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强夯定额
wuhanjungle
2008年03月25日 23:32:02
只看楼主

某个工程设计方案中包括基础面强夯和填筑强夯两个项目,而水利定额中没有强夯的项目,当然可以参考其它行业或地方的定额,但此类定额中关于强夯的工艺介绍不是很清楚,因此在此向做过此类预算的同仁请教。请介绍详细一些,比如强夯点夯一遍是指整个工区点夯一遍还是指单个夯点夯击一遍,另一般情况下强夯处理的单价大约是多少钱,与碾压相比如何等,请不吝赐教.

某个工程设计方案中包括基础面强夯和填筑强夯两个项目,而水利定额中没有强夯的项目,当然可以参考其它行业或地方的定额,但此类定额中关于强夯的工艺介绍不是很清楚,因此在此向做过此类预算的同仁请教。
请介绍详细一些,比如强夯点夯一遍是指整个工区点夯一遍还是指单个夯点夯击一遍,另一般情况下强夯处理的单价大约是多少钱,与碾压相比如何等,请不吝赐教.
免费打赏
lthtlf
2010年04月12日 17:29:47
2楼
点夯当然是按方案确定的密度,确定的夯击点强夯的。强夯的造价当然与碾压无法比,差距很大,当然是强夯造价要高的多。
回复
cfgfile08
2010年08月03日 16:56:44
3楼
强夯的价格大约在30至40元每平方米
回复
liumine3
2010年10月22日 15:50:44
4楼
强夯法处理地基工程施工工法
(YJGF-06-91)
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


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法国梅那尔公司于60年代后期创造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它是在重锤夯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力加固地基的新方法。70年代后期传入我国,经过近20年在全国各地的推广应用,证明其加固效果十分显著。
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从80年代开始在山西化肥厂等工程中应用,随后又推广到长春、大连、重庆、武汉、上海、河南、深圳等地,强夯能级从1000kN•m发展到8000kN•m,处理过湿陷性黄土、杂填土、饱和粘性土等各类地基土数百万平方米,均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获得了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我国应用强夯法加固工程地基做出了贡献。
强夯法以其质量可靠,造价低,进度快,节约三材,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与铁路路基、机场道路及码头仓库等工程的地基加固,成为国内处理地基的一种较好的实用方法。
一、工艺原理
强夯法是应用功能转换的原理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具体地说,它是利用起重设备将几十吨(一般8—40t)重锤,从几十米(一般6—40m)高处自由落下,给土以强烈的冲击和振动。地基土在强大的冲击能的作用下,土体强制压缩或振密;土体局部液化,夯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逸出,经时效压密,使土体重新固结,从而提高了土的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
应用强夯法加固地基虽已经历了几十年,实践证明是一种较好的地基处理方法,但是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完整的设计计算方法。根据国内外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土的强夯作用机理一般可归结为:
非饱和类土:以直观的加密使土体强度增加为主,如黄土和一般的粘性土,最典型的是湿陷性黄土,通过夯击使土颗粒重新排列成致密结构体,消除其湿陷性。
粉土和粉细砂类土:夯击作用使土体加密和预液化,从而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抗液化能力。
饱和土:强夯使空隙水压力瞬时升高,随着水压力的消散,土中自由水和部分弱结合水排出,土体变得紧密,随着时间的延续,触变后的土体结构得以恢复,使地基土得到加固,对于饱和淤泥质土和粘性土,可通过加填料(石块、钢渣等)夯击,增加土体骨架和排水通道,这一措施无疑扩展了强夯处理地基土的适用范围。
二、适用范围
目前,国内外处理地基的手段很多,其中强夯的适用范围最广,适用的土质有:各种高填土,如素填土、杂填土(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粘土、黄土、湿陷性黄土等;饱和砂土、粉土等可液化土,淤泥质土,饱和粘性土等。对于后一类土在正式强夯前须先做试验,证明确有实效时也可采用。
采用强夯处理地基,需要考虑其振动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隔振、防振措施,以及城市对噪音的控制问题。
三、工艺和参数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与建筑物的设计要求,施工前应对地基加固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包括加固的工艺与主要的技术参数,并进行试夯,检验与修正技术参数,方可正式施工。
(一)工艺
强夯法夯击过程为先对有一定间距的单点(主夯点)进行夯击,后对整个场地挨点满夯。
(二)参数
1.强夯加固地基的有效(影响)深度
(缺公式)

M——锤重(t);
h——落距(锤底至起夯面距离) (m)。
2.强夯能级(指单点夯击)
E=W•h (kN•m)
W——锤重(kN);
h——落距(m)。
3.单点锤击数
对单个夯点,一次连续夯击次数。
击数控制标准如下:
(1)夯坑标高控制:打到要求标高或夯坑达到某一深度,以至不好继续操作(粘锤、埋锤),此击数时形成的标高。
(2)贯入度控制:夯到最后一击,或最后三击的平均贯入度,小于或等于一定数值时的击数。
a.较硬土、湿陷性黄土、砂性土3—5cm。
b.软弱土5—10cm。
c.对于饱和软粘土,淤泥质土以及大能级强夯而相应的锤底面积小的情况下,贯入度达20—30cm。
(3)地面发生较大隆起(一般不超过30cm)或夯坑内出现溢水等情况时,需停止夯击。
4.满夯的锤击数
对每个夯点连续夯击数一般为3—5击。
5.夯击遍数
以一定的连续击数,对整个场地的一批点,完成一个夯击过程叫一遍,单点的夯击遍数加满夯的夯击遍数,为整个场地的夯击遍数。
(1)单点的夯击遍数:
除坚硬土和粒料土外,一般都有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土体恢复问题。这两个因素是控制强夯遍数的主要因素,一般含水量大的遍数较多。对在夯击过程中有填料要求的饱和软土的遍数也较多。夯坑过深,需在坑内填满料,再在原点夯击,这种情况也增加了遍数。
(2)满夯的夯击遍数,一般为一至二遍。
四、强夯施工
(一)场地整平及标高要求
(1)为便于机械行走和施工,强夯场地整平应大于强夯布点范围,以夯点外边缘向外扩3—5m或以外排基础边扩8—10m,(图1)如在挖填方地带施夯,需考虑放坡。



图1 强夯场地整平及标高要求
(2)强夯场地的标高,以所夯建筑物的基础底标高,加预留夯沉深度来定(图1)。夯沉深度与地质情况,能级等有关。此值可参照已完工程暂定,经过试夯确定。
(二)夯点布置
按建筑面积均匀布点时,以最外围基础中心线或外边线算起,增加一排夯点。
按基础位置相应布点时,同上或按基础持力层厚度一半扩出。
布点形式和间距依地质情况、能级和夯锤面积等定。为更好的达到设计要求,多数情况需试夯确定。
(1)单点间距一般为1.5D—2.5D(D为锤底直径),呈正方形、梅花形和等边三角形布置(图2)。
(2)满夯为挨点错位相切(图2)。


图2 夯点布置形式
(三)试夯
根据设计指标和地质报告,参照有效影响深度公式、结合实际经验,首先确定试夯能级,然后选择不同的锤底面积、布点间距、施工顺序、夯击遍数、单点夯击数等。夯后经过测试,得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数据,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有条件时,对含水量较大的地基土。为能提供各遍准确的间隔时间,最好做孔隙水压力消散试验。
试夯场地可选在本工程场地内或附近,有经验时也可在工程开始部分安排试夯。



(四)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如下:





五、施工机具
(1)起重设备:为强夯的主要机械,一般额定起重能力为夯锤重量的1.5—3倍,我国大都用履带式吊车改装。根据工程所采用的夯锤和起重高度来选用起重机的型号。可单机作业,也可主、副机(移锤)联合作业。
(2)门架:由横梁和二个支腿组成,支腿的结构形式有格构式或管式。门架上部横梁中心绞接于吊杆顶部。
(3)脱钩装置:由带拉杆的吊钩和滑轮组成,配上牵引钢丝绳,当夯锤起到规定高度时能自动脱钩落锤。
(4)夯锤:夯锤的选择系根据土质条件、设计要求和强夯能级决定。夯锤重一般为80—400kN。设数个上下贯通的通气孔。夯锤的材质为铸钢、铸铁或钢壳包混凝土几种。其锤底形状多为圆形,锤底面又有平底、锅底、球形等,地面投影面积一般为4—8m2。
(5)推土机:是强夯必不可少的辅助机械,作为场地整平压实之用。
六、劳动组织
(1)起重工:1000—2000kN•m配4人;
3000—4000kN•m配5—6人;
5000kN•m以上配6—7人;
填料工若干人(指需填料强夯)。
(2)起重机车司机: 2人。
(3)推土机司机: 1—2人。
(4)机修工: 3人。
(5)测量工: 1—2人。
(6)其它管理人员和工人依工程情况可作必要的调整。
七、质量保证措施
(一)强夯中需要测定的数据
(1)夯前的场地标高,各遍夯后整平标高。
(2)各遍夯点最后三击的夯沉量,计算出夯坑的总下沉深度,各遍在整个夯区内均匀的选一定数量的点测每一击的下沉量,作为与试夯比较和检测参考、满夯只在开始时,以贯入度控制,得出锤击数,以后以此数为准施打,不再作测量。
(3)强夯中若发现地面变化较大时,需作隆降观测。
(4)强夯形成的夯抗直径,主要在试夯时测定,作为计算土体压缩及填料量的参考。
(5)对有填料要求的强夯,需记录各夯坑的填料数量。
(二)施工要求
(1)施工前必须用仪器,准确放出夯点中心位置,并划出圆圈,施夯时对点要准。
(2)必须按规定的起锤高度、锤击数和控制指标施工,不得随意改变。
(3)施工中如发现偏锤,应重新对点。
(4)施工中如发现歪锤时,需用填料(或土)将坑底垫平,才能继续施夯。
(5)如遇夯锤的通气孔堵塞,应立即开通。
(6)表层土过干(尤其是满夯)应采取增加含水量的措施。
(7)雨期施工,要防止雨水浸泡现场,夯坑内有积水应及时排出后方可施工。
(8)强夯中的满夯是重要的一环,必须精心施工,否则表层质量不好,将造成建筑物沉降过大和发生不均匀沉降。冬期施工时,不宜进行满夯。
八、交工验收
施工完毕,建设单位以施工现场交工资料和检测试验报告进行验收。
交工资料包括:竣工图、施工记录、各种观测数据、各阶段标高数值。
九、安全措施
(1)由于强夯机组高大,稳定性较差,因此对施工场地要求较严,不得软硬不匀,不得有虚填坑洞和浅层墓坑。
(2)强夯时有土块石子等飞出,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吊车上应安装防护网,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现场。
(3)应随时注意检查机具的工作状态,经常维修和保养,发现不安全之处应及时处理。
(4)在强夯施工区附近有建筑物时,应经常观察振动的影响,对较近的建筑物应挖防震沟,其深度应超过该建筑物的基础深度。
(5)强夯机械使用交流电源时,应特别注意各用电设施的接地防护装置,施工现场附近有高压线路通过时,必须根据机具的高度、线路的电压,详细测定其安全距离,防止高压放电,发生触电事故。
十、加固效果检验
(1)强夯法处理地基后,由检测得出夯后地基土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其指标主要是地基土的承载力,对饱和粘土还要提出压缩模量。对湿陷性黄土,要测出消除湿陷的深度,对于液化地基土应测出消除液化的深度。
(2)检测点布置在夯点上和夯间:强夯过的场地较均匀,可取少量点检测。为检测结果更可靠,在夯打过程中发现的较软弱区域可多布点。
(3)夯后开始检测的时间,根据土质情况决定。砂质土可在竣工后一周左右或立即检测。含水量在塑限左右的粘性土,可在2—4周或稍长一些时间检测,饱和粘土要视孔隙水消散时间而定,淤泥质土要视孔隙水消散时间及土体恢复而定。后两种土开始检测时间一般较长。
(4)强夯测试手段有静载荷试验、动力触探、标准贯入、静力触探、旁压、土工试验等。可选一种或数种方法检测。
含水量低的地基土、饱和砂类土、可选标贯。湿陷性黄土用静探与探井取样做土工试验两手段结合。夯后场地一般不做载荷浸水试验。饱和粘土、淤泥质土应以标贯为主,配合静探分析(单独使用静探则结果偏低)、碎石类土用重(2)测试。对各类地基土均可用静载荷试验,但费用高,一般场地不宜采用。
十一、经济效果分析
对各种不同类型地基的地质条件,强夯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但总的特点是节约三材,缩短工期,效果明显,造价低。强夯比碎石桩、混凝土灌注桩、预制桩、换土、灰土桩、砂桩等可节约投资30%左右。由于施工进度快、早日投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就更大了。
下面列举三个工程的经济效果:
(1)河南孟县电厂处理湿陷性黄土,原设计为挤密碎石桩,需费用55万元。改为3000KN•m强夯后费用仅用35.4万元,降低造价约1/4。工期提前两个多月,按一个月计算,发电带来的直接效益约60万元。
(2)吉林长山热电厂第五期扩建工程主厂房湿陷性场地,原计划采用预制桩费用112万元,采用强夯后为34万元。桩基为强夯费用的3.29倍。强夯总工期54天,比桩基预计工期缩短1/3。
(3)神头第二发电厂6000m2冷却塔地基强夯试验及工程夯,此冷却塔为国内目前底面积最大,高度最高的水土结构,塔身高125m,上部结构对地基土的承载力、变形和浸水后的湿陷量均有很高要求,采用3000KN•m强夯处理,与桩基相比节约投资50%。
十二、工程实例(表1)
表1 工 程 实 例
回复
cow1490329909502
2017年03月24日 12:36:23
5楼
要求强夯夯点按照梅花型插档布置,夯点间距一般为1.5D—2D。那到底夯点间距是多长?求问很急很急。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