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建筑
zimoer
zimoer Lv.12
2006年11月11日 12:31:15
只看楼主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期:   中国建筑自其源始至于今,未尝一时停止其活动,其蜕变为赓续的,故欲强为划分时期,本为一种不合理且不易为之事。然因历朝之更替,文化活动潮平之起落,以及现存资料之多寡,姑分为下列各时期。   一、上古或原始时期(公元前200年以前),自上古以至秦。此期间文献与实物双方资料皆缺乏。殷周战国以来城廓宫室遗址虽已有多处确经认定,但尚有待于考古家之发掘。殷以前则尚无实物可考证。   二、两汉时期(公元前204年至公元220年),此四百余年间为中国建筑成年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为丰富,建筑之结构形状则有遗物可考其大略。但现存真正之建筑遗物,则仅墓室、墓墓阙数处,他为间接之材料,如冥器汉刻之类。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公元290年),虽在五胡扰攘之破碎河山下,宫殿与佛寺之建筑活动极为澎湃。而佛教之兴盛则为建筑活动之一大动力。实物之在工艺表现上吸收有“希腊佛教式”之种种圆和生动雕刻,饰纹、花草、鸟兽、人物之表现,乃脱汉时格调,创新作风。遗存至今者有石窟、佛塔、陵墓等。   四、隋唐时期(公元590年至906年),隋再一统中国,定都长安,大兴土木,为唐代之序幕。唐为中国工艺之全盛及成熟时期。因政治安定,佛道两教兴盛。宫殿寺观之建筑均为活跃。天宝乱后,及会昌后周两次灭法,建筑精华毁灭殆尽,现存实物除石窟寺及陵墓外,砖石佛塔最多。隋代一石桥,唐末一木构佛殿,则为此期间最可贵之遗物。唐之建筑风格,既以倔强粗壮取胜,其手法又以柔和精美见长,诚蔚然大观。   五、五代宋辽金时期(公元906年至1280年),五代赵宋以后,中国之艺术,开始华丽细致,至宋中叶以后乃趋纤靡文弱之势,宋辽金均注重于宫殿之营建,其宫殿虽已毁尽,其佛寺殿宇之现存者,尚遍布华北各省,至于塔幢,为数尤伙,作风手法,特征显著,规则谨慎,循旧制之途径,增减嬗变不已,此期除遗留实物众多外,更有《营造法式》一书,为研究中国历代建筑变迁之重要资料。   六、元明清时代(公元1280年至1912年)。元明清三代,奠都北平,都市宫殿之规模,近代所未有,此期间建筑传统仍一如古制。至明清之交,始有西藏样式之输入外,更有耶稣会士,输入西洋样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之刊行,则为清官式建筑之准绳。最后至清末,因与欧美接触频繁,醒于新异,标准摇动,以西洋建筑之式样渗入都市,一时呈现不知所从之混乱状态于民居市井中,旧建筑之势力日弱。   七、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以后),民国初年,建筑活动颇为沉滞。始欧美建筑逐渐开拓其市场于中国各通商口岸,而留学欧美之中国建筑师亦起而抗衡,于是欧式建筑之风大盛。近二十年来,建筑师始渐回顾及中国固有之建筑。遂有采其式样以营建近代新建筑者,自此而后,建筑师对于其设计样式均有其他地域或时代式样之自觉,不若以前之惟传统是遵。今后之中国建筑,亦将如今后世界各处之建筑,将减少其绝对之地方性。   然因传统、背景民族气质等等原素之不同,亦将自成一家,但其型成,则尚有所待耳。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期:   中国建筑自其源始至于今,未尝一时停止其活动,其蜕变为赓续的,故欲强为划分时期,本为一种不合理且不易为之事。然因历朝之更替,文化活动潮平之起落,以及现存资料之多寡,姑分为下列各时期。   一、上古或原始时期(公元前200年以前),自上古以至秦。此期间文献与实物双方资料皆缺乏。殷周战国以来城廓宫室遗址虽已有多处确经认定,但尚有待于考古家之发掘。殷以前则尚无实物可考证。   二、两汉时期(公元前204年至公元220年),此四百余年间为中国建筑成年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为丰富,建筑之结构形状则有遗物可考其大略。但现存真正之建筑遗物,则仅墓室、墓墓阙数处,他为间接之材料,如冥器汉刻之类。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公元290年),虽在五胡扰攘之破碎河山下,宫殿与佛寺之建筑活动极为澎湃。而佛教之兴盛则为建筑活动之一大动力。实物之在工艺表现上吸收有“希腊佛教式”之种种圆和生动雕刻,饰纹、花草、鸟兽、人物之表现,乃脱汉时格调,创新作风。遗存至今者有石窟、佛塔、陵墓等。   四、隋唐时期(公元590年至906年),隋再一统中国,定都长安,大兴土木,为唐代之序幕。唐为中国工艺之全盛及成熟时期。因政治安定,佛道两教兴盛。宫殿寺观之建筑均为活跃。天宝乱后,及会昌后周两次灭法,建筑精华毁灭殆尽,现存实物除石窟寺及陵墓外,砖石佛塔最多。隋代一石桥,唐末一木构佛殿,则为此期间最可贵之遗物。唐之建筑风格,既以倔强粗壮取胜,其手法又以柔和精美见长,诚蔚然大观。   五、五代宋辽金时期(公元906年至1280年),五代赵宋以后,中国之艺术,开始华丽细致,至宋中叶以后乃趋纤靡文弱之势,宋辽金均注重于宫殿之营建,其宫殿虽已毁尽,其佛寺殿宇之现存者,尚遍布华北各省,至于塔幢,为数尤伙,作风手法,特征显著,规则谨慎,循旧制之途径,增减嬗变不已,此期除遗留实物众多外,更有《营造法式》一书,为研究中国历代建筑变迁之重要资料。   六、元明清时代(公元1280年至1912年)。元明清三代,奠都北平,都市宫殿之规模,近代所未有,此期间建筑传统仍一如古制。至明清之交,始有西藏样式之输入外,更有耶稣会士,输入西洋样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之刊行,则为清官式建筑之准绳。最后至清末,因与欧美接触频繁,醒于新异,标准摇动,以西洋建筑之式样渗入都市,一时呈现不知所从之混乱状态于民居市井中,旧建筑之势力日弱。   七、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以后),民国初年,建筑活动颇为沉滞。始欧美建筑逐渐开拓其市场于中国各通商口岸,而留学欧美之中国建筑师亦起而抗衡,于是欧式建筑之风大盛。近二十年来,建筑师始渐回顾及中国固有之建筑。遂有采其式样以营建近代新建筑者,自此而后,建筑师对于其设计样式均有其他地域或时代式样之自觉,不若以前之惟传统是遵。今后之中国建筑,亦将如今后世界各处之建筑,将减少其绝对之地方性。   然因传统、背景民族气质等等原素之不同,亦将自成一家,但其型成,则尚有所待耳。

中国建筑的文化精神:   世界文明古国、巍然屹立在东亚大陆的伟大国家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占世界总数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五十六个民族和超过三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建筑艺术就是整体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   笼统而言,古代世界曾经有过大约七个主要的独立建筑体系,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筑等,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又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为辉煌。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完整保留了体系的基本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以分出几个大的段落,如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宋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次高潮,可以认为是中国建筑的高峰;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盛清以前是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看出,每一次高潮的出现,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的安定和文化的急剧交流等社会背景。例如秦汉的统一加速了中原文化和楚、越文化的交流,隋唐的统一增强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以及中国内部南北文化的交流,明清的统一又加强了中国各民族之间、并开始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与其他艺术例如诗歌常于乱世而更见其盛的情况不同,可以认为,统一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和文化交流,正是建筑艺术得以发展的内在契机。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贤圣哲的准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宗亲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免费打赏
zimoer
2006年11月11日 12:35:31
12楼
中国建筑绪论(一)



中国建筑为东方独立系统,数千年来,继承演变,流布极大的区域。虽然在思想及生活上,中国曾多次受外来民族的影响,发生多少变异,而中国建筑直至成熟繁衍的,竟仍然保存着它固有的结构方法及布置规模;始终没有失掉它原始面目,形成一个极特殊,极长寿极体面的建筑系统。故这建筑系统的特征,足以加以注意的,显然不单是其特殊的形式,而是产生这特殊形式的基本结构方法,和这结构法在这数千年中单纯顺序的演进。

所谓原始面目,即是我国所有的建筑,由民舍以至宫殿,均由若干单个独立的建筑物集合而成;而这单个建筑物,由最古代简陋的胎型,到最近代穷奢极巧的殿宇,均始终保留着三;台基部份,柱梁和木造部份,以及屋顶部份。在外型上,三者之中,最庄严美丽,迥然殊异于他系建筑,为中国建筑博得最大荣誉的,自是屋顶部份。但在技术上,经过最艰巨的努力,最繁复的演变,登峰造极,在科学美学两层条件下最成功的,却是支撑那屋顶的柱梁部份,也就是那全部木造的骨架。这全部木造的结构法,也辨识研究中国建筑的关键所在。

中国木造结构方法,最主要的就在构架之应用。北方有句通行的谚语, "墙倒房不塌" ,正是这结构原则的一种表征。其用法则在构屋程序中,先用木材构成架子作为骨干,然后加上墙壁,如皮肉之附在骨上,负重部份全赖木架,毫不借重墙壁;这种结构法与欧洲古典派建筑的结构法,在演变的程序上,互异其倾向。中国木构正统一贯享了三千年的寿命,仍健在。希腊古代木构建筑则在纪

元前十几世纪,已被石取代,由构架变成垒石,支重部份完全倚赖 "承重墙" 。在欧洲各派建筑中,除去最现代始盛行的钢架法,乃钢筋水泥构架法外,唯有哥德式建筑,曾经用过构架原理;但哥德式仍是垒石发券作为构架,规模与单纯木架甚是不同。哥德式中又有所谓 "半木构法" 则与中国构架极相类似。唯因有垒石制影响之同时存在,此种半木构法之应用,始终未能如中国构架之彻底纯净。

屋顶的特殊轮廓为中国建筑外型上显著的特征,屋檐支出的深远则又为其特点之一。为求这檐部的支出,用多层曲木承托,便在中国构架中发生了一个重要的斗拱部份;这斗拱本身的进展,且代表了中国各时代建筑演变的大部分历程。斗拱唯是中国建筑独有的一个部份,而且在后来还成为中国建筑独有的一种制度。就我们所知,至迟自宋始,斗拱就有了一定的大小权衡;以斗拱之一部为全部建筑物权衡的基本单位,如宋式之 "材" "栔" 与清式之 "斗口" 。这制度与欧洲文亦复兴以后以希腊罗马就物作则所制定的法式,以柱径之倍数或分数定建筑物各部一定的权衡极相类似。所以这用斗拱的架构,实是中国建筑真随所在。

斗拱后来虽然变成构架中极复杂之一部,原始却甚简单,他的历史竟可以说与华夏文化同长。秦汉以前,在实物上,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有把握的材料,供我们研究,但在文献里,关于描写构架及斗栱的词语,则多不胜载;如臧文仲之 "山节藻 " , "鲁灵光殿" 层栌螺垝以岌峨,曲 要绍而环句??" 等。没有实物我们是永没有法子真正认识,或证实,如 "山节" "层栌" "曲 " 这些部份之为何物,但猜疑他们为木构上斗栱部份,则大概不会太谬误的。现在我们只希望在最近的将来考古家实地挖掘工作里能有所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实的了解。

实物真正之有 "建筑的" 价值者,现在只能上达东汉(公元25-220年)。墓壁的浮雕画像中往往有建筑的图形;山东、四川、河南多处的墓阙,虽非真正的宫室,但是用石料摹仿木造的实物。在这两种不同的石刻之中,构架上许多重要的基本部份,如柱,梁,额,屋顶,瓦饰等等,多以表现;斗栱更是显著,与两千年后的,在制度,权衡,大小上,虽有不同,但其基本的观念和形体,却是始终一贯的。

在云冈,龙门,天龙山诸石窟,我们得见六朝遗物。其中天龙山石窟,尤其完善,石窟口凿成整个门廊,柱,额,斗栱,檐,瓦,样样齐全。这是当时木造建筑忠实的石型,由此我们以看到当时斗栱之形制,和结构雄大,简单疏朗的特征。

唐代给后人留下的实物最多是砖塔,垒砖之上又雕刻成木造部份,如柱,如栏额,斗栱。唐时木构建筑完整存在到今日,虽属可能,但在国内至今尚未发现过一个,所以我们常依赖唐人画壁里所描画的伽蓝,殿宇,来做各种参考。由西安大雁塔门楣上石刻--一幅惊人的清晰写真的描画--研究斗栱,知己较六朝更进一步。在柱头的斗栱上有两层向外伸出的翘,翘头上已有横栱厢栱。敦煌石窟中唐五代的画壁,用鲜明准确的色与线,表现出当时殿宇楼阁,凡是在建筑的外表上所看见的结构,都极忠实的表现出来。斗栱虽是难于描画的部份,但在画里却清晰,可以看到规模。当时建筑的成熟实以可观。

全个木造实物,国内虽尚未得见唐以前物,但在日本则有多处,尚巍然存在。其中著名的,如奈良法隆寺之金堂,五重塔,和中门,乃飞鸟时代物,适当隋代,而其建造者乃由高丽东渡的匠师。奈良唐招提寺的金堂及讲堂乃堂僧鉴真法师所立,建于天平时代,适为唐肃宗至德二年。这些都是隋唐时代中国建筑在远处得流传着,为现时研究中国建筑演变的及重要材料;尤其是唐招提寺的金堂,斗栱的结构与大雁塔石刻画中的斗栱结构,几完全符合----一方面证明大雁塔刻划之可靠,一方面又可以由这实物一探当时斗栱结构之内部。

宋辽遗物甚多,即限于已经专家认识,摄影,或测绘的各处来说,最古的已有距唐末仅数十年时的遗物。近来发现又重新刊行问世的李明仲《营造法式》一书,将北宋晚年 "官式" 建筑,详细的用图样说明,乃是罕中又罕的术书。于是宋代建筑蜕变的程序,步步分明。使我们对这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的关键,已有十分满意的把握。

宋明术书虽然没有存在的,但遗物可征者,现在还有很不难加以相当整理。清代于雍正十二年钦定公布《工程作法则例》,凡在北平的一切公私建筑,在京师以外许多 " 建" 建筑,都崇奉则例,不敢稍异。现在北平的故宫及无数庙宇,可供清代营造制度及方法之研究。优劣姑不论,其为我国几千年建筑的嫡嗣,则绝无可疑。不研究中国建筑则已,如果认真研究,则非对清代则例相当熟识不可。在年代上既不太远,术书遗物又最完成,先着手研究清代,是势所必然。有一近代建筑知识做根底,研究古代建筑时,在比较上便不至茫然无所依傍,所以研究清式则例,也是研究中国建筑史者所必须经过的第一步

回复
zimoer
2006年11月11日 12:36:00
13楼
中国建筑绪论(二)



以现代眼光,重新注意到中国建筑的一般人,虽然尊崇中国建筑特殊外型的美丽,却常忽视其结构上之价值。这忽视的原因,常常由于笼统的对中国建筑存一种不满的成见。这不满的成见中最重要的部份,是觉得中国木造建筑之不能长久。其所以不能永久的主因,究为材料本身或其结构法的简陋,却未尝深加探讨。中国建筑在平面上是离散的,若干座独立的建筑物,分配在院宇各方,所以虽然最主要雄伟的宫殿,若是以一座单独的结构,与欧洲任何全座负盛名的石造建筑物比较起来,显然小而简单,似有逊色。这个无形中也影响到近人对中国建筑的怀疑或蔑视。

中国见无既然有上述两特征;以木材作为主要材料,在平面上是离散的独立的单座建筑物,严格的,我们便不应以单座建筑作为单位,与欧美全座石造繁重的建筑物做任何比较。但是若以今日西洋建筑学和美学的眼光来观察中国建筑身之所以如是,和其结构历来所本的原则,及其所取的途径,则这统系建筑的内容,的确是最经得起严酷的分析而无所惭愧的。

我们知道一座完善建筑,必须具有三个要素:适用,坚固,美观。但是这三个条件都不是有绝对的标准的。因为任何建筑皆不能脱离产生它的时代和环境来讲的;其实建筑本身常常是时代环境的写照。建筑里一定不可避免的,会反映着各时代的智能、技能、思想、制度、习惯,和各地方的地理气候。所以所谓适用者,只是适合于当时当地人民生活习惯气候环境而讲。所谓坚固,更不能脱离材料本质而论;建筑艺术是产生在极酷刻的物理限制之下,天然材料种类很多,不一定都凑巧的被人采用,被选择采用的材料,更不一定就是最坚固,最容易驾驭的。既被选用的材料,人们又常常习惯的继续将就它,到极长久的时间,虽然在另一方面,或者又引用其它材料,方法,在可能范围内来补救前着的不足。所以建筑艺术的进展,大部也就是人们选择,驾驭,征服天然材料的试验经过。所谓建筑的坚固,只是不违背其所用材料之合理的结构原则,运用通常智识技巧,使其在普通环境之下------兵火例外--能有相当永久的寿命的。例如石料本身比木料坚固,然在中国用木的方法竟达极高度的圆满,而用石的方法甚不妥当,且建筑上各种问题常不能独用石料解决,既有用石料处亦常发生弊病,反比木质的部份容易损毁。

至于建筑上的美,浅而易见的,当然是其轮廓,色彩,材质等,但美的大部分精神所在,却蕴于其权衡中:常与短之比,平面上各部份大小之分配,立体上各体积各部份之轻重均等,所谓增一分则,减一分则太短的玄妙。但建筑既是主要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实际问题,而用材料所结构出来的物体,所以无论美的精神多缥缈难以捉模,建筑上的美,是不能脱离合理的,有机能的,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能呈现平稳,舒适,自然的外象;能诚实的坦露内部有机的结构,各部的功能,及全部的组织;不事掩饰;不娇柔造作;能自然的发挥其所用材料的本质的特性;只设施雕饰于必须的结构部份,以求更和悦的轮廓,更调谐的色彩;不勉强结构出多余的装饰物来增加华丽;不滥用曲线或色彩来求媚于庸俗;这些便是 "建筑美" 所包含的各条件。

中国建筑,不容疑义的,曾经具备过以上所说的三个要素:适用,坚固,美丽。在木料限制下经营结构 "权衡俊美的" , "坚固" 的各种建筑物,来适应当时当地的种种生活习惯的需求。我们只说其 "曾经" 具备这三要素;因为中国现代生活种种与旧日积渐不同。所以旧制建筑的各种分配,随着便渐不适用。尤其是因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忽然改革,迥然与先前不同;一方面许多建筑物完全失掉原来功用,----如宫殿,庙宇,官衙,城楼等等;----一方面又需要因新组织而产生的许多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工厂,驿站,图书馆,体育场,博物馆,商场等等;----在适用一条下,现在既完全的换了新问题,旧的答案之不能适应,自是理所当然。

中国建筑坚固问题,在木材本质的限制之下,实是成功的,下文分析里,更可证明其在技艺上,有过极艰巨的努力,而得到许多圆满,且可骄傲的成绩。如 "梁架" ,如 "斗栱" ,如 "翼角翘起" 种种结构做法及用材。直至最近代科学猛进,坚固标准骤然提高之后,木造建筑之不永久性,才令人感到不满意。但是近代新发明的科学材料,如钢架及钢骨水泥,做木石的更经济更永久的代替,其所应用的结构原理,却正与我们历来木造结构所本的原则符合。所以即使木材本身有遗憾,因木材所产生的中国结构制度的价值则仍然存在,且这制度的设施,将继续的运用在新材料上,效劳于我国将来的新建筑。这一点实在是值得注意的。

已往建筑即使因人类生活状态之更换。至失去原来功用,其历史价值不论,其权衡俊秀和魁伟,结构灵活或纯朴,其纯美术的价值仍显然决不能诿认的。古埃及的陵殿,希腊的神庙,中世纪的堡垒,文艺复兴中的宫苑,皆是建筑中的至实,虽然其原始作用已全失去。虽然建筑的美术价值不会因原始作用失去而减低,但是这建筑的 "美" 却不能脱离适当的,有机的,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的。

中国建筑的美就是合于这原则;其轮廓的和谐,权衡的俊秀伟丽,大部分是有机的,有用的,结构所直接产生的结果。并非因其有色彩,或因其形式特殊,我们才推崇中国建筑;而是因产生这特殊式样的内部是智能的组织,诚实的努力。我们木造构架中凡是,梁,栋,檩,及其承托、关连的结构部份,全部袒露无疑;或稍经修饰,或略加点缀,大小错杂,功用昭然。




一、着眼于地域文化,深化对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研究。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中国城市生长于特定的地域中,或者说处于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哺育之中。愈来愈多的考古发掘成果证明,历史久远的中华文化实际上是多种聚落的镶嵌,如就全中华而言,亦可称亚文化的镶嵌(mosaic of subculture),如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三星堆文化、巴渝文化等,地域文化发掘连绵不断。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世代耕耘经营、创造、演变的结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哺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组合出色彩斑斓的中国文化空间的万花筒式图景。



如果说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在通史、断代史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工作,相应地,在地域文化研究方面则相对不足,甚至有经缺纬(地域文化不是没有人做,但分散而不平衡)。多年来,本人提倡地区建筑学,其理论与实践不能没有地域文化研究的根基,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次去西藏就深感对地域文化的再发现,很惭愧年迈八十方初窥宝库,相见恨晚,西藏幅员之广阔,文化之深厚,民族之纯朴,实给我以极大的教育,亦坚定我对地域文化研究之责任与信心。



前人云“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地域文化有待我们发掘、学习、光大,当然这里指的地域建筑文化内涵较为广泛,从建筑到城市,从人工建筑文化到山水文化,从文态到生态的综合内容。例如,中国的山水文化有了不起的蕴藏,中国的名山文化基于不同哲理的审美精神,并与传统的诗画中的意境美相结合,别有天地,在我们对西方园林、地景领域中有所浏览之后,再把中国园林山水下一番功夫,当更能领略天地之大美。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地域文化本身是一潭活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学者谓全球文化为“杂合”文化(Hybridization),地域文化本身也具有“杂合”性质,不能简单理解为纯之又纯,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域文化也要发展变化;另一方面,随着本土文化的积淀,它又在新形式的创造与构成中发挥一定的影响。这些都属于较为专门的问题,此处不多申述。

回复
zimoer
2006年11月11日 12:36:27
14楼
(2)从史实研究上升到理论研究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向来重史实,这是前贤留给我们的一个很好的传统,但理论建树必须要跟上。对建筑文化遗产研究要发掘其“义理”,即对今天仍然不失光彩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环境伦理思想,“惜物”等有益的节约资源的观念。从经典建筑群中,我们可以总结建筑规划茁长的艺术规律,例如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中,顺治初年的三座殿堂,后来又经过不同时代断断续续的添建,从中可以领悟建筑群递增的规律(growth development)与自组织现象。



在理论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是对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研究。中国近代本身就是中与西、新与旧、成功与失败、革新与保守交融的时期,从历史经典的作品,建筑师本人的身上,也可以找出时代发展的轨迹。以前文已述及的“海派文化” 为例(建筑部分),这里充满传统与革新、碰撞与融合、理论的困惑与矛盾,又有中西合璧“石库门”建筑的实践,其探索对今天仍不无启发。因此,可以说抛却近代历史,建筑与城市理论研究也就不完整。



就理论研究来说,我们有必要加强“西学”与“中学”根基。我已多次介绍过王国维先生的名言:“中西之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动。且居今日之世,讲究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当前中国建筑师在国际竞赛中处于弱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西学”与“中学”根基都不够宽厚。相比之下,“中学”的根基尤为薄弱。就素质来讲,我们的学生是非常优秀的,我倒不愁他们对当前国际建筑成就吸收的能力,当然需要有正确的观点和方向,辨别精华糟粕,但同时更希望善为引导他们在“中学”上要打好基础,在科学上要有整体性理解,在艺术修养上要达到高境界,在思想感情上要对吾土吾民有发自内心的挚爱。最近我成行西藏,动力就来自对祖国“宝藏”补课的愿望,它激发我对祖国文化宝藏进一步学习和发掘的信心,因此我也联想到中国建筑文化的“文艺复兴”,我无意低估西方建筑师在中国的可能贡献(例如在近代上海就曾经出现过“万国博览会”),但中流砥柱,有理由更寄期望于我们的学人,打好根基才能与时并进。当然,加强“西学”与“中学”根基,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能象梁思成先生、童寯先生那样融会贯通,但我们在治学的态度和方法论上,也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把历史和现实中纷繁的、似乎“孤立”的现象连缀为线索,渐成系统,并作东西比较研究,这是提高文化修养,激发对新事物的敏感,促进创作意匠的关键之点。



(3)追溯原型,探讨范式。



为了较为自觉地把研究推向更高的境界,要注意追溯原型,探讨范式。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一般常总结过去,找出原型(prototype),并理出发展源流,例如中国各地民居的基本类型、中国各种类型建筑的发展源流、聚居形式的发展以及城市演变,等等。找出原型及发展变化就易于理出其发展规律,但作为建筑与规划研究不仅要追溯过去,还要面向未来,特别要从纷繁的当代社会现象中尝试予以理论诠释,并预测未来,因为我们研究世界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对建筑文化探讨的基本任务亦在于此。历史和现实留存了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当前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并未弄清楚,作为研究工作者,总要有一种看法与见解,当然随着形势的发展可以不断修正、充实、完善,也有可能否定。如果继续深入研究,就不仅是一种看法,甚至可以提高到对某种范式(paradigm)的建构,可以促使我们较为自觉地把理论与实践推向更高的境界。这是我们观察事物的着眼点、立足点,这样可以促使我们开阔视野,激发思考,我们的历史研究就必然逐渐从专史到史论,从单纯的历史、文化研究到关注现实,关注未来,并以多学科的视野寻找焦点、生长点,探索“可能的未来”。其实,有创见、有贡献的中西方学者多是这样一步步走来的,现实也要求、迫使我们非如此不可,时代在前进,我们要随时代改进我们的学习。



(4)以审美意识来发掘遗产,总结美的规律,运用于实践。



科学和艺术在建筑上应是统一的,21世纪建筑需要科学的拓展,也需要寄托于艺术的创造,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高低之分、文野之分、功力之深浅等一经比较就立即显现。如果我们在研究中能结合建筑与城市设计创作实践,以审美的意识来发掘其有用的题材,借题发挥,当能另辟蹊径,用以丰富其文化内涵。



例如,我们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的设计创作中,对这样建立在特殊地点—孔子家乡的特殊功能的建筑物以研究和发挥儒学文化为内容的建筑,它必须是一座现代建筑屹立在这文化之乡,同时自当具备特有的文化内涵,果然在对孔子同时代―战国时代的建筑文化,及对中国书院建筑的发展沿革、形制,进行一番探讨之后,从建筑构图、总体布局、室内外造型上,包括装饰纹样等都作了一定的探索,既选择其内在的“含义”(meaning),又予以现代形象表达,创造一种“欢乐的圣地感”(sacred space),因此整个设计能独树一帜,被誉为该市的现代标志性建筑。



象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除列入保护名册的历史名城与历史地段外,可以借题发挥大做文章的城市、地段几乎所在皆是,就看你如何去因借创造。有了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知识,就好象顿生慧眼,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但有了李、杜题韵,东坡记游,立即光彩照人,“落花流水皆文章”,涌出了无穷的想象力,促使建筑师、规划师以生花之笔钩划出情理兼融的大块文章。



(5)推进并开拓文物保护工作



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如梁思成等在从事历史研究的同时,即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修缮、复原设计以至历史名城保护,抢救因城市发展行将被拆除的文物等),据理力争,做了大量工作,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后,文保工作的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建设规模变大,内容变多,时间紧急,保护规划工作一般跟不上,并且由于投资者各种方式幕前幕后的介入、法制的不完善,这项工作的复杂性与日俱增,破坏文物的行为此起彼伏,几乎日有所闻,文物保护工作异常艰苦,收效不一。当前的客观情况要求必须积极推进并开拓文物保护工作,包括扩大保护工作的内容(从古建筑园林到城市,从人工建筑到自然景观),研究符合实际的可供操作的保护措施(例如适当地再利用等);争取更多的专业工作者合作;吸取社会各阶层热心人士参与,唤起全社会的认识与关注,以至争取决策者的秉公支持,力挽当前混乱局面。在所有这些工作中,出于专业职责和对历史与后人负责的考虑,文物学术界有识之士在发掘史实,参考国际成功经验与理论,密切与规划工作者结合,投身实际,提出切实措施等方面,更是当仁不让,义不容辞。



时代在前进,我们追求的目标必须不断随之向高处发展,难点在于这移动中的目标本身就需要不断寻觅,不能固步自封,学术思想总在原地踏步。文化是与时并进的,积极关注中国建筑文化的提高必然要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中国建筑与文化研究的高潮必然到来,我们要及早地从多方面入手。中国建筑研究需要放眼世界,总当以东方的思想情操、美学境界启发新的创造,倡建中国学派,并汇入世界建筑文化洪流中,未来不可限量,难于管窥,要有“大海波涛现代人”的胸怀去开拓进取,当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道路漫长,跬步千里,我们必需艰苦努力。(央视《百家讲坛》供稿)
回复
zimoer
2006年11月11日 12:37:06
15楼
北京传统住宅建筑的砖雕装饰



北京的传统住宅建筑不仅建造工艺考究,而且十分注重装饰,那镶嵌在墙面、屋脊上的砖雕花饰,就是主要的装饰手段之一。



利用砖这种材料进行雕刻,用以装点建筑物,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几乎是伴随砖的出现而产生的,北京出土的汉代大型空心砌块上面,就印有非常工细的图案花纹。



这种砖面装饰工艺历代不衰,到明清时期更加普遍,广泛用于建筑物墙面的醒目部位,在讲究的传统住宅建筑中更为突出。



传统住宅建筑中的砖雕装饰主要用于以下部位:



门头



住宅的大门是供宅人出入的地方,也是房主人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显著标志,历来被人们重视,因此,大门门头便成为砖雕刻重点装饰部位之一。



北京的传统住宅大门有王府大门、广亮大门、如意门等等。



王府大门、广亮大门多为王公贵族、官僚阶层所特有,它们受严格的等级制度限制,一般不加过于繁复的雕饰。



而如意门,则多为富人商贾住宅的大门,他们不居朝廷,较少受官阶等级限制,门头装饰比较灵活。为炫耀自己的富有,通常都不惜金钱,装点门面。这种砖雕门头由挂落板、冰盘檐、栏板、望柱等部分组成,雕刻内容极为丰富,题材十分广泛,或刻福禄寿喜,或刻梅兰竹菊,或刻文房四宝,或刻玩器博古,随房主人的理想抱负、志趣爱好而选择题材。



影壁



影壁是正对宅院大门的壁面,在大门外面与大门隔路相对的称影壁,在大门里面,座落在厢房山墙上的称照壁,其地位与大门同等重要,宅人出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座壁面,因此也是着意装点的重要部位。影壁的砖雕刻内容也非常丰富,主要装点部位为影壁心部分。



这部分通常由斜置的方砖贴砌而成,方砖上面雕刻有中心花、岔角花,雕刻内容亦根据房主人志趣而设计,多以四季花草、岁寒三友、福禄寿喜为题材,在中心花部位还常附砖匾,其上刻"吉祥"、"福禄"等吉辞。



墀chí头



也是重点装饰部位之一。墀头是硬山房山墙腿子的总称,其上部由冰盘檐、戗檐等部件组成,在这些部位,常饰以精美的雕刻。戗檐雕刻题材尤其广泛,如鹤鹿同春、子孙万代、麒麟卧松、太师少师、博古炉瓶、鸳鸯荷花、玉棠富贵等。戗檐侧面的砖博缝头上还常刻万事如意,太极图等图案。讲究的墀头砖雕,在冰盘檐下面还加垫花,这种垫花,图案形式大多为一个精美的花篮,里面插满各种花卉,构图秀美,装饰性极强。



廊心墙、槛墙



讲究的四合院住宅,居室都有前后廊,廊子两端或砌墙,或做廊门筒子,通抄手游廊。这块壁面称为廊心墙,它也是着意装饰的部位之一。廊心墙的雕刻多做在墙心上方,在四边砖套上做海棠池,内里雕花,中心做砖额。



这里的雕刻多以花草兰竹为题材,题额秀逸闲雅,如"蕴秀"、"傲雪"、"兰媚"、"竹幽"等等。与廊心雕刻相配的,还有窗下的槛墙。大凡廊心有雕刻的地方,槛墙上也做相类题材的雕饰,将居室前檐装点得格外华丽。



屋脊、檐头



北京的民居住宅,一般做合瓦屋面、清水脊,屋脊两端高高翘起两个鸱尾,俗称"蝎子尾",在蝎子尾下方,常缀以花草雕饰,或陡置雕砖花饰,称为"跨草",或平压在蝎子尾下,称为"平草",共上雕刻,多以四季花、松竹梅、富贵花(牡丹花)为题材。取吉祥之寓意。



在屋面的檐口部分,也有非常精美的雕刻,北京很多高级四合院住宅,每根砖椽的椽头上面都有精细的雕刻。



门窗装饰



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窗及其附属槛框,多为木质。但北京有些四合院住宅或花园特意做成磨砖对缝,并饰以精美的砖雕,以显示富贵和高雅。东城区礼士胡同某宅,据说原为刘镛府邸,宅中所有什锦窗,门廊筒子、窗套均用砖雕装饰,华美绝伦,加之什锦窗的形状千变万化,更令人目不暇接。



经过历次浩劫,北京四合院住宅的砖雕刻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狂潮中,许多宝贵的砖雕被砸毁、被破坏,有的被抹上了泥灰,幸存下来的就更显珍贵。



它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艺术品,作为北京人,我们应当对它倍加珍惜
回复
zimoer
2006年11月11日 12:38:26
16楼
公元13世纪,著名的旅行家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很偶然地来到了北京,当时的北京叫大都。他在这座不属于他的城市里生活了很多年,写下了他所看到的一切新鲜的事物,也带给后人一个遥远而清晰的老北京。
  马可·波罗描写了皇宫:周围有一圈大理石的平台,外侧装着美丽的柱墩和栏杆。大殿和房间都装饰雕刻着镀金的龙,还有各种鸟兽以及战士的图形和战争的图画。屋顶也布置得金碧辉煌,琳琅满目。大殿非常宽敞,能容纳一大群人在这里举行宴会。皇宫内还有许多独立的房屋,构造精美,布局合理,并装饰着红、绿、蓝等各种颜色。窗户上安装的玻璃如同水晶一样透明———瞧,那时候就用上玻璃了!

  马可·波罗描写了景山(当时叫青山):离皇宫不远的北面距大围墙约一箭远的地方,有一座人造的小山,高达一百步,山脚周围约有一英里,山上栽满了美丽的常青树,因为大汗一听说哪里有一株好看的树,就命令人把它连根挖出,不论有多重,也要用大象运来栽种,树木四季常青,给小山增色不少。

  马可·波罗描写了太液池(即今北海与中南海):在皇宫北面有一形状精巧的人造池塘,像养鱼池,实际上却只供家畜饮水之用;流经该塘的溪水穿过青山山麓的沟渠,注入位于皇帝皇宫和太子宫之间的另一个人工湖,湖中养着品种繁多的鱼类。皇帝食用之鱼,皆由此湖供给。溪水从人工湖另一端流出,为防止鱼顺流逃走,在水流的入口处和出口处都安装了铁制或铜制的栅栏。湖中还养有天鹅及各种鸟类。有一桥横跨水面,作为皇宫和太子宫的通道。

  马可·波罗描写了城门:整个城墙共开设十二座城门,每边三座。每座城门上和两门之间,都建有威武的箭楼,每边共有五座。箭楼内的大房间可储存武器,也供守城士兵休息,每座城门约有千人驻防。

  马可·波罗描写了钟鼓楼:新都的中央有一座很高的建筑物,上面悬挂着一口大钟,每夜都要敲响。在第三声钟响后,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行走。不过遇上紧急情况,如孕妇分娩、有人生病等非外出请人不可的事情,可以例外,但必须提灯而行。莫非元大都也实行宵禁?

  马可·波罗描写了“红灯区”(比八大胡同更早的):操皮肉生意的娼妓约有两万五千人,每百名和每千名妓女各有一位特设的官吏监督,她们中除了暗娼以外,是不敢在城内营业的,只能在近郊附近拉客营生。无数商人和旅客为京都所吸引,不断地往返于此间,所以那样多的娼妓并没有供过于求。

  马可·波罗描写了造币厂:大汗用特殊的程序(用桑树皮造纸,在纸上加盖御印)生产货币,真可以说具有炼金术士的神秘手段。这种纸币大批制造后,便流行在大汗所属的国土各处,无人敢拒绝支付使用。大汗的所有军队都用纸币发饷,他们认为它与金银等值,用这种纸币也确实可以购买到任何物品。由于这些,可以确切地承认大汗对于财产的支配权比世界上任何君主都要大。

  马可·波罗描写了驿站或递信局:从汗八里城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每条大路按照市镇的位置,每隔大约数十里就有一个招待信使与客商的旅馆。这给来到帝国朝廷的专使和来往于各省、各王国的钦差提供了很大方便。在大汗的整个疆土内,在递

  信部门服务的马匹不下二十万,而设备齐全的驿站也有一万家。这种奇妙的制度,在行动上很有效率。

  马可·波罗走遍了元大都的各个角落,还有什么是他不曾描写的?为他所遗漏的内容,也难由别人来修补。因为似乎没有谁比他更深入元大都的内部结构及魂魄。甚至忽必烈本人,也不见得比马可·波罗更热爱、更了解这座城市在历史中所处的位置。对于忽必烈来说,元大都仅仅是他的王宫、他的御苑、他令行天下的都城;但对于马可·波罗来说,这却是东方文明的象征,充满了异国情调和神秘感。即使他生活在这座城市里,原始的想象力也丝毫未遭到削弱,因而他比所有当地人都怀有更多的激情。还是《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小引”说得好:“皇帝、国王、贵族、骑士和其他一切人民,如果想要知道世界上各民族之间的风俗差异和东方各国、省以及一切地方的不同,可一读此书;所有人民,特别是亚美尼亚、波斯、印度和鞑靼的人民,他们最伟大的和最奇异的特点,都分别记载在马可·波罗的这部书中……自从上帝创造亚当以来,直到现在,无论是异教徒、阿拉伯人、基督教徒,无论属于什么种族、什么时代,从没有人看见过或观察过马可·波罗在本书中所描述的如此多、如此伟大的事情。”马可·波罗是以一个庞大的参照系来观望元大都的,以他的祖国、母语、文化体系与宗教信仰为参照,来考察异邦的大都。

  法国诗人马拉美有一句很拗口的名言:“世界的存在为了一本书。”(或译作“一切都装进了一本书里”)假如让这种谬论成立的话,我们不妨可以移用:元大都的存在是为了一本书,为了被载入史册,

  为了被写进《马可·波罗

  游记》,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元大都的存在是为了一个人,这个人并非忽必烈,而是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总会来的,命中注定,他将把这一切写进书里,将使元大都换一种形式存在———成为纸上永恒的城市
回复
zimoer
2006年11月11日 12:38:52
17楼
北京城格局最鲜明的特色 老北京格局的特色是:皇宫外面有皇城,皇城外面有都城;中轴线突出,东西建筑对称展开;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共同构成了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的整体格局。如今,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高速路改变了古城的风貌,但是北京城以紫禁城为中心从南到北贯穿一条全长8公里的中轴线所突出的建筑群体,以及井然有序的对称延伸依然是它最鲜明的特色。

top

都城格局有怎样的讲究? 北京作为数代都城的所在地,其格局也是都城营建的最终结果。古代中国的都城建设所特定的原则造就了古代的北京城,这些规矩是:第一,皇宫必须安排在全城的中心位置上,这是都城格局的一个重心。都城的核心地带是皇城,而皇城的核心地带则是皇宫。皇宫居中,以其南北中轴线作为整个皇城以及都城规划的中枢;南北中轴线还是象征政权的三朝依次排列的所在,由此体现皇宫的主导地位。第二,"左祖右社,前朝后市",这是都城格局的两个基本点。左祖右社,就是说,皇城的左边是太庙,也就是帝王们祭祀祖先之处;皇城的右边是社稷坛,也即帝王们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前朝后市,就是说,皇城的前部是朝廷,是帝王上朝听政之处;皇城的后面是市场,是都城的商业交易之地。围绕皇城中心所安排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用意在于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尊严。第三,都城的道路必须按中轴线对称铺开,形成经纬交叉式道路网。居中的皇宫位于中经中纬大道的交汇之地。城门则直对着主干道,并由此衔接城外的道路。城内外纵横交错的道路体系构成了京畿通畅的交通网络。

top

都城格局基本原则的历史依据 都城格局的基本要求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它源自于西周时的"井田制"思想。由此衍生出的都城格局设计理念集中体现在成书于春秋晚期的齐国官书《周礼·考工记》中的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top

北京格局的形成 当代游客们所能见到的北京城,基本沿袭着明朝北京城的格局;而明朝北京城的格局则是承袭了元大都城的格局。因此,游览北京并了解它的整体格局,就得回顾元朝大都城的营建和明朝北京城的改建。

top

元大都城的格局 元大都城呈长方形,总面积达50多平方公里。实测周长28600米,南北长7400米,东西长6650米。北城墙在今安定门外土城一带;南城墙在今东西长安街南侧;东西两侧在今东西二环路上。全城开有11个城门,现在的朝阳门和阜成门就是元大都城的东门和西门。元大都城的中心是经实测后确定的,并于实地建了一座中心阁。中心阁的位置是在今北京城内鼓楼以北。全城规划的中轴线,则南起丽正门,穿过皇城的棂星门,宫城的崇天门和厚载门,经万宁桥(又称海子桥,桥下即为通惠河的澄清闸,即今地安门桥),直达中心阁。在这全城格局的核心地带筑有皇城,中轴线上安排着皇城中最主要的宫殿。元大都城的格局准确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基本原则。左祖,也即太庙的位置是在皇城之东,今朝内大街以北;右社,也即社稷坛,建于今阜内大街以北。元大都城的整个皇城即为前朝;皇城坐北朝南,其"后市"商业区就在钟鼓楼什刹海一带。元大都城的主要街道呈南北向,与东西干道共同构成了五十个坊。坊内的住宅坐北朝南,用于通行的胡同和小街则沿着南北大街的东西两侧平行展开。相对的城门之间均有宽敞平直的大道。纵横交叉的街道宽窄有明确的规定:胡同六步阔,小街十二步阔,大街二十四步阔。

top

明朝北京城的格局 明朝北京城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建,其面积为62平方公里。北京城沿元大都城的北城墙向内缩进了2.5公里,到了安定门和德胜门一带,又将南城向南推进到前门一带。九门城楼修建完成以后,分别改定以前的名称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和阜成门等,这些名称沿用至今,其涵盖的范围也即旧日所说的北京内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又在北京城的南面修筑外城,使得北京城变成了"凸"字的形状。明朝拆毁了元大都城的皇宫"以杀王气",另行建造了皇宫紫禁城。由于此时北京城的范围相比元大都城有所变化,全城格局的中心亦相应地南移。外城的正南门--永定门,就成了北京城中轴线的新起点。中轴线仍然是用于设计北京都城格局的依据,紫禁城内象征皇权的前后六大殿也都在这条中轴线上。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两个基本点依然保持为都城格局的要点。皇宫左边建了太庙,即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皇宫的右边建造了社稷坛,即今中山公园。同时,又把皇城的南、北、东三面的城墙略微外移,使得太庙、社稷坛以及新开凿在太液池南端的湖泊,均纳入皇城的自然风光之中。在正南方的郊外对称兴建了东西两组建筑群,即皇帝祭天的天坛和祭山川之神的山川坛(后改称无农坛);在城东、西、北分别建了日、月、地坛。明朝北京城计有36坊,其中,内城有28坊,外城8坊。坊内外棋盘式的道路网络仍是北京城交通体系的整体格局,仅有个别地方因为自然条件的局限或历史发展的要求形成一些斜街。明朝北京城对于元大都城的继承与改建,终于将北京城建设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突出的都城范例。

top

今日北京的格局 今日北京的格局基本沿袭了明朝北京城的格局。由于其"中轴对称,平缓开阔,轮廓丰富,节律有序"的特点,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规划建设精华, 1999年3月首都规划委员会划定了北京的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和控制范围,重点保护位于北京明清古城的地安门内大街、南北街、什刹海、国子监等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这些街区几乎囊括了北京旧城区全部精华。北京市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保护古都风貌和历史文物,使得北京城格局的经典模式得以留存。
回复
zimoer
2006年11月11日 12:39:57
18楼
先有胡同,还是先有北京? 胡同的变迁 胡同里的四合院 京城胡同之最 胡同名称趣闻



先有胡同,还是先有北京? 北京的胡同可谓名扬天下,人们提到北京的街巷,就免不了谈及构成街巷的胡同。胡同是北京街巷的地方特色。说来,北京胡同出现的时间比北京名称的出现时间要早多了,早一个世纪之久。胡同形成于元朝,是随着忽必烈建元大都城时开始形成的。元大都城始建于1267年,其规划整齐的建筑格局造就了胡同。城内,南北走向的主干道所形成的道路称为径,东西走向的主干道所形成的道路称为纬。经纬交叉划出的地界构成了坊。坊是皇城之外的居民区,坊内以东西走向为主的相距甚近的道路就是胡同,其宽度约为6步(每步约合9.3米)。比胡同宽的是小街,宽12步;比小街宽的是大街,宽24步。元大都城内棋盘式的道路网纵横排列得井然有序。北京这个名称是明朝才有的。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在南京建立了明朝,改元大都为北平府,封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为燕王,驻守北平。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为了争夺皇位向在位的明惠帝发难,结果是叔叔打败了侄子,朱棣当了皇上。朱棣改北平府为北京,那是公元1403年2月4日,北京这个名称就在这一天诞生。相当于现在一个省份的"府"从此变为了国都京城,与之相称的是历时15年的皇城与皇宫的营建。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原来的都城南京则成了陪都。由此可见,胡同已经有700余年的历史,而北京这个名称有了近600年的历史。如此算来,胡同比北京早有了100余年。



top



胡同的变迁 京味的东西不一定都源自北京当地,单说胡同一词就是700多年前传入的蒙古语,也即元朝时在大都城建筑格局中所使用的专有名词。通俗地说,胡同就是北京街巷的总称。它之所以成为代表性名词,正在于它拥有相当的规模,以及作为群体而集中展现出的地方特色。胡同始建于元朝大都城中,那时以六步宽(9.3米左右)为限。作为住宅院落连接后形成的通道,胡同均按规制建于坊中。坊中的土地按八分一份分给奉诏而来的居民,并令其按规定建筑房屋。当格局规矩齐整的房屋连接成片时,它们中间的通道也就形成了格局规矩齐整的胡同。此时的胡同特指六步宽的通道,再宽些的是小街和大街。明朝采取了促使更多居民来此定居,统一建造了廊房,还扩建了外城,于是胡同数量大增。此时所说的胡同依然整齐对称地排列在中轴线的两侧,维持着北京城壮如棋盘的规则布局。清朝时,既没有像元朝那样封地也没有像明朝那样建房,却把汉人驱逐出城,内城仅供旗人居住。被逐往城外的汉人匆忙盖房用以栖身,胡同就不那么规范了。胡同一词所限定的宽窄含义遂渐次模糊,与小街大街相比该有何区别也渐次失去了依据。随着历史的发展,胡同越来越多。常言道:"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 越来越多的胡同最终演变成了代表北京街巷的标志性总称。



top



胡同里的四合院 如果说,胡同是北京街巷的集合名词,那么,四合院则是北京传统住宅建筑的典型代表。四合院,也即东西南北四面皆建有各自独立的房屋,并且合围而形成宽敞疏朗的院落。坐北朝南的为正房,东西两边相对的是厢房,坐南朝北的称为倒座。院门一般开在东南角。四合院从外在的规模到内在的居住分配,都体现着区分严格的等级界限。就外在形式来看,小四合院,只有一个院落,南房北房各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卧砖到顶,清水脊门楼。中四合院,有内外两进院落,正房五间并带有耳房。大四合院,现在所存的王府可以找到当时的特征:院落分为数进,抄手游廊连接房屋,并带有花园。正房前出廊后出厦,宫殿式门顶,木雕莲花瓣倒悬在门的两旁,称做垂花门。就居住分配而言,家长居正房,晚辈住厢房,倒座一般用于书房和客厅。四合院一排排的相连,每排之间用于通风、采光的间隔地带就是作为通道的胡同,住在四合院的人们的出入总要通过胡同。于是,一排排胡同和由它们连接的一排排四合院共同构成了北京的特色格局。



top



京城胡同之最 最短的胡同:琉璃厂东街东口,桐梓胡同东口到樱桃胡同北口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原称一尺大街,约为十来米长。最窄的胡同:前门大栅栏一带的钱市胡同中间最窄处为44厘米,仅有供单人通行的空间。最古老的胡同:位于宣武区长椿街国华商场后侧的三庙街一带,迄今已经有九百余年的历史,也就是说,这是辽时的建筑遗留,在元建大都城确立胡同在都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top



胡同名称趣闻



发音不同造成的名称衍变



原名


衍变名



白帽胡同


白庙胡同



何纸马胡同


黑芝麻胡同



孔家胡同


孔雀胡同



扬州胡同


羊肉胡同



江米巷胡同


交民巷胡同







粗俗原意被淘汰出局



原名


后改名



母猪胡同


梅竹胡同



屎壳郎胡同


时刻亮胡同



狗尾巴胡同


高义伯胡同



棺材胡同


光彩胡同



粪厂大院


奋章大院







文革时政治时髦闹剧



原名


被改名



南下洼胡同


学毛著胡同



景山东街


代代红路



官房大院


红思想大院



豆角儿胡同


红到底胡同



安定门大街


大跃进路




北京的胡同



  走进现代化的北京城,人们感兴趣的往往不是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四通八达的宽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温馨美丽



的四合院.



  
回复
zimoer
2006年11月11日 12:40:24
19楼
因此 ,有人称古都文化为“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文化”,此话实不为过。



  过去,北京是由千百万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对面,平排并列 有序地组成的。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间必要留出通道,这



就是胡同。



   元代,北京的胡同间隔较宽,元大都基本上都是三进大四合院的距离。 因此后代在中间空地建院,必赖小胡同为出入通道,这样



就在许多有名的大胡同中产生了大量无名的小胡同,于是俗语有云:“著名的胡同三千六, 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截止到1949年,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有6074条,其中胡同1330条, 街274条,巷111条,道85条,里71条,



路37条。习惯上.人们把街巷之类统归于胡同。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京城.胡同深深 .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这就是北京人对胡同有特殊感



情的根本原因。



  北京最窄的胡同是前门外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胡同中间最窄处只有40厘米。还有些曲折幽深的胡同呈九曲回肠之状,



如北新桥原有条九道弯,实有20多道弯,后划分成五条胡同;前门外也有九道弯,实则要 拐13个弯.北京街巷胡同同名称好



比一部百科全书,既反映了历史沿革, 又展示了社会风情,近年,被开发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目前,北京古老破旧的大杂院正被现代化的楼房所取代,旧胡同也将失去它赖以存在的基础。不过,为保持北京的古都风貌,



许多著名的胡同已被当作文物保留下来了,它为我们新兴的首都保存了一丝古老的色彩。



  现在,北京胡同文化发展已经开发出了一项旅游新项目——串胡同。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国朋友乘坐北京古老的交通工具人力



三轮车,经舒畅刹海西沿,过银锭桥到鼓楼,登楼俯看北京旧城区和四通八达的胡同,然后 前往后海地区,参观京城古老的南北



官房胡同、大小金狮胡同、前后井胡同,走进普通的四合院,和北京人聊一聊,了解普通北京人的生活,最后沿柳荫街到有“红楼



大观园”之称的恭王府,体验旧时王公贵族的居住环境和御花园。



  外国朋友们在北京的胡同里流连忘返,连声称赞:“北京的胡同太美了,太迷人了!” 北京的胡同作为北京古老文化的载体,



具有一种永恒的魅力。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老字号人说:"大胡同三千六,小的多如牛毛。"意思是说多得数不清。胡同浩繁以千计,若问到底北 京有多少胡同,我看,最好的回答也是这个。



  北京的胡同形成于元朝,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所以具数目也不一样。就元朝来讲,从《析津志辑佚》中记载:"三 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胡同。"也就是说共有街巷胡同四百十三 条,其中二十九条直接称为胡同,而那三百八十四条火巷,其实也是广义上的胡同。



  明朝北京城胡同又有变化,据明朝人张爵在《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一书中记载,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约一千一百七 十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约有四百五十九条。



   清朝北京的胡同比明朝又有所发展。据清朝朱一新在《京 师坊巷志稿》一书中提到当时北京街巷胡同名字可以推出,清朝大约已有街巷胡同二千零七十七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约 有九百七十八条之多。



到解放前的1944年北京有多少胡同呢? 据日本人多田贞一在《北京地名志》一书中所记,当时北京共有三千三百条胡同。



  解放后城市的胡同随着人的增加又在增加,据1982年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古今北京》一书说:"至今,北京城区的胡同 约有四千五百五十多条。"



1986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实用北京街巷指南》一书所记,四个城区有胡同三千六百六十五条。



  1990年张清常写《再说胡同》一文时统计,1980年北京街巷胡同总数为六千零二十九条,其中胡同为一千三百二十条。



  北京胡同有多少?这么简单的问题,答案有多少,我也不敢说谁统计不对,因为各个所根据的资料不一样,反映的数字也不一样,所以答案就会不同了。



你说哪个对?我看都对。北京现在变化更大,胡同在一天天减少,有的建了居民小区,有的建了许多新路,有的胡同夷为平地,盖起了商厦和办公大楼, 我想许多胡同已有三匹百年历史了,要保护北京的古都风貌,就应该保护北京的胡同,但愿它不至于在我们这一代从此绝灭!
回复
zimoer
2006年11月11日 12:41:42
20楼
.
回复
zimoer
2006年11月11日 12:42:31
21楼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



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几千条,他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



北京胡同文化发展公司为您了解北京胡同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提供最为规范、最为专业的服务。公司有十余名受过专门培训的英、日、德、中文专职导游,有50名经过外事纪律、交通常识及外语培训、统一着装上岗的20岁左右初、高中毕业生组成的三轮车队。公司为所有参加胡同游的客人提供全程的导游、三轮车服务。



北京胡同文化发展公司“胡同游览”项目主要有两个。



一、胡同游(追循老北京的脚步)



1、游客在北海公园北门(后门)西侧100米左右的胡同游览出发点乘老北京传统交通工具三轮车出发(每辆可乘两人),在导游的带领下到达行程的第一站--鼓楼。



鼓楼建于1272年,高约50米,是旧京城的报时中心,导游带领客人登鼓楼俯看中轴线两边东西两城的胡同,讲解北京的历史、城市格局及胡同的形成,并参观四合院模型。



2、离开鼓楼,客人乘三轮车穿过胡同,沿着什刹海走一段,在银锭桥下车,在导游的陪同下,到带有浓郁京城民风的胡同里漫步,听导游讲解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的文化内涵,看胡同中传统的生活方式,并走进普通居民住宅四合院参观,并与居民聊天,了解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



3、游客乘三轮车前往有“红楼大观园”之称的恭王府花园。 恭王府花园是胡同中清代的贵族人家的大宅院。它始建于1779年,占地3公顷,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导游陪同游客穿过秀色迷人的王府花园萃锦园,参观为昔日贵族家庭开展社交活动而举办京剧堂会的大戏楼,对比贵族人家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游客可以在恭王府花园小憩,品茶,吃小吃。



活动结束后,三轮车将客人送回出发点,全程游览时间约两个半小时。门市价格为180元/人。



二、做一天北京人(感受胡同生活)



游客在参加完第一项活动之后,在导游的陪同下到达胡同中的一所小学,参观小朋友们在课上、课下的活动,与教师和小朋友们交谈,了解北京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



之后,走进居民家中做客,与好客的主人一起包饺子、吃家常菜、聊天。深入地了解改革开放给普通居民带来观念上和物质上的变化。



此路线全程导游、三轮车服务。全程游览时间约四个半小时。门市价格为230元/人



胡同与人名



  北京的胡同,名字很有讲究,是我们研究明清社会的参考资料。



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以后,他的功臣大都居住在北京,不少胡同以此得名。



如永康侯徐忠住宅所在的胡同就叫永康侯胡同,即今天北城的永康胡同。



武安侯郑亨住宅所在的胡同叫武安侯胡同,后来错叫武王侯胡同,即今天的西四北八条。



明初大将军徐达长期居住在北京,他的长女嫁给了当时的燕王朱棣。朱棣攻打南京时,徐达第四子增寿为朱棣通风报信,被建文帝杀掉。朱棣进南京后抚尸痛哭,他即位后就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不久又封定国公,定国公徐氏居住的街巷就叫定府大街,也就是今天北城的定阜街。



至于今天的三不老胡同是三保太监郑和故居所在地。郑和人称三保老爹,他居住的胡同叫三保老爹胡同,后来讹称为三不老胡同。



东城的无量大人胡同,即今天的红星胡同,是吴良大人胡同的误称。吴良是明太祖手下大将。



  明朝中叶以后商业经济发达起来,当时有些个体劳动者也以他们出色的劳动为他们居住的胡同留下了名字。



如明朝南城有个姓唐的洗布帛的劳动者,他们居住的胡同就叫唐洗白街,即今天崇文区的唐洗泊街。



宣武区有条粉房琉璃街,那是粉房刘家街的误称。



东城有个姓姚的手工业劳动者,铸锅铸得好,他家所在的胡同就叫姚铸锅胡同,后来被讹称为尧治国胡同,就是今天北京站西街附近的治国胡同。



北城有个豆腐陈胡同,后来讹称豆腐池胡同。



明朝还有个特点,当时制作祭祀用的纸马铺很多,这反映了明朝宗教活动盛行。胡同名字中就有汪纸马胡同、何纸马胡同,今天都已讹称为汪芝麻胡同、黑芝麻胡同了。



钱市胡同



   在大栅栏相邻的珠宝市街西侧,有条北京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街长55米,宽0.7米,街内南北共有九组建筑。



  尽端是一庭院,上有罩棚,旁有铺房,是清代官办的银、钱交易的“钱市”遗存,是早期金融市场的雏形。



  “钱市”的形成与“炉行”有关,炉行即官家批准熔铸银锭的作坊。



  珠宝市街是清代炉行最集中的地段,形成了钱市,民国以后炉行萧条,钱市无市,才改建成银号铺房,形成一条窄胡同。



   街南四组三合院和一间铺面,每组三合院占地80平方米,从门上匾书有更改的迹象分析,当时是炉行,后改为商店作坊。街北四组均为独立式房屋,有二层、三层楼,原是银号。



  三合院结构均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形式,砖门楼,抬粱式屋架,仰合瓦顶,屋顶现尚存气窗,是炉行冶炼银锭的作坊,北面楼房是中、西两种式样,栓、窗套、檐口线脚及铁花护栏等装饰,都体现中西结合。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