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m+17m+17m跨度混凝土屋面梁的设计方案?
lul0668
lul0668 Lv.4
2008年06月19日 10:27:48
只看楼主

现有一工业项目,其中有一单层厂房:横向17m+17m+17m三跨,纵向48m(纵向柱距无要求,可以取小柱距),层高9m,屋面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屋面,屋面有小型设备,活荷载取4.0KN/m2.鉴于业主对净高有较大余量(允许梁高在2000mm以内)且院里无预应力梁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初步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我试拟以下方案,请同仁指教:方案—:纵向柱距6m,横向17m+17m+17m为主框架梁,试算结果:边柱N=1100KN;中柱N=2500KN

现有一工业项目,其中有一单层厂房:横向17m+17m+17m三跨,纵向48m(纵向柱距无要求,可以取小柱距),层高9m,屋面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屋面,屋面有小型设备,活荷载取4.0KN/m2.鉴于业主对净高有较大余量(允许梁高在2000mm以内)
且院里无预应力梁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初步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我试拟以下方案,请同仁指教:
方案—:纵向柱距6m,横向17m+17m+17m为主框架梁,试算结果:边柱N=1100KN;中柱N=2500KN
方案二:纵向柱距9m为主框架梁方向,横向17m+17m+17m为次梁方向,试算结果:边柱N=1600KN;中柱N=3500KN
方案三:纵向柱距12m为主框架梁方向,横向17m+17m+17m为次梁方向,试算结果:边柱N=2100KN;中柱N=5100KN
方案四:纵向柱距12m,横向17m+17m+17m,采用井字梁方案(与柱相连的框架梁设计成大井字梁,其余小井字梁套在其 中)试算结果:边柱N=2700KN;中柱N=5900KN
方案五:SP预应力空心板,纵向柱距6~9m为主框架,横向17m+17m+17m为拉接梁。

自我分析:

1,当地一般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一般在500~600KN ,如果采用方案三和方案四,中柱每柱需10~12根桩,承台面积会很大,业主要在17m跨度内布置二条生产线,设备布置比较靠近中柱轴线,大承台与设备基础可能会碰。
2,SP板我查了图集05SG408,板跨16.8m的允许均布荷载为3.6KN/m2。屋面保温防水自重取3KN/m2,活载4.0KN/m2,允许均布荷载远小于实际载荷。
问:这种情况,如何设计合理可行?

免费打赏
黄金中的银线
2008年06月19日 12:36:36
2楼
承台和设备基础不能做到一起吗?
回复
ougaogong
2008年06月19日 13:28:10
3楼
可能还是做预应力方案比较好,6m柱距,4.0的活载500x1200差不多就能搞定,如果考虑加腋则可更小。你们院里有无PREC预应力软件?是pkpm系列的,我有较多经验时间不紧的话可以帮你看一看。
看你sp板的分析好像还不错,拼装的东西抗震如何?汶川地震有没有一些启示呢?
回复
nvslch
2008年06月19日 14:55:00
4楼
有几点不详:
1.地质情况
2.抗震等级
3.有无吊车
4.吊挂荷载

还有几点建议:
1.更改结构体系,排架更适用,可以是混凝土柱、钢梁(或桁架)、轻屋面,17米跨算不得什么,可以双坡(中间用双变截面梁,两侧单变截面梁),试算后会发现基础小不少,不存在设备打架问题了,软件用PK就好了;
2.混凝土结构,预应力较好,其实如果屋面受力不是很复杂,用平面算框架不失为一个保守和简单选择;
3.同意楼上意见,预制板和双T板等预制构件建议不用,必境是单层,屋面荷载较小,大跨度的重屋面对整个体系不利;
4.大跨度房子,还是宜考虑结构找坡,切记啊;
5.桩可以选用承载力高的(桩型、直径),我就不信“灌注桩”承载力能大于“预应力管桩”,群桩承台可不是那么好玩的;
6.对于大跨度建筑,还是谨慎为上,当考虑排架体系时,综合支撑檩条等构件,6m柱距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补充一个,其实没必要非得用空间软件,有时解决问题,“力学求解器”就差不多。
回复
xiaoguang269
2010年05月31日 01:00:26
5楼
楼上的发言很有道理 学习了
回复
yfs007
2010年05月31日 07:38:12
6楼
建议你就不要做混凝土的了,直接做钢梁和组合楼板好了.
回复
哈哈一笑
2010年05月31日 08:21:44
7楼
这样的结构做纯混凝土结构不合适、不经济。
回复
zhbenya
2010年05月31日 17:50:01
8楼
我也来学习,看各位高手之见解!!
回复
hjdzb
2010年11月27日 17:05:10
9楼
这段时间正好我也要用到这方面资料,所以也凑个热闹来参考参考!:lol
回复
scyuey
2010年11月29日 10:19:34
10楼
荷载不是很大,跨度比较大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