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也是这样才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见的千姿百态的民居形式。所以,民居的美不仅只是表现在形态上,更表现为一种和谐与共生。自然环境给建筑带来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气候环境、自然资源和地形地貌。古人顺应自然的主要表现有:(1)很少对环境进行破坏,原始人的愚昧使得他们对自然有着高度的崇拜和畏惧,不敢擅自改变自然环境;(2)营造活动尽量顺应地形地貌,这样不仅易于建造,而且可以运用有利的天然条件抵御自然环境的侵害,这些是人类智慧的表现。要营造好的建筑,就应该先尊重自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已经受到影响,发生了变化。传统建筑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要建造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地域性建筑,不能将眼光停留在过去,不能照搬过去的建造手法,必须与时俱进,与现代的环境同步。
与居住行为、生活习惯相适应是现代地域性建筑
生成生长的基本条件“住”自古以来都是老百姓最根本的需求,房屋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意味着“家”。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对“家”的要求都是不相同的。建筑形态、空间的布局及室内陈设都会因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居住行为与地域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东北的建筑中必须设置暖气管道集中供暖,而南方的建筑在装修时更注重防潮。这些都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能脱离地域性的特点。而一旦符合了这些要求,建筑就自然成为了“绿色建筑”。
合理运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和技术是现代地域性建
筑生成生长的必要条件古民居营造的优势特点之一是就地取材。由于交通的不便,古人很少使用远在他乡的建材,就地取材既方便又实用。俗话说得好,“一物降一物”,能够应对当地恶劣环境的材料,一定可以在当地找到,这就是世界相生相克的道理。除了选材,处理建筑节点的技术手法也会根据地域的不同有所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地域技术。地域技术之所以普及,就在于它符合了大多数居民对建筑的使用要求。
以低廉的造价、简单易行的方法,为居民建造最适合的生活环境。虽然现代社会信息发达、运输方便,各地区之间可以随时互通有无,但传统的技术精髓却是不能丢弃的。与其费劲从千里之外运送材料、学习技术,不如先将身边的资源利用好。
中国的建筑空间设计正处于一个转型的阶段,在建筑设计本土化成为不可逆转的今天,应将地域性的营造机制深入到设计的内在,综合考虑建筑空间营造的各个阶段,使建筑适应自然,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样的建筑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追求,才是真正优秀的现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