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位表的安全技术要求
1. 每台锅炉应装两个彼此独立的水位表 ( 即各水位表的汽、水连管分别接到锅筒上 ) 。但蒸发量《 0.5t/h 的锅炉、电 加热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 2t/h 。且装有一套可靠的 水位示控装置的锅炉、装有两套各自独立的远程水位显示装置的锅炉 , 可以只装一个直读式水位表。 2. 水位表应装在便于观察的地方。水位表距操作地面高于 6m, 应加装远程水位显示装置。 3. 用远程水位显示装置监视水位的锅炉 , 控制室内应有 两个可靠的远程水位显示装置 , 同时运行中必须保证有一个 直读式水位表正常工作。 4. 水位表应有下列标志和防护装置. E. t& H2 T$ L, u (1) 水位表应有指示最高、最低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显标志。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应比最高火界至少高 5Omm, 且应比最低安全水位至少低 25mm, 水位表的上部可 见边缘应比最高安全水位至少高 25mm 。! u% P9 q2 c: R (2) 为防止水位表损坏时伤人 , 玻璃
锅炉用水加药的目的是什么
pH值和PO3浓度是锅炉炉水水质控制的重要指标,起初锅炉未进行加热时,炉水中没有沉淀,硬度较小,品质不变。随着锅炉蒸发量的不断增加,炉水中钙、镁离了的浓度不断增加,炉水电导率升高。当炉水中钙、镁离了的含量超过其溶解度时,部分钙、镁离了就会析出,悬浮、堆积在炉管内壁、死角、集箱等处或x附于锅炉的蒸发受热面上,形成难溶于水的钙、镁化合沉淀物。此时通常通过调整定排、连排的流量,来降低炉内的含盐量及沉淀物。但当锅炉蒸发量达到一定量时,只靠定排、连排来控制炉水电导率或含盐量是不经济的,目如果排污量过大,很容易破坏锅炉汽水循环,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此时要想满足锅炉汽、水质量标准的要求,必须间断向炉内加入能除去钙镁离了及化合物的阻垢剂磷酸二钠,将钙、镁离了的硬度盐转变为不溶性、流动性较强的轻质水渣,并通过锅炉定排、连排装置将其排出。Na3PO4、的加药量应根据化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