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都出来吧,讨论讨论最近深圳为何变泽国?
青春年少
青春年少 Lv.12
2014年05月13日 11:14:59
只看楼主

小伙伴们都出来吧,讨论讨论最近深圳为何变泽国? 据说这次乃是百年一遇,那为何深圳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关人士指出建市初期深圳因为采用前苏联的城市建设理念,排水管道设计标准较低,大部分管道按照1年一遇的降雨量来建设。 当然受水灾严重的主要分布在旧城区: 1、旧城区同样是设计重现期小; 2、很多周边河涌逐渐被填埋,或是河涌的过水断面减小,蓄水排水能力下降;

小伙伴们都出来吧,讨论讨论最近深圳为何变泽国?
据说这次乃是百年一遇,那为何深圳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关人士指出建市初期深圳因为采用前苏联的城市建设理念,排水管道设计标准较低,大部分管道按照1年一遇的降雨量来建设。
当然受水灾严重的主要分布在旧城区:
1、旧城区同样是设计重现期小;
2、很多周边河涌逐渐被填埋,或是河涌的过水断面减小,蓄水排水能力下降;
3、内涝的地块地势还比较低,下大雨河涌水位升高,河流顶托作用,水根本排不出去;
4、大部分地方处于低洼区,各处雨水往低处排;
5、现状雨水管淤积阻塞严重,原来DN800的管,过水断面可能只剩下600 或者400,下暴雨怎么排的及;
6、路面雨水口没有定期清理,淤泥堵塞,同时,个别小路或小巷乱丢垃圾,下雨时往往会堵塞排水口;

接下来就交给大家来讨论了
免费打赏
nokia
2014年05月16日 10:54:58
12楼
本帖最后由 nokia 于 2014-5-16 11:03 编辑

排水设施能力不足是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通病,是经济原因,历史原因。随着不断的土地开发利用,城镇地面径流量不断加大,排水设施改造亟不可待。当然,解决内涝情况单靠排是远远不够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例如地面径流的控制,雨水下渗、调蓄等等。
回复
xia956666918
2014年05月16日 15:37:34
13楼
进来学习的.....
回复
小草瑜
2014年05月17日 08:37:34
14楼
重现期取小了吧
回复
w2850908255
2014年05月17日 09:18:10
15楼
来赞一下啦。:)
回复
gzchs2008
2014年05月17日 20:35:24
16楼
1、有些因为管理不善导致雨水口排水不通畅的,导致雨水无法进入到雨水管中
2、设计不合理,雨水口设置的位置不合理,设置数量少等等
3、设计标准低,超标降水,当然淹。
回复
xjzyzjd
2014年05月18日 08:32:26
17楼
当代社会的通病,非常短视,地方长官意志,政策缺乏连续性,一个长官一种想法,只注重表面,不注重内在和长远发展,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回复
li936078341
2014年05月18日 11:21:49
18楼
真厉害!!!!!!
回复
bujundong
2014年05月19日 08:40:20
19楼
xjzyzjd 发表于 2014-5-18 08:32 当代社会的通病,非常短视,地方长官意志,政策缺乏连续性,一个长官一种想法,只注重表面,不注重内在和长 …同感!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当政者身上,外行管内行,利字当头,目光短浅……
回复
心平气和1118
2014年05月20日 08:18:07
20楼
现在全国都在做新一轮的雨水排涝规划,看看成果吧!
回复
calfliu1980
2014年05月20日 08:34:19
21楼
1、建设标准历时问题。原来的老城区的设计标准确实比较低,重现期0.5年到一年的。加上城市扩建,汇水流域变大,地表硬化比例变大,使得原来设计标准就低的老城区负担更重。
2、后期人为管理维护问题。老城区管网使用年代久了。管道淤积,没能及时清淤维护。管理上没能控制好流域的边界范围。流域外的汇水不宜过境,应绕道排放。应适当在低洼区域增设应急滞洪区或者排涝泵站等措施。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