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作为岩土工程中常用的受力构件,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工程及边坡支护工程。锚杆设计主要依据三本规范,分别是《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GB50086-2015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以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关于锚杆的检测三本规范的技术要求不尽相同,现归纳整理成以下表格,以期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
一、基本试验
规范 |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
定义/目的 |
工程锚杆正式施工前,为确定锚杆设计参数与施工工艺,在现场进行的锚杆极限抗拔力试验。 |
基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极限标准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 |
/ |
基本规定 |
永久性锚杆、新型锚杆或锚杆应用于从未使用过的地层。 |
/ |
/ |
试验数量 |
地层条件、锚杆杆体和参数、施工工艺应与工程锚杆相同,试验数量不少于3根。 |
锚杆基本试验的地质条件、锚杆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应与工程锚杆一致。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的基本试验及确定锚固段变形参数和应力分布的基本试验均不应少于3根。 |
试验锚杆的参数、材料、施工工艺及其所处的地质条件应与工程锚杆相同,同一条件下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的锚杆数量不应少于 3 根。 |
最大试验荷载 |
杆体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75%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85%之间的较小值。 |
最大荷载不应超过杆体标准值的0.85倍,普通钢筋不应超过其屈服值的0.9倍。 |
最大试验荷载应大于预估破坏荷载,且最大试验荷载下的锚杆杆体应力,不应超过其极限强度标准值的0.85倍。 |
锚固体强度要求 |
/ |
设计强度的90%。 |
15MPa或设计强度的75%。 |
试验方法 |
多循环张拉 |
多循环张拉 |
多循环张拉 |
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
每组锚杆极限承载力的最大差值不大于30%时,应取最小值作为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当最大差值大于30%时,应增加试验锚杆数量,按95%保证概率计算锚杆的受拉极限承载力。 |
当锚杆试验数量为3根,各根极限承载力值的最大差值 |
参加统计的试验锚杆,当极限抗拔承载力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可取平均值;当级差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宜增加试验锚杆数量,并应根据级差过大的原因,按实际情况重新进行统计后确定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 |
二、验收试验
规范 |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
定义/目的 |
为检验工程锚杆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锚杆设计要求的试验。 |
检验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
/ |
基本规定 |
工程锚杆必须进行验收试验。 |
/ |
/ |
试验数量 |
占锚杆总量的5%且不少于3根的锚杆应进行多循环张拉验收试验,占锚杆总量95%的锚杆应进行单循环张拉验收试验。 |
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杆总数的5%,自由段位于I、Ⅱ、Ⅲ类岩石内时取总数的1.5%,且均不得少于5根。 |
检测数量不应小于锚杆总数的5%,且同一土层中的锚杆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 |
最大试验荷载 |
永久性锚杆:锚杆拉力设计值的1.2倍; 临时性锚杆:锚杆拉力设计值的1.1倍。 |
验收试验荷载对永久性锚杆为锚杆轴向拉力 N的1.50倍;对临时性锚杆为120倍。 |
一级基坑≥1.4Nk; 二级基坑≥1.3Nk; 三级基坑≥1.2Nk。 |
锚固体强度要求 |
/ |
设计强度的90%。 |
15MPa或设计强度的75%。 |
试验方法 |
多循环张拉及单循环张拉 |
多循环张拉 |
单循环张拉 |
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
多循环: ①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在规定的持荷时间内锚杆的位移增量应小于1.0mm,不能满足时,则增加持荷时间至60min时,锚杆累计位移增量应小于2.0mm; ②压力型锚杆或压力分散型锚杆的单元锚杆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所测得的弹性位移应大于锚杆自由杆体长度理论弹性伸长值的90%,且应小于锚杆自由杆体长度理论弹性伸长值的110%; ③拉力型锚杆或拉力分散型锚杆在最大验荷载作用下,所测得的弹性位移应大于锚杆自由杆体长度理论弹性伸长值的90%,且应小于自由杆体长度与1/3锚固段之和的理论弹性伸长值。 单循环: ①与多循环验收试验结果相比,在同级荷载作用下,两者的荷载-位移曲线包络图相近似; ②所测得的弹性位移值符合多循环张拉验收试验的要求。 |
①达到检验荷载后观测10min,在10min持荷时间内锚杆的位移量应小于1.00mm。当不能满足时持荷至60min时,锚杆位移量应小于2.00mm。 ②加载到试验荷载计划最大值后变形稳定。 ③未出现以下破坏情况: a)锚头位移不收敛,锚固体从岩土层中拔出或锚杆从锚固体中拔出; ⑤锚杆总变形量应满足设计允许值,且应与地区经验基本一致。 |
①在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下,锚杆位移稳定或收敛; ②在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下测得的弹性位移量应大于杆体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量的80%。 |
三、蠕变试验
规范 |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
定义/目的 |
在恒定荷载作用下锚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试验。 |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 |
基本规定 |
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层锚杆、强风化泥岩或节理裂隙发育张开且充填有粘性土的岩层中的锚杆。 |
/ |
|
试验数量 |
不得少于3根 |
不得少于3根 |
|
最大试验荷载 |
杆体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75%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85%之间的较小值。 |
最大试验荷载下的锚杆杆体应力,不应超过其极限强度标准值的0.85倍。 |
|
锚固体强度要求 |
/ |
15MPa或设计强度的75%。 |
|
试验方法 |
分级加载 |
分级加载 |
|
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
锚杆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的蠕变率不应大于2.0mm/对数周期。 |
锚杆的蠕变率不应大于2.0mm。 |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筏板基础及抗浮锚杆施工方案(抗拔试验)
软岩地区抗浮锚杆的试验与施工
知识点:锚杆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