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浓度电除尘技术方案的优化(一)
要 本文通过对高浓度烟气粉尘在电除尘器内分布情况的深入分析和粉尘收集过程的系统阐述,揭示了电除尘处理高浓度烟气的可行性,提出了ESP处理高浓度烟气技术方案的优化途径。并就电除尘器与袋式除尘两种处理高浓度烟气方案的技术经济性作了简明对比。关键词 高浓度电除尘 电晕封闭 净化通道 高压电控 1 课题的提出 燃煤锅炉尾气的含尘浓度一般在50 g/Nm3以下,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尾烟气含尘浓度不超过80g/Nm3,以前工业窑炉尾气含尘浓度均低于100g/Nm3,人们将含尘浓度高于100 g/Nm3的烟气视为高浓度烟气。现代先进的水泥生产工艺则将生料粉全部经电除尘收集后再送去预热、分解和煅烧,其烟气含尘浓度可达500-1000g/Nm3。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为获得很高的脱硫效率,要求CaO、Ca(OH)2通过多次循环与烟气充分接触以提高脱硫效率、降低钙硫比,脱硫塔内的烟气含粉浓度在1000g/Nm3以上,而进入除尘器的含尘浓度也可达600-1000g/Nm3。按传统的电除尘理论和实践,这么高浓度的含尘烟气如直接进入电场必产生电晕封闭而几乎没有除尘效果,故不能直接
论高浓度电除尘技术方案的优化(二)
3 高浓度电除尘技术方案的优化3.1 高浓度电除尘与普通电除尘的差异我们考察已经投运的高浓度电除尘,有一点颇具共性,即在进气口内均设置有预除尘装置。除此之外,有的高浓度电除尘在内部构件的配置上确有一些特殊的方面,但也有的电除尘内部结构和外部配置与常规电除尘没有什么实质性差别,却也能获得预期的效果,这不能不使人怀疑我们以前掌握的关于电晕封闭的理论是不是错了。其实,通过前面的分析而知,只要设备规格足够大,高浓度电除尘总能达到预期的除尘效果,并非没有出现电晕封闭,而是电晕封闭现象在电场内会沿着电场方向逐渐消失。但这并不是说高浓度电除尘无需进行技术方案的优化,人们完全有必要从设备投资造价和运行维护费用等方面对其进行优化设计。3.2 内部结构方案的优化 我们已经知道,以常规配置(极距、线距、电极形状、高压电源)的电除尘也能够处理高浓度烟气,只是由于前级电场沿电场方向烟尘浓度相差悬殊,放电与荷电情况极不均匀,空间的有效利用率较低,电场内的大部分区域仍发生事实上的电晕封闭,但这一事实被已经存在的放电通道及其扩展区域所反映出来的电流所掩饰而难以觉察。前
立窑除尘技术现状与电除尘技术的发展
我国立窑厂有生产许可证的和无生产许可证的已近万家,年产水泥量占我国年产水泥总量的80%以上。以1998年我国水泥总产量5.3亿吨计算,立窑厂的产量约4.2亿吨以上。立窑粉尘的排放量如按立窑产量的4%计算,则立窑粉尘的年总排放量就高达16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立窑的粉尘排放量达到标准的不足2%。虽然国家经贸委已决定1997年淘汰3500多台直径小于2.2米的立窑,2000年淘汰所有年产量小于4.4万吨的立窑,但是还有相当数量的立窑厂不属于淘汰之列,这些厂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也要限期治理达标,否则将勒令停产关闭。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厂家心急如焚,所以向现有立窑厂提供性能优良、高效、价廉、长期安全运行的除尘设备已迫在眉睫。 立窑除尘技术的现状 由于立窑烟气和粉尘的性质取决于立窑的操作方法、原料和燃料的性质以及工艺条件,且变化范围大而快速,所以给粉尘治理带来很大的困难。随着国家制订的排放标准日益严格,以及城乡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所以立窑的除尘不再采用结构简单、投资省、除尘效率小于50%的沉降室,促使许多科研设计单位和环保产品厂家研制开发新型高效、价廉
讨论转炉干法电除尘以及其它干法除尘技术
技术背景:干法除尘是转炉除尘的一个未来发展方向,目前的除尘普遍采用OG法,由于存在较大的环保问题,在对清洁生产和环保要求日益看重的情形下,干法除尘的研究越来越得到业界重视。近年来,LT法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推广速度并不快,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恐怕就是电除尘的安全问题;此外,LT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干法,因为在电除尘前还设有蒸发式冷却塔,其目的一是去除大直径颗粒和火星,二是冷却降温,但该方法由于在煤气降温处理中采用了增湿(喷雾)处理,降低了煤气品质,为此需要在后系统添加去湿装置,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运行费用,同时喷雾冷却也牺牲了部分煤气显热。讨论:我的问题是(1)如何提高电除尘的安全运行保障?(2)有没有别的更好的干法除尘办法,以回收煤气显热?欢迎相关工程技术和研究人员对此进行讨论!
立窑除尘技术的现状与电除尘技术的发展
简介: 电除尘技术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通过技术革新,研制出适合立窑的湿法电除尘器是完全能成功的。 关键字:立窑 除尘技术 电除尘 发展 我国立窑厂有生产许可证的和无生产许可证的已近万家,年产水泥量占我国年产水泥总量的80%以上。以1998年我国水泥总产量5.3亿吨计算,立窑厂的产量约4.2亿吨以上。立窑粉尘的排放量如按立窑产量的4%计算,则立窑粉尘的年总排放量就高达16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立窑的粉尘排放量达到标准的不足2%。虽然国家经贸委已决定1997年淘汰3500多台直径小于2.2米的立窑,2000年淘汰所有年产量小于4.4万吨的立窑,但是还有相当数量的立窑厂不属于淘汰之列,这些厂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也要限期治理达标,否则将勒令停产关闭。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厂家心急如焚,所以向现有立窑厂提供性能优良、高效、价廉、长期安全运行的除尘设备已迫在眉睫。 立窑除尘技术的现状 由于立窑烟气和粉尘的性质取决于立窑的操作方法、原料和燃料的性质以及工艺条件,且变化范围大而快速,所以给
布袋除尘器与电除尘器技术经济比较
全国燃煤锅炉在电力、供暖行业中占绝大多数。燃煤锅炉烟气除尘技术经历了水膜除尘、布袋除尘到电除尘的过程。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和布袋除尘器的运用实践,现在又出现了使用布袋除尘器的趋势。在锅炉布袋除尘器的早期运用中,很多项目接受了失败的惨痛。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配套件,特别是滤料这一除尘器关键配套件的质量不过关,国内外都缺少价格合理、耐高温、能适用于燃煤锅炉烟气除尘的材料。布袋除尘器失败后,燃煤锅炉烟气除尘基本应用电除尘器。但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电除尘器的广泛运用,其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首先,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得不到保证。电除尘器运行初期,除尘效率基本能达到99%,但由于电厂燃煤品种的变化以及电除尘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局限,随着运行时间的延续,电除尘器内部组件变形、积灰引起电场变化,除尘效果一路下降,排放严重超标,成为电厂的一块心病。其次,电除尘器的运行综合费用高。电除尘器运行一个周期后,内部结构变形、损坏严重,为保证正常运行,电厂不得不经常对电除尘器进行维修。维修投入的人力、物力及检修停产带来的损失对电厂来说不是一个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