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闸工程的施工与质量管理
lzxc31111
lzxc31111 Lv.5
2015年08月01日 18:48:55
只看楼主

摘要:水闸是常用的引水和排涝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其质量管理的特点,建立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相应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做好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实体质量应做到内实外美,达到优良等级。该文通过共青河水闸工程施工实践,对水闸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要求进行分析,提出质量管理要点,保证了施工质量,质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水闸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吴江。 0前言。 水闸是平原地区常见的引水和排涝水工建筑物,在如今的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保证,而且工程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水闸施工中应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工程实体质量做到内实外美,质量等级达到优良。



摘要:水闸是常用的引水和排涝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其质量管理的特点,建立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相应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做好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实体质量应做到内实外美,达到优良等级。该文通过共青河水闸工程施工实践,对水闸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要求进行分析,提出质量管理要点,保证了施工质量,质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水闸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吴江。

0前言。
水闸是平原地区常见的引水和排涝水工建筑物,在如今的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保证,而且工程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水闸施工中应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工程实体质量做到内实外美,质量等级达到优良。
共青河水闸位于吴江市城南新区共青河北侧,闸孔宽度3 m×6 m,采用直升式平面钢闸门,采用QPQ2×8双吊点卷扬式启闭机。该工程于2008年6月1日开工,2009年1月20日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质量优良。
1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为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参建的各部门、各环节有机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做到质量管理制度化。在工程施工中,对施工管理的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必须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对工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采购,必须建立、健全检查验收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场;对机械设备、测试仪器,必须进行严格管理。分项工程开工前要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科学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项目部主要成员应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按《水闸施工规范》施工,认真填写有关的资料表格,按质量目标和管理制度进行施工。加强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图纸会审、设计变更、隐蔽工程和有关质量制度的落实,要做到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要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2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2.1基坑土方开挖与施工降水。
在地基处理试验合格达到设计要求后开挖底板基槽,土方应分层分段依次开挖,严禁超挖、欠挖。为保证底板施工过程中处于无水状态,在无砂混凝土管井降水的同时,在底板附近增加轻型井点降水,从而保证底板土层承载力一致,沉降均匀。轻型井点拆除后需对井孔进行封闭处理,然后进行C20混凝土封底。
2.2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管理。
水泥采用吴江明港水泥厂生产的普通硅酸盐袋装水泥(32.5级)。水泥提前一周进场,贮存时采取措施防止水泥受潮结块失效。粗骨料采用宜兴生产的5~31.5 mm的碎石,针片状含量小于10%,含泥量小于1%,无泥块。细骨料采用安徽芜湖的中砂,细度模数为2.5。外加剂经试验选用“金陵4号”高效减水剂,其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0.5%,经试验达到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降低水灰比,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等要求。掺和料选用附近电厂生产的Ⅰ级粉煤灰,以代替部分水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水化热。混凝土配合比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室提供,在施工过程中利用烘干法分别测出砂、石含水率,以调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根据现场工地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料单进行混凝土的拌制,各种原材料的用量偏差须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拌和的时间也应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出料时测定坍落度,并观察拌和物质量,严禁生料输送,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混凝土浇筑前,保证仓内无杂物,模板、钢筋、预埋件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质量自检记录,准备工作就序后,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方可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要按一定的厚度、顺序、方向分层进行,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捣时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操作时做到快插慢拔,上下略为抽动,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使混凝土达到均匀振实。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钢筋、止水片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如有漏浆、变形、沉陷立即进行处理校正。
及时清理模板、止水、预埋件表面的灰浆,对表面混凝土进行二次抹面,防止产生松动和表面干缩裂缝。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admin)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