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时泌水现象严重和外加剂使用不当怎么解决
qq80309551
qq80309551 Lv.2
2024年06月21日 10:54:56
只看楼主

来源:水利工程质量

    一.混凝土施工时泌水现象严重

   

一.混凝土施工时泌水现象严重

    1.现象:

    用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或拌和物静止一段时间后,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较多水出现。


    2.泌水产生主要原因:
    混凝土严重泌水现象的产生主要是与所用水泥品种、细度、胶凝料用量多少以及砂率和用水量等有关,用水量过多易产生泌水,振捣时间过长也会产生泌水。

    3.预防措施:
混凝土配制时优先选用保水性能较好的品种水泥,控制好拌合物的坍落度和用水量,对混凝土的振捣时间不宜过长。可掺些粉煤灰,火山灰等掺合料增强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


    4.处理办法:
当发生泌水现象时应该考虑减少用水量或改变混凝土的配比,并将分泌到表面的水分排除出去。当轻微泌水时可不予处理,因为少量泌水可以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同时可一定程度上减低混凝土内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实际强度。



二.外加剂使用不当引起的故障

    1.现象:

             1>.混凝土浇筑后,局部或大部长时间不凝结硬化;

             2>.已浇筑完的混凝土结构物表面鼓包;

             3>.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前坍落度过小不易浇筑。


    2.原因分析:

             1>.缓凝型减水剂(如木钙粉等)掺入量过多或掺入不均
匀致使混凝土浇筑后,局部或大部长时间不能凝结硬化;

             2>.以干粉状掺入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含有末碾成粉状的
颗粒(如硫酸钠颗粒等),遇水膨胀,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花”、表面鼓包;
3>.外加剂中保坍组份含量不足,坍落度损失过大或混凝土拌和物起始坍落度较低。


3.处理方法:
1>.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应按有关标准鉴定合格并经试验验证符合施工要求后再用;
    2>.尽量缩短混凝土拌和物的停放时间,减小坍落度损失;
3>.因缓凝型减水剂使用过量造成混凝土长时间不凝结硬化时,可延长其养护时间,推迟拆模(此种情况,混凝土后期强度一般影响不大);


4>. 当使用粉状外加剂发现结块时应外理后方可用于混凝土配制,对已经“开花"的混凝土面前,应剔除因外加剂颗粒造成的鼓包后,再进行修补。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