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龙山自然旅游区的入口以景区入口小径轴线上的山景为标志。这条小径进入场地后一分为二:一条向山上攀爬,另外一条则缓缓向下通向两个位于较低处被树木环绕的小池塘。为了使建筑更好的适应自然场地,采用的主要的设计手法是将3000m2的基地分为五个建筑元素围绕小广场展开、排列,建筑面积1700㎡。 这些建筑的设计语言纯粹而纤长。他们对着场地入口的一侧较低,并向着山一侧生长抬高。在其较低的一侧,以其厚重的质感与大地相接。而较高一侧,则以其翩然升起的几何形态,直达上空。提醒我们,根据中国传统,人是与天地紧密联系的,这也与道教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相契合。在弯曲的建筑之间有一种对话,体块与空地之间也存在着张力。留白的空间形成了观山的景框。
驻龙山自然旅游区的入口以景区入口小径轴线上的山景为标志。这条小径进入场地后一分为二:一条向山上攀爬,另外一条则缓缓向下通向两个位于较低处被树木环绕的小池塘。为了使建筑更好的适应自然场地,采用的主要的设计手法是将3000m2的基地分为五个建筑元素围绕小广场展开、排列,建筑面积1700㎡。
这些建筑的设计语言纯粹而纤长。他们对着场地入口的一侧较低,并向着山一侧生长抬高。在其较低的一侧,以其厚重的质感与大地相接。而较高一侧,则以其翩然升起的几何形态,直达上空。提醒我们,根据中国传统,人是与天地紧密联系的,这也与道教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相契合。在弯曲的建筑之间有一种对话,体块与空地之间也存在着张力。留白的空间形成了观山的景框。
在中国,现代旅游景点的入口通常遵循一种标准的进入顺序:一个以纪念性雕塑为中心的公共广场,然后是一个传统韵味的入口大门,紧接着一个售票处,最后是一个信息与接待中心。而这里,入口大门兼具建筑功能,它的一侧作售票使用,另一侧则作安保功能。它是建筑与雕塑的结合体,并作为视觉地标吸引着远方的游客。
大门由三片弧形墙以城市公共空间中常见的组合形式构成,创造并限定着旁边场地外的公共广场。墙根植于大地,向心指向天空,形似山峰也寓意着宇宙三元组:天、地、人。这里没有一座壮观的大门。相反,设计团队选择了留白,留白成为观赏远山的景框。
毛石贴面表达了与大地相连的理念,并将大门与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及当地建筑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由木模板制成的混凝土表达着自然元素的不规则性,即使是非熟练工人也可以轻松建造。由天然竹杆构成的天然屏风在大块混凝土/毛石和透明玻璃之间形成一个微妙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