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排水施工应遵循 “ 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 的原则进行施工 。 防排水 结构包括 路侧边沟 、中心 水沟、 沉淀池 与检查井 、 环向、纵向、横向排水( 盲 ) 管。 环向排水盲管、竖向排水盲管应紧贴初期支护表面敷设 。
隧道防排水施工应遵循 “
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 的原则进行施工
。
防排水
结构包括
路侧边沟 、中心 水沟、 沉淀池 与检查井 、 环向、纵向、横向排水( 盲 ) 管。
环向排水盲管、竖向排水盲管应紧贴初期支护表面敷设
。
二次衬砌防水应 以混凝土自防水为主体 ,施工缝、变形缝为防水重点,应以注浆防水和防水层加强防水为主,隧道纵、横、环向所有排水系统应排水通畅,路面不容许积水。
采用 复合式衬砌时, 初期 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应设置防水板及无纺布,并设系统盲 管 (沟) 。
1、
防水板及无纺布应沿隧道全长,边墙基础以上的全断面铺设,防水板应采用宽幅且易于焊接的高分子柔性防水卷材,厚度不小于
1.2
mm ,接缝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00
mm 。防水层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施工
1-2 个循环
距离衬砌段。
防水层
应环向整
幅铺设
,拱部和边墙应无纵向搭接,无纺布与防水板应分别铺挂,无纺布
铺挂
完成后再挂防水板
。
防水板采用
环向整幅铺挂,每环之间的搭接采用双焊缝,包括现场每铺挂
段
的环向焊接及与先期铺设的仰拱防水板搭接的纵向水平焊缝
,
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100
mm 。
防水板
宜采用易于焊接的防水卷材,厚度不应小于
1.0
mm
。
无纺布密度不应小于
300
g/m2
。
2 、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 在 寒冷地区有冻害地段和月平均最低气温低于 -15 ℃ 地区,不低于 S8 , 其余地区不低于 S6 。
3 、
中埋止水带
应埋设在衬砌结构设计厚度中央,平面与衬砌表面平行、与衬砌端头模板正交;
背贴式止水带
应在已铺挂的防水板上准确标出施工缝位置,止水带中线与施工缝重合,才能起到止水、防水作用。
环向止水带长度宜
根据施工要求事先项生产厂家定制,避免接头,纵向止水带需接头时,按有关规定方法连接,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
100
mm 。
地下水
丰富、水压较大地段,
施工缝宜 采用背贴式止水带与中埋式缓膨胀性橡胶止水条组合形式防水构造;沉降缝宜采用背贴式止水带与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组合形式防水构造 ;
地下水量小、水压不大地段,
施工缝可采用中埋式缓膨胀性橡胶止水条形式防水构造;沉降缝宜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组合形式防水构造
4 、
明洞 外缘防水宜采用全断面铺设宽幅高分子柔性防水卷材;洞顶回填土石表面,应铺设黏土隔水层 , 隔水层表面宜种草防护。
5 、
路侧边沟宜采用矩形断面,路侧边沟为暗沟时,应按 25-30m 间距设滤水箅和沉沙池。中心水沟断面宜采用矩形,宜按 50-200m 间距设沉沙池。
6 、
横向
管分为两段,穿过衬砌结构的一段称为横向泄水管,埋在路面结构以下的一段称为横向导水管。
横向
泄水管是在边墙衬砌混凝土浇筑时预埋,采用硬质不透水管是防止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将管损坏、防止混凝土
浆液
进入
管内
,
露出
泄水管管头是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泄水管不
移位
,方便与横向导水管对接。横向导水管的作用是将横向泄水管流出的地下水导入中心水沟,是在路面施作之前铺设
。
7 、
纵向
排水管侵占二次衬砌空间,会
减少
结构
截面
尺寸,削弱结构承载能力,所以要求不得侵占二次衬砌空间,当出现侵占二次衬砌空间时,需再铺设纵向排水管位置
凿除
出去支护或按设计要求特殊处理。
8 、
防水层 与初期支护间应设环向排水盲管,其间距不宜大于 10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