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公路水毁之困
mmgu_67927
mmgu_67927 Lv.2
2015年04月24日 09:50:35
来自于道路工程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mmgu_67927 于 2015-4-24 09:52 编辑   夏季方至,暴雨多发。水毁是高速公路夏季养护工作中一个普遍的问题。轻者路基路面损坏,影响道路通行能力,重者桥梁冲垮,道路中断,交通瘫痪。要想有针对性地防治公路水毁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公路水毁造成的损失和破坏,需要做到知己知彼。笔者结合近年来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施工治理经验,谈谈公路水毁的几种类型、原因及防治措施。

本帖最后由 mmgu_67927 于 2015-4-24 09:52 编辑

1.jpg

  夏季方至,暴雨多发。水毁是高速公路夏季养护工作中一个普遍的问题。轻者路基路面损坏,影响道路通行能力,重者桥梁冲垮,道路中断,交通瘫痪。要想有针对性地防治公路水毁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公路水毁造成的损失和破坏,需要做到知己知彼。笔者结合近年来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施工治理经验,谈谈公路水毁的几种类型、原因及防治措施。

  格物:公路水毁的类型和原因

  公路水毁是指公路沿线设施由于受到水的作用而遭到损坏的现象与过程。公路水毁的类型主要有路面沉陷、路基坍塌、水穿洞、桥涵损坏、防护构造物损坏、泥石流、涵洞、边沟淤塞等。

  路面沉陷是指路面在垂直方向上产生较大的沉落,路基的不均匀下陷,极易造成局部路段路面破损,影响行车安全,甚至中断交通。形成路面沉陷的原因有:路基结构不合理,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不足,路基排水不畅,使路面、边沟形成积水。

  路基坍塌是指路基土体遇水软化,在较陡边坡无支撑情况下,自身重量所产生的剪切力,超过了粘结力和摩擦力所构成的抗剪力,因而土体沿松动面下坠散开。形成路基坍塌的原因有:路基边坡土质松软,坡度过陡,缺乏合理的排水措施和必要的挡土墙及护坡等防护措施。

  桥涵损坏是指在山洪暴发情况下,洪水冲刷掏空桥基使桥梁失稳损坏或冲垮涵洞。形成桥涵损坏的原因有:桥位选择不当,河床地质条件差。涵洞进口处理不当,涵洞位置不当,孔径偏小。

  防护构造物损坏是指挡土墙、护坡等防护工程在不断受到水流冲击下,墙身产生滑移、倾倒破坏或者挡墙全部冲垮的现象。

  形成防护构造物损坏的原因有:防护构造物所处地基松软或基础埋深过浅,挡土墙自身排水不畅,防护工程位置选择不合理,挤压河道,引起局部冲刷。

  泥石流是指在山岭地区或其他沟谷深壑,暴雨或融雪水挟带大量土、石等固体物质汇入沟谷,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形成突然、短暂、间歇的破坏性水流的现象。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固体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问诊:公路水毁如何防治
  针对上述多种类型的水毁,全面、及时、有效的养护管理是防治水毁的重要保证。为此,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防和养护,减少水毁损失,是公路部门的当务之急。

  首先,要加强全面养护以预防水毁发生。对公路路基、路面、桥涵及其排水、防护等设施进行经常性的保养、维修与加固使其各部位处于完好的状态,这样才能预防水毁的发生,做到路面平整坚实、路拱适度,路基边沟要保持水流畅通,对桥涵构造物进行经常性保养维修,保证桥涵排水畅通,对易发生水毁的路段要进行有效的处治,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等特点选用准确的材料进行维修、保养,做到“堵小洞、防大害”,即防患于未然。

  其次,汛前要加强对公路排水设施及防护工程的安全检查,即检查路面排水是否良好,路基排水设施有无破坏,路基边沟排水沟和截水沟是否淤塞,桥涵排水是否畅通,石砌防护工程有无裂缝等。如有裂缝就及时补修以防洪水渗入造成水毁。同时,要进行雨前、雨中、雨后的“三巡”工作。发生水毁及时抢修。

  一旦发现不安全的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水毁消灭在萌芽状态。桥涵排水能力不足是导致公路水毁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汛前要根据河道上游汇水面积大小及气象部门的汛情预报,并结合当地的水位观测记录,做好降雨量及河道最大洪峰流量的预计估算,检验桥涵的排洪能力。如桥涵不能满足最大洪峰流量的排泄需求,则必须采取分流、导流、截流等工程措施,加以治理,确保桥涵安全渡汛。

  再次,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使用状况因地制宜,及时增修、改建和完善排水沟、截水沟、边坡坡面防护、路堤冲刷防护等排水防护措施以弥补设计与施工的不足,达到综合治理,提高公路抗水毁能力。如路基边坡上方的山坡陡而长时增设多道截水沟;水流落差较大时增设跌水和急流槽;根据河流流向及时调整或增设改善水流流态的丁坝或顺坝等导流结构物;根据已有防护工程使用效果增加坡面防护、植物防护等。

  开方:边坡滑塌水穿洞怎么办
  冬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这是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每逢雨季到来,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高速公路经常发生路基边坡滑塌、路面沉陷、水穿洞等病害,使得道路通行能力急剧下降,给过往车辆的安全通行带来了许多隐患。

  在此情况下,采用PE管急流槽代替浆砌片石急流槽,可以有效防止因圬工砌体损害引起的水毁,进而改善排水设施。PE管具有质地轻、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易铺设、阻力小、成本低、耐腐蚀性强等特点,且对流水起到了“早接远送”

  的作用。实践证明,采用PE管排水,可有效防止和避免排水设施的频繁损坏。PE管急流槽实施后,能及时将路面水排至山谷底,并且很少发生断裂和冻裂,有效地控制了公路水毁的发生,与浆砌急流槽相比,它有以下优点:造价低;材料质地轻,便于运输、安装;内壁光滑,阻力小,泄水能力强;不宜损坏,后期维修费用低;施工难度小,管线走向可灵活多变;减少植被破坏和耕地占用。

  PE管急流槽施工工艺流程大致为:选线。为了使PE管急流槽最大限度地发挥排水作用,管线的选定尤为重要。开槽。根据PE管管径大小确定槽的开挖宽度和深度,开挖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开挖,沟槽开挖时,应保证沟槽两侧土体稳定,以保证“管- 土”共同作用条件,不得超挖或扰动基面。当基底有扰动时应人工夯实。管座。PE管长度一般为6米一节,因此管与管之间的连接处成为一个薄弱环节,为防止PE管侧移和下滑,每三节间隔18米设置一道管座,使PE管从管座中穿过。跌水井。为减小水流冲力,防止杂物堵塞,便于检查和维修,在地面坡度变化和管线走向变化处,设置跌水井。安装管线。管线的安装与跌水井和管座的砌筑同步进行,安装管线的顺序为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安装的主要控制工序为管线的连接,管线连接采用弹性密封圈承插连接。沟槽回填。沟槽回填时应对称进行,采用人工回填,边回填边踩实,回填高度应大于原地面20厘米为宜。

  采用PE管急流槽只是解决了“排送”的问题,“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达不到综合预防的效果,为此,对局部路段要采用以下预防措施:其一,树型截水沟。为很好地防止路基上边坡滑塌和水穿洞,在上边坡顶设置树型截水沟,使路基坡面的流水通过截水沟汇集到一处,再通过吊沟排至路基边沟,最后由PE管急流槽彻底排出,能有效防止边坡水乱流而形成的各种水毁。

  其二,路基边坡植物防护。针对路基边坡高且路基坡率大于1: 1.5的路段,边坡防护建议采用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防护,种草固面,可降低路基坡面冲刷,减少水土流失,有效防止边坡滑塌和水穿洞的发生,降低水毁发生频率,减小水毁损失,是一种经济又环保的防护措施。其三,砂砾石灰土挡墙。因东乡境内砂石材料主要集中在唐汪和达板,道路崎岖,运输困难,运距较远,对边坡滑塌路段若采用浆砌圬工挡墙,造价高难度大,针对这一实际,可以采用砂砾石灰土挡墙加固坡面。砂砾石灰土挡墙采用石灰、砂砾和黄土按照一定的配合比拌和而成,主要的控制工序为拌和和压实,其操作工序容易掌握,施工方法简单,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节省后期养护经费。其四,沥青碎石拦水带。针对路面水经常冲刷高边坡造成边坡滑塌这一问题,可以在高边坡路段路肩上设置沥青碎石拦水带,将水流拦截至边沟或适当地点排离路基,既经济又美观,有效防止了路面水对边坡的冲刷。

  造成公路水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全面养护,重点养护,保持公路路面平整坚实,路拱适度,排水良好,行车顺适并结合养护路段的建设,重视预防水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方针,对易发生水毁的桥涵、路基和其他附属工程,要做到勤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做到设计、施工、养护于一体,认识统一、高度重视、及时预防、积极治理。只有这样,公路水毁才能得到根治,公路水毁造成的损失才能大大降低。


1.jpg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