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条市政道路(无货车通行)目前需二次黑化加铺。原路大部分修建于2000年以前,路面为水泥砼路面,于2004年左右加铺了5cm普通沥青砼。加铺时部分路的砼板缝铺筑了玻纤格栅,部分为直接加铺。政府为改善城市形象,要求对其再次黑化加铺。2、原加铺沥青层病害以部分接缝映射裂缝为主,旧沥青层目测较密实,无剥落松散。但面层经多年压实磨耗较平整光滑。3、现就以下几个技术方案请教大家:(1)反射裂缝的处理,a:挖除裂缝处沥青 对下面砼板裂缝进行处理 灌缝+贴缝
1、多条市政道路(无货车通行)目前需二次黑化加铺。原路大部分修建于2000年以前,路面为水泥砼路面,于2004年左右加铺了5cm普通沥青砼。加铺时部分路的砼板缝铺筑了玻纤格栅,部分为直接加铺。政府为改善城市形象,要求对其再次黑化加铺。
2、原加铺沥青层病害以部分接缝映射裂缝为主,旧沥青层目测较密实,无剥落松散。但面层经多年压实磨耗较平整光滑。
3、现就以下几个技术方案请教大家:
(1)反射裂缝的处理,a:挖除裂缝处沥青 对下面砼板裂缝进行处理 灌缝+贴缝
b:直接处理沥青裂缝 灌缝+贴缝
(2)二次黑化新旧层间结合 a:直接粘层油(感觉不稳当)
b:小型机械粗糙处理(喷珠、铣刨,作业效率是否太低?有谁具体做过?)
c:大型铣刨机铣刨(原沥青层太薄,不知铣刨机最小铣刨厚度能达多少?对原结构的破坏影响有多少?)
d:直接做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与旧沥青粘结如何?个人感觉较稳当)
(3)加铺层 a:普通沥青6厘米
b:橡胶沥青4厘米
个人初步意见 病害处理后
(1)a+(2)d+(3)b
请大家发表下看法和建议!特别是旧沥青路面粗糙处理的相关作业机械和先进经验不胜感激!
2楼
没处理过,但可以通过分析。
2000年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4年后再加铺5cm层沥青,出现反射裂缝。
通过这种状况分析,处理反射裂缝应当不难。想想看,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这么多年了,路基沉降、压缩都到位了,板面要开裂都基本完成,基本不会增加新的裂缝了。所以路面不需要再补强。
处理步骤:1、清理比较明显的大点的裂缝和破坏严重的板面;2、灌缝、补板。即将处理完的大缝隙用石油沥青补满;混凝土板面破坏的清理完之后用5%水泥稳定碎石补整齐,待强;3、在处理后的位置再洒一层透层沥青;4、全面洒一层粘层沥青;5、面层加铺一层40mm沥青层。
(参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第9.2.5-9.3.5中加铺部分)
回复
3楼
希望白改黑的具体实施标准能早日出来。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我觉得是不是该考虑在混凝土板与沥青粘层间铺设土工布,一可有效抑制裂缝,二可有连接作用,即刚性到半刚性到柔性的过渡。
回复
4楼
主要还是原水泥路面接缝的处理,加铺土工布效果不大,反射裂缝都比较细,土工布拉不住的,我们这里白加黑现在就是一块块的沥青路。。。
回复
5楼
希望大家就层间结合和薄层铣刨多发表下意见!
回复
6楼
学习了。。总觉得版主是在做案例题。。分析的很到位。。
回复
7楼
学习了!
回复
8楼
针对你叙述的情况,1、反射裂缝我选择ab项方案相结合,因为以上两项方案均难以彻底根治反射裂缝,对目前病害程度较大的,选择a选项,而病害轻微的则选择b选项,同时选择以上两方案,是从造价上予以考虑;
2、新旧层间结合,我选择c选项,首先a选项排除,具体原因在下一问题中解答,b选项排除,喷珠,我们称之为抛丸,主要适用区域为桥面铺装,桥面铺装中水泥砼铺装厚度较小,振捣后,表面有一层浮浆,喷珠的作用就是打除这层强度及结合力均差的浮浆,做到粗骨料外露,小型铣刨机因效率问题,排除,d选项,直接加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可以选择,但需要和c选项结合,为何选择c选项大型铣刨机,一个是效率问题,二个适应性问题,根据你叙述的情况来说,大型铣刨机是最佳机械配置,而为何需要进行铣刨,不单纯的是从考虑表面打毛,处理病害等进行考虑的,主要原因为第3项加铺厚度的原因;
3、选择b选项,SBS改性沥青,厚度4cm没有问题,但是不能选择直接加铺,需要针对原路面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计算,原因为原先加铺沥青可以基本判断为细料,现在加铺仍为细料,选择直接加铺,细料的厚度有点大,抗车辙能力有点问题,虽然是小车子,但是也有公交车吧,现在城市道路经常性的随便加铺,车辙现象蛮严重的,特别是像有些城市设置了专用公交车道的,比如说杭州,大家可以观察,专用公交车道内简直就是两条水沟,处理方法,需要对原面层进行一定厚度的铣刨,铣刨厚度多少,你计算一下,这个牵涉到后期养护的问题,需要重视。
回复
9楼
1、关键在于原有水泥路面是否存在脱空、松动等病害
2、目前看到比较彻底的方式为多锤头破碎后加铺
3、土工布要全幅铺设效果更好
回复
10楼
8楼说的很到位,版主说的也很到位,学些了。
回复
11楼
好好爱好好好哦啊好。。。英豪的话iohfifhshfshfjhfk才提供更高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