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越来越快,公路是物质流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交通车流量与日递增。公路沥青路面经常出现各种病害。坑槽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一类病害。它具有突发性、高发行和蔓延性的特点。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夏季雨水、车辆的超载、再加上晚冬初春的冻融交替等。坑槽的出现一方面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了公路的服务水平,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更为用路人的行车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另一方面坑槽的修补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越来越快,公路是物质流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交通车流量与日递增。公路沥青路面经常出现各种病害。坑槽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一类病害。它具有突发性、高发行和蔓延性的特点。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夏季雨水、车辆的超载、再加上晚冬初春的冻融交替等。坑槽的出现一方面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了公路的服务水平,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更为用路人的行车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另一方面坑槽的修补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养护经费。为更好地加快公路的发展步伐下面浅谈沥青路面坑槽的形成及维修来进一步创造更好的效益。
一、沥青路面出现坑槽的主要原因
坑槽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土基或基层强度不足,路面产生裂缝、龟裂、松散等病害,未及时进行修复,致使病害继续扩大,形成坑槽;另一种原因是基层完好,面层因施工原因,或外界因素,如机械损伤路面形成的坑槽。
二、坑槽常见类型
1、路面厚度不够性坑槽
路面下基层局部标高控制不严,导致沥青上面层个别地方厚度不够,在行车作用下,该处首先破损,形成坑槽。
2、粘结层不牢坑槽
混合料拌和摊铺时,下层表面含有泥、灰等杂物,使上下层不能有效粘结,而形成坑槽,如桥面上形成的坑,这类坑槽修补二次损坏频率较高,一般应在底层先打入砼上面层再用沥青料填补修复。
3、水损害性坑槽
这种坑槽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中最常见的坑槽,水损害破坏往往是从沥青面层的中面层开始的。水分进入沥青路面,滞留在中面层,当集料与沥青膜剥离后,沥青混合料不再是一个整体,集料在荷载的作用下,对基层产生了力的作用,基层的局部松落形成灰浆,从路面的缝隙向上挤出来,在沥青路面上形成白色的唧浆。如此循环不断,形成了水损害性坑槽。
4、运营期间车辆造成的坑槽
柴油、机油滴漏在路表面上,沥青被稀释后,粘结力降低,集料散失形成坑槽;钢圈或车辆运输的重物,刮撞形成的坑槽;千斤顶顶出的坑槽以及火烧形成的坑槽。
5、基层、底基层损坏产生翻浆形成的坑槽
三、维修方式
1、 直接填料式坑槽维修技术
填料式坑槽维修的特点是及时性、广泛性、临时性。适用于不同的季节,要求维修设备简单,维修时间短。他的操作方法是把坑槽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直接填充沥青混合料经过碾压成型。
2 、挖填式坑槽维修技术
挖填式坑槽维修是目前公路小修保养中最常用的维修方法,它是将不规则的病害坑槽,用专用工具切逢机,将病害路面与好的沥青路面的结合部作彻底分割。切割成规矩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且将病害路面的底部处理彻底,一直挖到完好底面部分。这样处理过的坑槽比较彻底。在处理后的坑槽表面喷上薄薄的一层改性乳化沥青,再添入热沥青混合料。然后碾压成型。
3、预热式坑槽维修技术
预热式坑槽修补技术主要是通过养护王修补车上的发电机发出的电源,带动红外线加热墙对沥青路面的坑槽进行加热处理。使坑槽部分实行热再生,然后根据现场情况再加入新料,摊平后进行碾压成型,开放交通。
四、修补工艺
1、路况调查:对路面出现坑槽的桩号、坑槽的面积以及损坏程度进行调查记录。
2、准备工作:出车前应检查修补车发动机燃油、液压油等是否符合要求,不足的要进行补充;检查液压系统、燃气系统、电气系统和沥青拌和滚筒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检查发电机、液化气罐等是否固定;启动发动机,按要求检查各种仪表、指示灯是否正常,读数是否正确。
3、根据路况调查记录的坑槽面积携带足够的材料、维修坑槽所需的工具以及按《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带好各种标志牌和锥形标[1],所有施工人员上路施工时必须穿着反光标志服。
4、修补人员(一般4~5人)到达现场后,按规范要求摆放标志牌和锥形标。
5、用直尺测定破坏部分的范围和深度,按“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用直尺划出轮廓线,在划的过程中要求边线顺直,不能弯曲或倾斜,确保挖出的坑槽要规整,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6、开槽:用液压镐沿所划轮廓线开凿,槽壁应垂直,一直开到坑槽底稳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槽的最大深度。
7、清理:用压缩空气吹尽坑槽内的浮灰或零散粒料,并将坑槽周围的浮灰及粒料清扫干净。
8、涂粘层油:对槽底、槽壁涂刷乳化沥青粘层油。
9、铺料:待料仓中沥青混合料达到130℃时,将料子放入坑槽内并用耙子将粗细混合料摊铺均匀,坑槽边缘填入细料整平,填入混合料时应考虑松铺系数,即根据坑槽深度,在4cm左右深时,应高出原路面约1cm;在4cm~7cm深时,应高出原路面约1.5cm,坑槽深度≥7cm时应将沥青混合料分两次或三次摊铺和压实。
10、碾压:将坑槽边缘周围的废料清除干净并回收,用压路机碾压,先压接缝处再由边到中顺序碾压1~2遍,最后振动碾压3~5遍,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碾压的遍数,保证修补坑槽的密实度和平整度。在碾压过程中要注意四周边缘处是否多料或缺料,多料应及时用铲清除,少料应及时填补一些细料。
11、清理施工现场:将清除的废料装入车内,回收放入指定地点,不准就地扔至路基,现场应清理干净,最后收回安全设施。
在对沥青路面坑槽病害的维修中,无论采取哪种维修方式,要达到使用寿命长的目的,关键在一下几个环节上。1 坑槽的清理是否彻底,干燥。2 坑槽的四周与新料结合是否牢固。3 压实度。4 四周和修补表面的封水性。为了节约成本,在日常的养护工作中应重视预防性养护为主,尽量减少坑槽病害的发生,为用路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