联有什么问题吗?取样电流对于补偿器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补偿表必须取样电流。
回复
扬州华锦电气
2011年02月07日 15:52:44
23楼
做好用这种的:“产品概述:
RC2000F-18无功功率自动可扩展补偿控制器(网络型),以高性能的32位微处理器为核心器件同时取样3相电压3相电流信号,单台控制器提供18个控制回路,如采用子母机(单台主机可带2台副机)机构,最大可提供54个控制回路.每个控制回路的补偿功能都可通过控制参数的修改任意改变,可用于全分相补、全共补、共补加分相补偿.提供12种投切编码方案,用户可通过修改控制参数任意选择,控制参数一经修改永久保存,掉电不丢失。提供
RS485接口,采用MODBUS-RTU通讯规约,可远程完成电容器组的投切、控制参数的修改、电力参数和电容器组投切状态的监视等功能.采用基波功率因数和基波无功功率复合控制电容器组的投切,投切稳定无投切震荡,对电压谐波电流谐波干扰不敏感。采用字符LCD显示控制参数和电力参数,人机界面友好,外观美观大方.适用于交流45Hz-65Hz、0.4KV以下电力系统无功功率补偿的自动控制。
可扩展网络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优越性
近年来,大型企业不断增多,这些企业的用电负荷较大。另外,原有一些中小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用电负荷也在不断增加,变压器需要增容。因此,企业供电网络对无功补偿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大,补偿回路也随之增多。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的输出控制回路最多仅为12个,但是在三相不平衡的场合,需采用分相补偿时,回路需求就更多了。
以前,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选择用单台容量较大的低于压电容器。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少低压电容器数量,即减少“控制器”输出控制回路数量,但存在以下缺陷:
1) 每次投入(或切除)的无功补偿量较大,其涌流对电网的冲击较大。
2) 由于每次补偿的“台阶”较大,有时投入一台电容器则太多,切除后又不够,造成投切振荡。无法精确稳定地将无功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尤其在用电负荷较小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3) 单台容量较大的低压电容器生产工艺相对复杂,质量较难控制,生产厂家少。
4) 与单台容量较大的低压电容器相配套的电器控制元件,例如可控硅电容投切开关、交流接触器、熔断器、热继电器、电抗器等元器元件的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均需要作相应调整。
5) 虽然减少了电容器数量,但由于上述第4)条的原因,电容柜制造成本并未减少。
2采用交流接触“一拖一”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少“控制器”输出控制回路数量,但每次投入(或切除)2台或更多电容器,同样存在以下缺陷:
1) 与上述1)和2)同样的问题。
2) 由于两台电容投切开关在极小的时间间隔内连续动作,容易产生干扰信号,导致“控制器”程序紊乱。
3采用2台“控制器”并联运行,即采用2套无功率补偿装置投入电网并联运行,虽然这种方法还可以在用电负荷较小 时投入1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用电负荷较大时再投入另1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但存在以下缺陷:
1) 2台“控制器”并联运行时,取样信号来自同一电网,2台“控制器”之间没有联锁。有时候,往往2台“控制器”同时采集到“欠补”(或“过补”)信号,并同时发出“投入”(或“切除”)电网,形成“过补”(或“欠补”)。
2) 如果 2台“控制器”在极小的时间间隔内各投入(切除)1台电容器,其涌流对电网冲击较大,同时,易产生干扰信号造成“控制器”程序紊乱。
3) 由于采用2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需额外增加一组测量仪表、电器元件,制造成本增加。
4将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分为两组,一组用作固定补偿,始终投入电网运行;另一组采用“控制器”进行自动补偿。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制造成本,但仅对某些企业适用,例如:部分用电负荷固定而且长期连续运行的企业;用电负荷运行比较有时间规律且有值班电工时刻监测用电负荷的企业,但对绝大部分企业不适用。
根据企业对大容量无功功率补偿的需求,本公司特研制开发出主机型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
“网络可扩展型控制器”的设计思想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电流、电压取样信号只需接主机即可,副机利用通讯线与主机相连,采取循环方式投切,保证每组电容均衡工作,提高系统寿命。
回复
juju-snz
2011年02月07日 22:29:32
24楼
13楼也说了并联的弊病。
我认为不管并与串,都不是最佳选择。理由是:控制器是根据电流电压的相位比较和计算莱判断是否需要投切电容器来补偿。如果两台控制器,都分析出应该投电容器,都发出了命令,那就有两台电容器投了进去。如果这样偏偏又出现了过补,他们经过判断,又会发出切电容器的命令,这就会出现投-切-投-切的循环震荡。所以发布命令的应该只有一个,所以应该只用一个控制器。
回复
yuhonchen
2011年02月09日 11:07:15
25楼
2台补偿柜可以用一个无功补偿控制器,并合理的安排每路投切容量及时间.2个控制器把取样电流串联起来用,
虽然道理可行,但不可用.
回复
skysai
2011年02月10日 21:02:43
26楼
我觉得用一个补偿器就可以了,用两个可能会有冲撞的吧。
回复
lqwzl1913
2011年02月11日 13:45:57
27楼
一主一副,一个取样互感器,一个补偿控制器就够。
回复
shenzhen_aut
2011年02月12日 12:41:39
28楼
呵呵
老帖子了,想想还是说说。算是一个综合吧。

常见的有三种处理方式:
1、最传统最简单的处理方式:主辅柜模式,用一个补偿器,用在主柜上,当然就只需要一个取样线路了,主柜的辅助触点控制辅柜的对应接触器。这实际上是电容器并联,不过分开放在两个柜子而已。辅柜无需任何取样取样信号。这种方式投切时的冲击较大,柜子之间的连续很多,对柜子安放要求较高。
2、两台柜子独立工作:此方法用两台完全独立的补偿柜,完全独立的工作。但是为了达到补偿目的,他们的取样点必须一样。具体到电流取样,就是用一个CT取样,把补偿器的电流回路串联起来。这种方式,较主辅柜方式而言,补偿细度好一些,但是如调试不好就会出现一些弊病:比如一个柜子长期工作,另外一个工作时间很少;投切争先恐后,导致投切振荡,等等。
3、联网补偿器方式:这种方式最先进,两个柜子的补偿器是网络型的,一主一从,补偿器从机由主机控制,这使两个柜子成为一个整体,完全成为一个柜子的运行状态,补偿细度好,运行平稳,前面两种方式的不足都避免了,是推荐的方法。电流取样也只要一个,只有主机需要,从机不用。两个柜子可以随便安放,之间仅仅一条通讯线连接,便于配电房布置。但是网络型补偿器对制造技术要求高一些,要选择有信用的生产商。


[ 本帖最后由 shenzhen_aut 于 2011-2-12 12:46 编辑 ]
回复
kpswj
2011年02月13日 13:58:17
29楼
两台控制器串联,控制器的投切时间错开
回复
cherry20110629
2011年04月10日 10:48:37
30楼
28楼讲解的很详细 谢谢啦
回复
liqing126
2011年04月10日 12:58:45
31楼
应该串联,用一个控制器就可以,一个主柜一个副柜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