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zhsy
zhsy Lv.9
2004年09月03日 11:29:54
只看楼主

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构件(一般规定厚度超过1m、面积也超过1m2视为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1 材料1.1 水泥采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水泥应不结块,符合质量标准并有质保书和复验单。1.2 粗骨料采用尽可能大粒径,但不宜大于40㎜,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并含泥量不得超过1%。细骨料砂应选用中、粗砂并含泥量不得超过3%。

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构件(一般规定厚度超过1m、面积也超过1m2视为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
1 材料
1.1 水泥采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水泥应不结块,符合质量标准并有质保书和复验单。
1.2 粗骨料采用尽可能大粒径,但不宜大于40㎜,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并含泥量不得超过1%。细骨料砂应选用中、粗砂并含泥量不得超过3%。
1.3 水应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1.4 尽可能按设计和规范掺用外加剂,减少单位体积水泥用量,外加剂应有质保书和复验单,配制计量要正确。
2 混凝土的浇筑
2.1 浇筑方法: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斜面分层浇筑,一般为400-500㎜为一层根据各层的工程量及浇捣速度,正确计算混凝土输出量。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的衔接时间,都在初凝前完成。同时在上层混凝土振捣时,将振动棒插入下层表面下50㎜左右使上下层连成一体。
2.2 浇捣一般要求:
(1)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2m,否则应用串筒、溜槽,以保证混凝土不致发生离析现象。
(2)振动棒快插慢拔。插点布置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应遗漏,移动间距一般不30-40㎜。泵送混凝土浇筑速度本备足够的振动机械和人员。
(3)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和埋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基础梁和板不能同时连续浇注,在水平交接时,应适当间歇1-2小时,待混凝土沉实再继续浇捣,以防“吊脚”。
3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完12小时内,应先盖塑料薄膜一层后盖草包或麻袋二层、面再盖塑料薄膜一层进行养护。为避免内外温度过大,在混凝土温度升高时不宜在混凝土表面浇水。
4 施工要点及质量保证措施
4.1 大体积其浇筑量过大,整体要求性高,在浇捣和养护过程水泥水化发出大量的水化热,但因其体积厚大,大量水化热得不到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高于外层混凝土温度,产生较大的温度差,由于表里体积膨胀不一至,便会产生温度裂缝,故降低水化热,将凝土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规范的25ºC内,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控制在15ºC内,是施工的要点,对于裂缝的防止,除在结构设计上采取措施外,施工中应采取如下措施。
4.1.1 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石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1%,砂含泥量不得超过3%。
4.1.2 严格合理选用砂、石级配,尽量降低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添加性能优良的外加剂,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等措施。
4.1.3 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如夏季采用低水温或冰水拌制混凝土,对于泵送混凝土要对泵管或泵车进行必要的覆盖或降温)。
4.1.4 混凝土内可掺用适量的微膨胀剂(UEA等)替代水泥,以起到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的作用,同时在混凝土在硬化时产生一定微膨胀,以补偿混凝土部份收缩。
4.1.5 混凝土内可掺用适量的活性材料(粉煤灰等)以代替水泥用量,同时可加适量缓凝型外加剂。以延缓水化热释放时间,减少内外温差。
4.1.6 对于体积特别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可以事先在混凝土土内埋设冷却水管,用循环水降低体内温度,以减小温差。
4.1.7 设置测温点,在混凝土养护期内,随时观察温差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4.1.8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多层草包或麻袋、一层塑料布保温,防止表面失水及表面温度骤降。
4.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大,混凝土浇筑量大要求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故施工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浇筑方案。
4.3 在厚大无筋或稀疏配筋结构的块体基础(一般指工业厂房的设备基础)施工中,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的前提下,掺部份毛石,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9-29 15:46 编辑 ]
免费打赏
kalety
2004年09月21日 14:07:16
2楼
补充几点:
1、大体积砼一定要注意配合比的设计,水泥的掺量不要超过350kg每立方,用优质磨细粉煤灰等量或不等量替代水泥;
2、严格控制初凝终凝时间,一般初凝控制在20小时左右,终凝时间控制在40小时左右。

[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9-29 15:47 编辑 ]
回复
amw1387430
2004年10月08日 20:02:23
3楼
老生常谈!!规范上见多了。
就没点新的意见!
回复
cfei21c
2004年10月09日 21:21:15
4楼
师兄,“吊脚”是什么意思
回复
chenfengli
2004年11月06日 21:31:49
5楼
还要严格控制氯离子的含量和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回复
yz_love_wj
2005年09月10日 10:05:59
6楼
我上学的时候在三峡大坝实习过很长时间,那里应关算是最大体积的砼浇筑了吧,那边有采取埋管降温、修引水渠也是起砼凝固的时候降温作用的,还采取了加冰屑及鼓风机吹-4℃冷风的方法来降温。
回复
antiwindy2005
2005年12月12日 07:36:07
7楼
泛泛而论,不能指导施工!没有什么新意!希望继续努力!精神还是应该肯定的!谢谢了
回复
ours520
2006年01月11日 22:35:41
8楼
在工业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很多,基本上设备基础都是大体积混凝土。
我自己的经验:
1、在配合比中一定要加粉煤灰;
2、一般体积在30方以下大体积混凝土构件的就没有必要制定专门的降温措施了,注意保温保湿,切实做好长时间的养护就行了;
3、特别大的构件,如结构大梁和独立设备基础就要考虑了,可以在内部设置循环水管,用水在内部冷却,在表面设置循环水蓄水池,或者是用毛毯浇水保湿;
4、设置几组测温管,派专人24测温,一但温差超过25度(规范要求,一般在实际中会过一点),就要报告,并加强降温措施;
5、拆模时间一定不能太早,我的经验是达到规范要求强度后再等个3、5天
6、最好不要在炎热的夏天施工大体积混凝土
总之我们以前施工的大基础、大梁也很多,只要切实做到上面几点,一般都不会出现危害性的裂缝。
回复
liujun97031
2006年01月18日 11:52:18
9楼
大体积砼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和结构特点
大体积砼工程体积大,工程量大,为此,我对该分项工程进行谈谈个人见解、以供大家参考,主要内容是在该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质量、温度,以确保大体积砼施工中不出现冷缝,施工后不出现开裂等现象而采取的措施。
2、大体积砼的施工过程
大体积砼的施工要点在于采取一系列的施工措施与技术,确保大体积砼施工中不出现冷缝,施工后不出现开裂等现象。
1)选用合理的配合比及其原材料
该工程采用商品砼,对砼的技术如下:
a、水泥:采用5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即可满足强度要求,又可降低内部水化热,减小温差应力,避免裂缝产生。
b、砂石: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3%,石采用级配良好5~30mm的石,含泥量小于1%,针片状含量小于15%。
c、外掺剂:采用双掺技术,在砼中掺入含量约15%的粉煤灰可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减少砼水化热量约10%。并掺入高效木磺素减水剂,以减少用水量,降低水化热,以增强砼和易性和可泵性。
砼坍落度为:14-16cm
2)砼的温度控制
若在冬季浇筑,必须采取保温措施,见后面养护部分。若在高温季节浇筑,必须采取措施控制砼出机和入模温度,以降低砼的绝对温升值,降低砼内外温差。
a、控制砼的出机温度:砼中的砂石等骨科对出机温度影响大,高温时采用冷水淋洒,降低砼出机温度。
b、控制砼入模温度:气温高时,在输送泵管上采取降温措施,以防砼入模温度过高,在搅拌筒上搭设遮阳棚,在水平输送管上铺麻袋并淋水降温等。
3)施工过程控制
a、为满足砼浇筑的连续性,避免出现施工冷缝,必须选择生产量大质优的商品砼生产厂家供应砼,精心组织施工,砼供应量满足施工需求,浇筑期,不间断供应砼。
b、加快浇筑速度:砼按斜面分层,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减小砼内外温差,且不致出现冷缝。
c、采用二次振捣法振捣,振捣时直上直下,快插慢拨,以提高砼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对大面积的砼板面进行浮浆扫除,表面泌水,以提高砼强度;并实行二次抹面,减少砼表面收缩裂缝。
4) 养护
为减少砼内外温差,必须建立严格的表面保温措施。采用砼表面盖两层麻袋,砼浇筑初凝后开始覆盖养护,每隔4h喷水养护。保持砼表面湿润,养护14d,根据测温分析下拆除养护的命令。
5) 温度的监测和分析
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和管理,将砼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并根据测温分析及时加强砼保温养护措施,控制砼裂缝的产生。
a、温度监测:
采用JDC-2便携式建筑电子测温进行大体积砼内部测温。根据筒体底版的形状及深度布设测温点,测温点布置见附图《电子测温布置图》。每一个测温点处分为三个深度进行测温。即一点处预埋不同温度的测温线,用于底板表面、中、下温度测试。测温线绑在钢筋上,温敏元件不得与钢筋直接接触,插头留在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以后视温度变化情况确定测温次数。测温由专人进行,并作好记录,每点处砼内部温度与砼外表温度相比较,如发现温差小于25℃时,可停止测温。
b、 由于大体积砼早期升温快,后期降温慢的特性,采用先频后疏的测温方法,测温从砼浇筑后3h开始采样。每1h测温一次,降温结束后以各部位温差均进入安全范围(△T<250C)时可以撤除保温措施。
c、 设专人专职负责温度监测。填写测温报告表并画出砼实际降温曲线。
d、 QC活动小组控制质量
针对大体积砼施工技术上的复杂性和严密性,成立以总工为首的QC活动小组,认真准备,对大体积砼的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监控,成果分析,以确保大体积砼施工质量良好。
大体积砼浇筑前必须针对拟采用的防裂措施和已知的施工条件,对砼进行裂缝控制的施工计算,改善砼施工操作工艺,改善约束条件,将砼的最大温度收缩应力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
砼浇筑后,根据实测温度值和绘制的温度升降曲线,以合理采取养护保温,使其降温与收缩得到控制,以控制裂缝的出现。


[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9-29 15:52 编辑 ]
回复
jiangzhou1119
2006年02月13日 21:08:11
10楼
写的还是可以的!我刚刚施工完一个3700方的大承台!感受太深刻了!施工技术是很重要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施工方案一旦确定并于以实施关键的关键是混凝土浇筑后的后期管理!即养护一定的跟的上!这是关键
回复
维维羊
2006年12月30日 16:58:17
11楼
我觉得上面谈的施工经验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我单位施工大体积混凝土基本上采取了类似措施,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从未出现裂缝。我想补充一点:细骨料的模数也最好在2.5以上,含泥量一定要严格控制,这在四川及重庆地区施工时要特别注意,切不可用特细砂+机制砂配成的所谓“中砂”。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