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博士之隧道壁后注浆灌浆堵漏法之心得体会
具体灌浆工法就不敘述了,这里重点说明一下,有些隧道壁后裂隙层补灌浆,现场施工人员反映灌不进去浆,或灌一会,压力就上来了,貌视灌不进去了,以为灌满了。结果其实浆根本没有注进去好多,,最后,还是到处渗漏。在此,我提点小常识,,一定要教工人晓得水不可压缩的。。。。。。好比你用吸管吸奶,慢慢的吸,就吸进去了,,如果换5公分的口径瓶,你试试看一口咽得进去吗?现场二次补灌浆时,一定要慢灌浆,停灌浆,再灌浆......压力上去后,稍停,再继续灌浆.裂隙层缝隙很小,你猛的一股浆液流量灌进去,水不可压缩,,压力立马就上来了,工人误以为,浆液灌不进去了,或灌满了,就停灌了......此时应该保持压力,让浆液慢慢顶水前行,直至把水驱走,浆液填充固结,方能凑效.
某隧道仰坡开裂原因分析及处置措施比较
1 前言 隧道工程是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关键工程,隧道洞口施工又往往成为施工中的控制性工程。湖南省西部某高速公路上一座连拱隧道在洞口区域就遇到了问题,隧道的仰坡开裂严重,且初期处置无效,这不能不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对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处理的方法进行剖析。 2 隧道仰坡开裂介绍 某隧道为一座300m长的连拱隧道,隧道设计为夹心式曲墙结构形式,洞门为端墙式,隧道地质设计勘察中围岩类别确定为Ⅱ类和Ⅲ类。隧道洞口地形为左高右低,成洞面开挖揭示隧道的上半断面为碎石土覆盖层,下半断面为强风化硅化砂质板岩,岩体被切割呈块石状,裂隙发育。设计对施工方案提出要求,要求采用侧壁导坑进行施工,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施工。
地铁盾构机出洞洞门涌水如何处置堵漏成功?
不好意思,用网吧的画图,简易画了个,示意图,就是盾构机出洞遇到涌水如何进行快速高效堵漏(省钱), 带压涌水,同仁们都懂得,不然不敢拆除附环管片,无法浇注砼洞门。 盾构机出洞时,附环拼装完毕,无法进行同步注资,底部漏浆严重,洞门密封钢压板橡胶帘布可能卡石头了或其它原因,导致底部漏浆,漏水很严重,注浆全部被冲刷出来了。 漏了很多泥沙出来,只好这边漏,那边又同时补灌浆,就怕漏空塌方。我们降水的同时,待盾构机吊装出洞后,就采取在底部浇注混凝土挡墙,然后继续注浆,但无效,水压很大,浇注过程中速速凝混凝土依然被水流冲刷有孔洞疏松。注资依然被冲出来,并且水流顺着密封橡胶帘布,继续朝洞顶周围一圈延伸,总不可能把洞门环全部浇注一道挡水墙吧,所以灌浆依然无效。想了很多办法就是没有堵住,最后没办法,多打了几口降水井,又继续注浆。最后,降水降不彻底,还是冒险拆除附环,浇注洞门混凝土后,再次进行结构堵漏。总共花了十多万元。心都操碎了,还神经时刻高度紧绷,千万别出事故,塌方了才不得了。请问高手专家,有没有高效省钱快捷的施工方法进行堵漏吗?
大跨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爆破减震技术的创新
爆破振动对地表及其他建筑物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每年因爆破施工不当引起路面大量沉降甚至坍塌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1]。因此,隧道近距离下穿高速公路是浅埋暗挖施工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对工程爆破振动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爆破地震波特征及传播规律研究;爆破振动强度的预测研究;爆破振动安全评估研究;结构在爆破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爆破振动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减振措施研究[26]。本文以贵广铁路斗篷山一级风险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进行爆破进行振动监测确定合理爆破振动速度,从而修正和优化爆破施工设计,并针对节理发育岩体的爆破设计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一整套适宜于节理发育岩体的爆破减振辅助措施。
山西《桥梁预应力孔道注浆密实性无损检测技术规程》
《桥梁预应力孔道注浆密实性无损检测技术规程》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桥梁预应力孔道注浆密实性无损检测的术语、定义和符号、基本规定、常用检测方法和注浆密实性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桥梁有粘结预应力孔道注浆密实性的无损检测,其它铁路桥梁、市政桥梁及有粘结预应力构件孔道注浆密实性的无损检测可参照使用。 2015年12月30日颁布了山西省地方标准---《桥梁预应力孔道注浆密实性无损检测技术规程》,标准号:DB 14/T 1109-2015,并将在2016年1月30日实施。 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的《桥梁预应力孔道注浆密实性无损检测技术规程》,由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其中参编单位之一。
盾构穿越高架桩基风险辨识与控制技术
1 工程概况 长江西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采用Φ15.43m泥水气压平衡盾构施工,南线隧道盾构从浦东工作井向浦西工作井推进,进洞前首次从预留空间中的逸仙路高架、轨道交通3号线桩基穿越;盾构进洞后转位,由浦西工作井向浦东工作井推进北线隧道,盾构出洞后将再次穿越轨道交通3号线、逸仙路高架桩基。 浦西工作井距轨交3号线桩基约为29.4m,逸仙路高架桩基距轨交3号线桩基约为19.6m;南线盾构与逸仙路高架桩基最小净距约2.285m,北线盾构与轨交3号线桩基承台最小净距为1.055m,穿越处的桩基为PHC管桩和钢筋混凝土方桩,穿越部位与高架在平面上近似垂直相交。穿越段南、北线隧道顶埋深约15.0m,穿越段隧道主要处于④层灰色淤泥质土、⑤1层灰色黏土及⑥层暗绿~草黄色粉质黏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