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主体、装饰工程监理控制要点,总结全了!
+关注
只看楼主
1、对于开挖深度超过5m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其支护、降水的设计、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
2、支护结构形式,边坡放坡系数,坡顶、坡脚排水措施,坡面泄水措施,钢筋网直径、间距,面层混凝土强度、厚度等必须严格按照专家论证方案施行。
3、凡需进行降水开挖的基坑工程,必须采用基坑周边设置截水帷幕、坑内降水并结合坑外回灌的方案。
4、基坑降水、开挖及暴露期间,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应同时具备岩土及测绘资质)对地下水位变化、基坑边坡位移、周围建(构)筑物及重要设施等进行监测,遇有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1)基坑方案未按专家论证意见施工,分层开挖高度,边坡坡度是否符合方案。
(2)锚索及土钉设置数量少,超挖后腰梁设置不及时。
(4)现场施工未未按方案要求分层开挖分层支护,现场一次开挖到底、超挖情况较普遍。
(5)基坑沉降变形监测数据不及时,缺失,观测频率与方案不一致,变形数据提供不及时。
(6)土钉、锚杆未做拉拔实验.支护桩未做桩身完整性检测。
(7)基坑监测点埋设未采取保护措施,基坑周边大量堆载情况。
a.进行单桩承载力静载验收检测,如其检测结果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可取其平均值为单桩承载力,如其极差超过其平均值的30%,宜增加一倍的静载试验数量进行检测;对桩数为三根及以下的柱下承台,取最小值为其单桩承载力。其扩大检测方案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b.对桩身完整性检测中发现的Ⅲ、Ⅳ类桩,由设计单位确定承载力检测数量,但不应低于20%的承载力检测,必要时可对其全部进行承载力检测。
2、当采用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宜采用原位检测方法(声波透射法改用钻芯法),在未检桩中继续加倍抽测。桩身浅部缺陷应开挖验证。其检测方案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3、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及桩身质量检测发现的Ⅲ、Ⅳ类桩,应由设计单位出具处理意见(方案)。
4、混凝土灌注桩试块留置: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强条要求:
“来自同一搅拌站的混凝土,每浇注50m3必须至少留置1组试件;当混凝土浇筑量不足50m3时,每连续浇筑12小时必须至少留置1组试件。对单柱单桩,每根桩应至少留置1组试件。”
5、桩位偏差:结合图纸尺量,掌握图纸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超过要求的需要出具设计意见。
承载力检测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每300 ㎡不应少于1点,超过3000 ㎡部分每500 ㎡不应少于1点。
2、CFG桩、砂石桩、水泥土搅拌桩等复合地基检验数量:
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应少于3点。有单桩承载力或桩身强度检验要求时,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应少于3根。
(1)涉及地基持力层、承载力、基础形式等重大设计变更是否有经图审的设计文件
地基承载力静载试验
1、基坑应及时进行回填,严禁长时间暴露。在基坑围护结构有效时限内和满足设计抗浮要求的前提下,原则上对多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至1/3之前必须回填完成;对小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至四层时必须回填完成;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至六层时必须回填完成。
2、确因客观原因不能回填的,因有(施工前的)技术保障措施,相关方案应由设计单位审核确认;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论证。
3、现场分层压实,并按规定取样检验做含水率和压实系数试验。
肥槽回填分层压实
1、资料抽查要点:防水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及时取样送检。
2、基层检查要求:基层处理平整、干净、干燥,阴阳角做成直径5cm圆弧角。
3、实体抽查要点:,阴阳角加强层、防水材料厚度及铺贴质量,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聚酯胎体(PY) SBS卷材,必须采用II型,耐低温度数、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重点检查螺栓孔、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桩头卷材收口等细部防水构造。
4、地下室外墙检查要点:外墙使用止水螺杆,模板拆除后及时割除螺杆,涂刷防锈漆,采用聚合物砂浆找平,面层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
外墙防水施工样板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带 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2.加强钢筋进场检验,是否存在“瘦身钢筋”,钢筋场外加工情况;进场后及时进行复检。
直螺纹加工按要求切头、打磨、配带保护帽,套丝采用通规和止规检测,直螺纹加工具体要求:
(1)牙型完整,牙顶宽度大于0.3P的不完整丝扣,累计长度不得超过两个螺纹周长。
(3)止端螺纹环规允许环规与端部螺纹部分旋合,旋入量不应超过3P(P为螺距)。
安装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安装后应用扣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拧紧扭矩值应符合规程相应规定,具体的细部要求如下:
(1)钢筋接头位置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悬臂梁的悬臂部分不允许有搭接接头;
(2)通长楼板及楼板梁上筋在跨中L/3范围内搭接,楼板下筋在支坐L/3范围内搭接(L为板、墙跨度)。
(3)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①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当钢筋直径为25mm及以下时,不得小于4mm;当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不得小于6mm;
1. 对现浇板的上部扣筋及悬挑板上部受力筋,应在其下加设通长马凳(在距梁边450mm和800mm位置上各设置一道通常马镫),钢筋马凳宜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钢筋制作或采用成品马凳。并在现浇板的上部负弯矩筋及悬挑板上部受力筋上面绑扎镀锌管(在距离梁边450mm和800mm各设置一道),其直径相当于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浇筑完二次找平后立即将镀锌管拆除。
2、认真搞好专业班组之间的交接检验,钢筋绑扎成型后,应采取架空通道通行的办法,严禁踩踏变形;
砼浇注过程中钢筋的调整,要安排专人维护。
如果钢筋位移在20mm范围内,可剔凿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深度约6~8厘米,按照≥1:6比例调整,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即可。禁止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将钢筋煨弯。
如果钢筋位移在20mm到40mm之间,同样将钢筋根部的混凝土剔凿约8厘米深度,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同时采取钢筋根部绑扎钢筋的方法进行加固,加筋的直径同原结构钢筋,加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
如果钢筋位移大于40mm以上,将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清理干净,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同时采取根部结构植筋的方法加固,规定植筋深度h≥12d,规格同原钢筋。
1、 剪力墙竖向、横向钢筋必须采用“梯子筋”定位;框架柱采用“定位箍”进行定位,具体加工要求如下:
a、竖向梯子筋由纵向筋与横向筋焊接而成。纵向筋直径应比墙体竖向钢筋的增加一个规格,应替代安装位置的墙体竖向钢筋。横担筋宜采用ф10~12螺纹钢筋,采用切断机断料,竖向梯子筋在距墙两端(或暗柱)300mm及中间每隔3m的位置设置。
b、水平梯子筋加工制作要求与竖向梯子筋的基本相同,但不需要设置顶模棍,横向筋的间距应与墙体竖向钢筋的一致,设置在浇筑面以上300mm位置。
c、定位框宜采用直径ф16钢筋或钢管制作成封闭框,定位框设置在柱子纵向钢筋的内侧,设置在楼板上表面以上500mm位置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梁柱节点钢丝网拦截控制要点:高强度的混凝土一般延伸到框架梁板内距柱边≥500㎜处,且≥1/2梁高,在施工中梁底设置混凝土撑棍,中部设置2层细钢丝网+一层钢板网,背面焊接φ12钢筋做加强处理,两侧绑扎钢丝网拦截,支模后插模板条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
项目部应对进场混凝土逐车坍落度检测,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在混凝土开盘时将润管砂浆打入料斗内吊运下来二次使用,严禁将砂浆打入墙柱梁板梯内,与砼混合形成色差;所有泵管接头位置铺设木板防止接头位置流浆未清理形成色差,在浇筑高标号砼时布料机在转动过程中应停止泵送,在出料口设置接料桶防止高标号砼散落在板面造成色差。
非冬季施工阶段在梁板梯在收面后及时覆盖薄膜,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直接进行洒水养护,墙柱竖向构件拆模后立即喷水并包裹薄膜养护不少于7d;冬季施工阶段宜采用蓄热法养护,加热升温从混凝土开盘至浇筑完36h,梁板梯收面后及时覆盖薄膜并覆盖防火被保温,墙柱竖向拆模后及时包裹薄膜养护不少于14d;
砼现浇板收面采用“三遍”找平抹压工艺,按标高线对楼面标高进行整体找平,采用铝合金刮尺刮平调整、刮平后用木抹对边角找平、终凝前磨光机再抹平压光拉毛,混凝土拉毛后及时覆盖薄膜养护,8-12小时后进行洒水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放物料、安装模板及支架;
底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应做成凹凸深度不小于4mm的人工粗糙面,粗糙面的面积不小于结合面的80%,现浇板带与叠合板之间连接密实、无错台、无漏浆。
预制楼梯平台应提前预埋直径14螺栓或钢筋,预制楼梯就位后及时将缝隙采用水泥砂浆填塞密实,安装完毕后及时采取成品保护措施。
1)在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且弹击锤起跳点应位于指针指示刻度尺的“0”处
2)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
3)回弹仪的检定周期为半年,当回弹仪弹击次数超过2000次时应及时进行保养。
对于混凝土生产工艺、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一批同类构件的检测应采用批量检测。按批量进行检测时,应随机抽取构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宜少于10 件。当检验批
构件数量大于30 个时,抽样构件数量可适当调整,并不得少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最少抽样数量。不宜抽取截面高度小于300mm 的梁和边长小于300mm的柱。
1)对于一般构件,测区数不宜少于10 个。当受检构件数量大于30 个且不需提供单个构件推定强度或受检构件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4.5m 且另一方向尺寸不大于0.3m 时,每个构件的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 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应大于2m,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
3)测区宜选在能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也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
4)测区宜布置在构件的两个对称的可测面上,当不能布置在对称的可测面上时,也可布置在同一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应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6)测区表面应为混凝土原浆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
7)对于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1)测量回弹值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混凝土检测面,并应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2)每一测区应读取16 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应精确至1。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离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应只弹击一次。
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测区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应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构件每个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mm 时,应在每一测区分别测量碳化深度值。
(1)可采用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 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3)应采用浓度为1%~2% 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晰时,应采用碳化深度测量仪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应测量3 次,每次读数应精确至0.25mm;
(4)应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并应精确至0.5mm。
1、资料抽查要点:块材及预拌砂浆质量证明文件及复试报告(涉及建筑节能的,相关认定、备案证书及节能指标复试报告),预拌砂浆交货检验记录,砂浆试块试验报告及强度评定资料,各项验收记录等。
2、实物抽查要点:块材外观质量,砂浆拌制及使用,灰缝厚度及砂浆饱满度,拉结筋(位置、长度,与结构间连接固定)构造柱、圈梁、加强网等抗震措施,钢丝网、抗裂筋等抗裂措施。
3、拉结筋要求:拉接近锚固构造柱长度为15cm,拉结筋距墙边距离为60mm,抗震设防为6、7度时拉结筋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抗震设防为8度时,拉结筋通常设置,拉结筋禁止植筋,采用预埋或膨胀螺栓固定焊接铁板。
(3)填充墙顶部为自由端时,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m设置
5、构造柱模板支设要求:在马牙槎位置粘贴同马牙槎尺寸KT板,模板使用双螺杆加固到位,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
(1)抗裂网设置部位: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及线槽、箱体、烟道等部位,钢丝直径不小于1.2mm。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300mm,在填充墙砌体与混凝土构件上的搭接长度均不得小于100mm。
顶层端部、变形缝两侧,底层外窗台等部位,具体按设计图纸及L10J125图集执行。
(4)对加气砼砌块、砂加气砌块等,出釜后陈化(静置)龄期不低于28天。
(1)板材下端与楼面处AAC专用胶粉嵌填密实,板材上端与梁底缝隙用聚合物砂浆嵌填密实,上下端塞缝定位木楔应在砂浆结硬后取出,且填补同质砂浆。板材与柱墙连接处用聚合物砂浆填充。
(2)板缝之间凹凸两侧要挂满粘结砂浆,将板推挤凹槽挤浆至饱满度90%以上
(3)板缝表面采用专用修补砂浆补平,并沿板缝加贴100mm耐碱玻纤网格布,在装饰粉刷时在板缝处涂刷白乳胶粘贴100mm宽无纺布防裂,面层整体满挂一层耐碱网格布,过人洞板墙封堵在施工缝位置需挂设200mm宽钢丝网防裂。
2)、板下标高控制:顶板以下检查以顶丝标高为检查项,检查方式采用激光水准仪抄平,要求顶丝标高全数复核,确保顶丝标高偏差≤2mm,支模架搭设完成后分包木工工长报项目专业工程师检查;
3)、板顶标高控制:严格复核板面标高控制点(50cm点)的准确性,要求板四周标高点全部标识,使用水准仪进行顶板标高复核,偏差≤2mm,平板铺设完成后,分包木工工长报项目专业工程师检查;
4)、混凝土初凝前分包木工工长上报专业工程师,再次校核顶丝、模板底标高(使用激光水准仪)进行复核,对于不合格点及时矫正;
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专业工程师及分包混凝土工长、混凝土工手持检测工具(飞机腿),逐板检查(每块板≥5个点);
2)、要求安装预留洞设置同板厚,作为标高控制依据;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依照标高点拉线,控制板面标高,确保楼板厚度。
4)、楼板混凝土收面时针对管根、模板边口、降板区域、剪力墙根部等细部节点位置细部处理,保证板面平整度;对楼板中间区域位置(业主抽测楼板厚度位置)进行重点控制。
1、保证屋面的使用功能,排水通畅,无渗漏,屋面应坡向正确无积水;
2、水泥砂浆保护层的表面分格面积应为1㎡;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分缝纵横间距不应大于6m,分格缝宽度宜为10-20mm ; 板块材料保护层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应大于10m,分格缝宽度宜为20mm。块体材料、水泥砂浆或细石砼保护层与女儿墙、山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深度同保护层厚度,缝隙填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3、屋面观感质量主要包括屋面保护层(面层)的质量、排气孔道设置质量,天沟、檐沟、檐口、泛水、水落口、变形缝、伸出屋面管道等防水构造的质量、落水管的安装质量等,屋面细石砼或水泥砂浆保护层应结合牢固,不得空鼓;表面应密实有强度、平整,无裂纹、脱皮、起砂等现象,界格合理,水泥砂浆面层1m*1m, 细石砼面层应不大于2m*2m,缸砖面层应不大于6m*6m,灌缝材料高温时不应流淌,低温时不应脆断,宽窄一致、表面平顺光滑、无交叉污染;
1、资料抽查要点:节能设计图纸、保温系统的认定、备案证书,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其他组成材料(含饰面层)的质量证明文件、复试报告,现场检测报告(保温材料粘结力、锚栓锚固力拉拔试验、节能构造实体检验等),各项验收记录等。
2、实物抽查要点:保温系统(材料种类、厚度、构造等)及细部节点做法(外墙挑出构件、外窗洞口四周、地下室顶板、楼梯间两侧墙体、分户墙等)与设计图纸的相符性,外墙饰面层质量等。
1)任何有关节能的设计变更,都应事前办理变更手续;
3)涉及建筑节能效果的设计变更,除应有原设计单位认可外,还要经过原节能设计审查机构审查合格,方可确定。
根据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8}2号文《关于加强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对保温板粘结固定要求如下:
1)XPS板、岩棉板粘贴前必须进行界面处理,对XPS板,两个大面应喷刷专用界面剂,对岩棉板,两个大面和四个小面均应喷刷防水型界面剂。
2)对EPS/XPS板,应采用点框法或条粘法,山墙部位的粘结面积不应小于60%,其他部位粘结面积不应小于40%;对岩棉板,山墙部位应采用无空腔满粘法,其他部位可采用条粘法,粘结面积不应小于60%。严禁采用点粘法粘贴保温板,防止保温板背面缝隙贯通相连而放大风荷载效应,对岩棉板尚应采用金属托架进行承托处理。
4)锚栓的数量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在保温板四角及水平缝中间均应设置锚栓,纵向间距不得大于300mm,横向间距不得大于400mm,梅花形布置,基层转角处间距不得大于200mm,窗洞口四周每边至少应布置3个锚栓。锚栓数量每平方米不应少于6个,靠近墙面阳角的部位应适当增多。
5) 锚栓的有效锚固深度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在混凝土墙中不应小于35mm,在砌体墙中不应小于60mm;对EPS/XPS板,锚栓的塑料圆盘直径不应小于50mm,对岩棉板锚栓的塑料圆盘直径不应小于140mm。
1、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系统最大高度不应超过40m;面砖粘结强度应不小于0.4Mpa;
2、外墙面砖粘贴前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样板进行排砖,排砖应使用整砖;对必须使用非整砖的部位,非整砖宽度不应小于整砖宽度的1/3;阴阳角处搭接方向应正确,阳角处应做成45°角对接。
3、外墙面砖勾缝应采用专用勾缝料,先勾水平缝再勾竖缝,纵横交叉处要过渡自然,宜勾出“正八字”和“倒八字”,砖缝要在同一水平面上,应连续、平直,缝深宜控制在2~3mm,缝宽5mm左右,不得采用密缝。
4、在外墙饰面砖的腰线、窗口、阳台、女儿墙压顶等处,应有滴水构造或排雨水措施。滴水做法应外低内高,坡度不应小于1:6;窗台、阳台、女儿墙压顶等部位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3%;阳角部位应做成45°角对接。
1、涂料外墙必须确保基层的平整度、线条的平直度,加强外墙大角的控制
2、外墙窗台、雨篷、阳台压顶和突出腰线等有排水要求的部位抹灰时截水形式可采用滴水线(槽)、鹰嘴等方法,但在同一工程中的做法应一致。滴水线(槽)、鹰嘴的做法要求有:
(1)滴水槽的深度和宽度均不小于10mm,离外口的距离不大于50mm,槽口必须完整、顺直、清晰。滴水槽应使用刚度较大的铝合金条,尽量不要使用再生塑料条。
(2)各种滴水线(槽)遇墙时,其端部与墙立面的距离宜为30~50mm、截水线与墙面的距离宜为30~40mm。
(3)鹰嘴必须与抹灰一次抹成,外低内高,突出底面的高度不小于10mm,但也不易过大。
1)保温板采用粘接砂浆粘结牢固,错缝布置,对缝严密。
2)地面敷设管道采用管夹固定在保温板表面,保温板严禁断开
3)地面混凝土施工应在墙面瓷砖或一遍腻子施工完成后进行,减少工序交叉影响。
4)地面混凝土施工前房间必须采取有效封闭措施,防止地面施工后会失水过快导致开裂。
5)采用双层钢筋网,地暖管上下各布置一道,网片的间距不宜大于50mm,地暖管与上下两层钢筋网片使用专用绑带进行连接,上下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
6)地面应预留伸缩缝,在房间长向大于6m的房间、客厅中间部位、卧室门口处设置界隔条。
7)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采用磨光机圆盘二次提浆,表面应压入耐碱网格布一道,避免表面开裂;
8)混凝土终凝后在表面涂刷掺水108胶满粘养护薄膜,然后覆盖毛毡持续湿润养护至竣工清理。
卫生间、阳台、厨房等涉水房间楼板管道堵洞采取三步法施工工艺,消除渗漏隐患:
2)采用“三步”吊洞法施工,即管道洞口提前凿毛,上口剔凿成倒“八”形,第一次吊洞封堵至1/2高度、第二次封堵至结构面下2cm,第三次封堵采用堵漏灵找平至结构面,达到强度后进行围水试验,防止根部漏水问题产生,24h检查渗漏情况,如无渗漏方可拆除模板,如渗漏返工处理。
3)吊洞采用采用ABS定型化模板,避免使用铁丝减少渗漏隐患,固定在管道,安拆方便,可重复使用,减少材料浪费。
厨卫间门洞口部位防水层施工采用标准做法,防止门洞口部位渗漏水:
1、门洞口位置的地面防水层延伸至门洞口外边缘外侧、门洞口宽度范围内外高内低成台阶状。
2、防水层沿门洞口两侧上返,高度不小于300mm。
5、门洞口外延的防水层需隐蔽时,应标明防水的范围。
1)原材料控制,使用水泥不得出现结块问题,采用中粗砂含泥量≤1%,墙地砖吸水率≤5%的不宜侵水,墙面砖镶贴严禁使用全瓷砖,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全瓷砖背面必须涂刷专用优质背涂胶
2)镶贴瓷砖的内墙面水泥砂浆找平层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10,
3)瓷砖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用干净的清水浸泡瓷砖,直到不冒汽泡为止,然后取出,待表面晾干后后方可镶贴。必要时在水泥沙浆中掺入水泥重量3% ~5%的108胶,使粘结的砂浆易和性及保水性较好。
4)铺贴大面积瓷质砖时,更应注意预留足够的收缩膨胀缝,确保收缩所需。
5)在常温下,地砖贴好12小时后方可上人擦缝,7天内禁止闲人在地砖上走动,瓷砖空鼓在施工完24h后检查。
1)吊杆须采用冷拔钢筋或圆盘钢筋,吊杆长度超过1500㎜时,应设置反支撑,如果遇到风管及其他管道而不能布置吊杆时,应在其管道下部布置L50×50×5角铁增强补救。
2)第一层石膏板,转角处石膏板裁成L 形固定,再外贴0.8mm 镀锌铁皮。龙骨基架造型内200mm 处增加横撑龙骨,以用来固定L 型石膏板;第一层石膏板与第二层石膏板之间需错缝铺贴,夹层内满涂白胶。
3)石膏板在施工时,人为留缝“以缝治缝”在施工时在石膏板吊顶转角位置及横向间距大于10m位置设置伸缩缝,缝宽控制在10-20mm之间,使用材料为铝合金条或不锈钢分隔条。
1)窗框安装:严禁采用长脚螺栓穿框固定,四周缝隙宜控制在2-4cm;
2)窗台及窗楣:窗台应内高外低,外窗台排水坡度符合要求,窗楣鹰嘴或截水槽做法符合要求;
3)发泡胶及密封胶:框后发泡胶应施打连续、严密,室外密封胶应严密且宜使用耐候胶;
5)内窗台不得刷涂料或水泥漆,应采用抹灰压光或镶贴石材
免费打赏
2楼
回复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