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文摘(每天更新)
darkedener
darkedener Lv.8
2006年07月14日 10:20:37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景观设计展望:国际性和中国特色 作者:德安琪 来源:《建筑学报》20065:76-77 更新时间:2006-6-14   园林设计在中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之一,现代景观设计仍然在传统的范例和国际的范例之间探寻其自己的风格。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项目展示了当代的、同时又是自己的设计语言。   中国以其古老的画意园林艺术而著称,它们看起来像散点透视的中国画,象征着自然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中国是世界上的第四大国,以大量的文化景观而闻名,经过数个世纪,逐渐演进土地的使用方式适应其不同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区域。关于自然循环和把人类融入在这循环之中的广泛知识,也流入了景观的设计之中。历史学家们也同意,从长远的角度看,不断地清洁、修梯田、翻转土壤、种植和灌溉等,对他们的生存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远远比其他国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要深远得多。

景观设计展望:国际性和中国特色

作者:德安琪 来源:《建筑学报》20065:76-77 更新时间:2006-6-14


  园林设计在中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之一,现代景观设计仍然在传统的范例和国际的范例之间探寻其自己的风格。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项目展示了当代的、同时又是自己的设计语言。

  中国以其古老的画意园林艺术而著称,它们看起来像散点透视的中国画,象征着自然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中国是世界上的第四大国,以大量的文化景观而闻名,经过数个世纪,逐渐演进土地的使用方式适应其不同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区域。关于自然循环和把人类融入在这循环之中的广泛知识,也流入了景观的设计之中。历史学家们也同意,从长远的角度看,不断地清洁、修梯田、翻转土壤、种植和灌溉等,对他们的生存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远远比其他国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要深远得多。

  建筑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摩天大厦、时尚的居住区、软件工业园和商业区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正是当代城市的发展趋势,景观设计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化,令人头晕目眩的速度使得一切都有可能,但是这同时也增加了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随着收入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环境和休闲的重要性,对城市空间的组织形式和设计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在当代城市的发展趋势与丰厚的历史渊源之间,摆在中国景观设计师面前的选择是什么?这些选择又怎样反映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师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对许多访问中国的外国人来说,这里的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就像一个大花园中镶嵌着堤坝、梯田和原野一样。这与埃及人大不一样,他们居住在沙漠边缘,他们设计的园林所用的理性,如同他们的果园或者麦田一样。然而,中国人从来不会在园林中复制他们的这种文化景观。在传统的中国园林设计中,不是用人工的理性和几何方式来创造景观,而是用他们所熟悉的自然景物来创造一个微缩的自然景观。花园象征着宇宙 ——“一壶天地”( 摘引自唐朝618-907年的一个学者的话),因为它有很多的风景元素,例如小溪、山岗、泉水、池塘、岛屿、亭阁、植物和悬崖等)。

  直至今天,许多中国设计师仍然在有限的空间里布置许多风景元素,这不仅仅是模仿自然,更重要的是创造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缩影。欧洲传统的大草坪是和自然的新鲜和光明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感觉源于牧羊人的体验,而中国人将草原与北方荒蛮和威胁联系在一起。1920年,一个中国的旅游者认为欧洲园林中广阔的草坪用来饲养奶牛很好,但不适宜陶冶人。然而如今,草坪却是国际化和富贵的象征。乡土植物和自然的生态系统的发展被看作是不文明的,不开化的。直到现在,以华丽的、奢侈的和轴线的语言进行的设计仍然占着统治地位,设计缺少和内容之间的联系,只是将认为代表中国的古塔、象征性的石块以及奇花异卉,与欧洲巴洛克风格的树篱和雕刻元素相结合,用昂贵的时尚的材料,形成一种多彩的风格混合,而这种风格的混合则象征着以经济进步为导向的文化。这种风格的混合是因为甲方的偏见和他们强烈希望表达的东西,例如正在迅速增长的中国中上阶层的品味和他们想在居住环境中显示自己财富的渴望,另外,设计师的教育背景参差不齐也是原因之一。

  尽管小规模的园林设计在中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规划设计学科才在过去20多年内逐渐形成。在当今的城市膨胀和环境恶化背景下,景观设计学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不仅提高了景观在城市中的地位,而且在发展关于生态问题、基础设施、和土地利用的思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不能从狭窄的传统的对这个领域的理解中、和有限的古典园林的设计模式中去寻找,也不能从外国的作品中借用。那么中国的景观设计师应该怎样才能满足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和更加国际化的需求,而同时又有地域性和特色呢?那些年轻的事务所,许多是由留学回国的人员创立,他们对这个领域有新的理解,现代的看法,不同的答案,他们在尝试着给这个领域提出新的推动因素,并且在实践中对现在的发展趋势提出置疑。一位代表性的年轻景观设计师就是俞孔坚。他在浙江省的一个农村里长大,那里有独特的传统的乡村开放空间。他曾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专业,这是中国最大的也是历史最久的风景园林设计学校(1952年建立),之后他在哈佛大学获得了设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后,他在北京创立了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现在有约200名设计师,是当今中国最大的私人景观设计单位。

  俞孔坚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着民族身份危机和人地关系危机。在他发表的文章和书籍中,在他建立的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课程中,以及在他所做的项目中,他正在努力创建一种现代的但又是中国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他也在寻找景观设计与场所精神之间的紧密联系:他正在发展一种源自场地的设计途径,与它的自然背景,历史文脉和当地人的风俗习惯相结合。在阐述设计的过程中,他唤起对足下乡土中国的文化景观和乡土植物的审美意识——这在中国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在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园的设计中,“土人景观”抓住了农业景观的基本结构特点,用直线形的小路来分隔稻田。这个主题对一个学校的校园来说是非同寻常的,它既可以提供一种生产性的文化景观,而且水稻收割以后还可以作为纪念品出售。斜对角种植的成排的树,小树林以及直线中轴上的行道树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构架,从而把校园分隔成大小不同的空间板块,里面种植寻常的作物和乡土野草。稻田校园的几何形态源于周围的农田的几何肌理。在稻田的基底上,分割出小尺度的树荫广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学习环境。另一个项目是北京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将中心公园区域建成湿地水系统,人行道网络引导人们穿越观赏各种本地水生植物和芦苇,以台阶相连接的高低不同的小径可以通向水位高低不同的区域。

  位于台州的永宁公园,以前是永宁江的防洪堤岸,全部都是坚硬冰冷的水泥墙壁,现在却是栽种着当地的芦苇和野草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改造之后,将河漫滩还给了河流,形成自然湿地,进行水土净化。公园里和河流相同的高度上是一个内河湿地系统,这片湿地的形状与在方形种植池中栽种的中国水杉矩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水杉在中国南方的水系景观中非常普遍。公园里格网式分布的小路以及其中的小桥和栈道供游玩者走遍公园的每一个角落。永宁公园另一大非同寻常的特点是公园里的几个多彩的景观盒子,每个方盒子讲述了一个故事,给游玩者提供了一个特殊的休闲场所。
在有关“土人景观”的项目描述中,对中国问题的关注显而易见,包括关心生态环境和自然的动态发展过程,如水位变化,考虑季节变化,促进生态系统发展,栽种和收获等。这些考虑再加上乡土的野生植物的应用和乡土文化景观的借鉴,保留和利用历史上的构筑物和简练的设计语言,使“土人景观”能设计出一个个具有国际性和现代性的、同时拥有中国自己文化个性的优秀作品。

(原文发表:Antje Stokman/ Stefanie Ruff, Internationality and Identity – The search for a contemporary design idiom in China, Topos, 51: Prospective Landscapes, 2005, PP. 66-75)

作者简介:
安琪·施托克曼(Antje Stokman),生于1973年,曾在德国汉诺威大学的爱丁堡艺术学院学习景观设计学,毕业之后,2000年至2001年在德国汉诺威大学做研究和助教,2001年至2004年在德国雷纳•施密特景观设计事务所工作,现为德国汉诺威大学教授。她还曾作为北京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和德国杜汉堡大学的客座教授景观设计。
史戴芬·让傅(Stefanie Ruff),生于1976年,曾在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学习园林和景观设计学,在她学习期间,她曾在柏林和澳大利亚的许多公司实习,2004年成为北京许多景观设计公司和建筑公司的自由工作者。
免费打赏
darkedener
2006年07月19日 10:19:13
12楼
(3)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在已往单纯的山或高台建筑为核心,以道路建筑为纽带的园林形式中加入了以水体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手段,促进山、水、建筑及植物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透、映衬等组合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为传统园林最终采取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致的组合方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

3 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

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叫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文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成之-它提们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种超脱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为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展现出这种自然宇宙与人的整体境界,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切都是人心所生。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已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禅宗思想可谓有以下几个特点:

(1)“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

(2)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或顿悟发见本心;

(3)“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中国园林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厂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人世和进取精神。为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是士大夫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对个体自我意识的要求和发展处在次要的地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和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无独有偶,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儒道结合玄学进一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使山水诗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唐以后,士大夫艺木思维层次得到了提高和深化。由于盛唐自安史之乱以后转入哀落,士大夫的心理又依次失去平衡,这时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所提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心悟、顿悟的领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了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物我交融为一,从而早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4 结语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参考文献]
[l] 杜顺宝编,中国园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 蔡方鹿,华夏圣学--儒学与中国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3] 洪修平,吴永和.玄学与禅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4] 刘托,园林艺术欣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997.
[5] 周武忠,中国园林艺术[M].上海:中华书局,1991.
[6] 牛彦军,自然与人性的结合--从中国文化传统看中国建筑的“天人合一“性[J].华中建筑,1996,(1).
[7] 姚冈,史震宇.以竹为景,弘扬文化[J].中国园林,1997,(3).

回复
darkedener
2006年07月19日 10:19:44
13楼
怎么没人来看呢
没人喜欢看这种文章?
回复
hi2210
2006年07月19日 11:09:14
14楼


我有看呀,都看了,继续呀
回复
darkedener
2006年07月23日 20:40:43
15楼
好,有兄弟支持
俺就发到底
回复
darkedener
2006年07月23日 20:41:18
16楼
景观不仅仅是“如画”

城市的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对于寻找能够表达当前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汇的设计师来说,艺术无疑是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波普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

  从二战到今天,立体派和超现实派的作品对设计师有着持续的影响。1998年建成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卡拉斯科广场,以草地、柏油路面和路面上白色的圆点阵列为元素,在地面上设计了一个二维的超现实主义画面,加上场景中奇异的光、声和移动的火车,使这个空间具有超现实主义的神秘气氛。

  2003年,北京建设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休闲广场,把对生命结构规律的理解转换为设计的语汇,将铺装场地、植物、水体、平台、条石凳、攀缘架等不同的景观分为不同的层,然后再将这些层叠加在一起,形成看似复杂,实则统—于特定的规律与秩序的景观结构。设计中可以看到立体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一些形式语言。

  风格派的设计思想曾影响到众多的设计领域,它的形式语言对现代建筑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关村软件园信息中心的环境设计,将信息中心的建筑空间与立面形式转换为设计语言,使景观具有风格派的空间特点。

  在西方历史上,雕塑与园林有着密切的关系,雕塑一直作为园林中的装饰物而存在,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一传统依然存续。而现代雕塑对景观的实质影响,是随着它自身某些方面的发展才产生的。随着一部分雕塑不断地走向抽象,走向室外,扩大尺度和使用各种自然材料,与景观作品愈加接近,这两种艺术的融合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较早尝试将雕塑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人,是艺术家野口勇。他曾说:“我喜欢想像把园林当作空间的雕塑。”这位多才多艺的日裔美国人,一直致力于用雕塑的方法塑造室外的土地。野口勇是艺术家涉足景观设计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激励了更多的人投身景观领域。今天,艺术家参与创作的景观作品比比皆是。

  20世纪后半叶,对景观形式的变化与发展影响最大的艺术形式,也许是“大地艺术”。大地艺术继承了极简艺术的抽象简单的造型形式,又融合了过程艺术、概念艺术的思想,成为艺术家涉足景观设计的一座桥梁。在大地艺术作品中,雕塑不是放置在景观里,艺术家运用土地、岩石、水、树木和其他材料以及自然力等来塑造、改变已有的景观空间。著名的大地艺术作品有艺术家史密森的“螺旋形防波堤”、德·玛利亚的“闪电的原野”和克里斯多的一些“包扎”作品等。

  大地艺术因其将自然环境作为创作场所,许多作品往往是景观师和艺术家合作完成的,这更促进了景观与雕塑两种艺术的融合与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大地艺术已成为景观设计的有效手段之—,在很多室外环境设计中,都可以看到大地艺术的影子。在大地艺术中,雕塑与景观紧密融合,不分你我,以至于目前许多景观设计的作品也同时被认为是大地艺术。

  德国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是在二战中被炸毁的煤炭运输码头上建造的,设计师用基址上的废墟瓦砾,在公园中构建了一个巨大的方格网,作为公园的骨架,以此来唤起人们对19世纪城市历史面貌片段的回忆。

  2002年,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完成的青岛海天大酒店南部环境的景观设计,以一系列三角形的地面隆起塑造了整体而又剧烈变化的地形,构成景观的基调,形成深远的层次和强烈的地表变化。地形的隆起与大海中远处的小岛和礁石在视线上产生某种联系,从地形之间的竹丛中飘出的雾霭与大诲中的海雾又浑然一体,产生神秘的景象。设计在形式语言上,借鉴了“大地艺术”和“极简艺术”的尽想。

  现代艺术的思想与表现形式对景观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得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与纯艺术不同的是,景观设计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使用问题的挑战,景观设计师不能无视这些而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天地中。但是既然我们能够理解“美”不再是评判艺术的标准,我们也应该能够理解景观不再是意味着“如画”。景观可以成为某种艺术思想的载体,它可以表现出多样的形式,因此,也就可以给一些我们不甚理解的景观作品多一份宽容。
回复
darkedener
2006年07月23日 20:42:39
17楼
论建筑与景观的特色

作为一个建筑或景观设计师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甲方或同行的评议专家们要求作品要有特色,更具体地说是所谓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而当我们在苦苦追求这种“特色”或许评判者认为作品已具有这种特色时,实际上特色已同我们擦肩而过。这就是为什么大江南北所谓特色的建筑或城市大都不是设计师们的功劳,而那些泛滥成灾的、作为特色来追求的建筑和景观恰恰使我们的城市变得丑陋、杂乱和千篇一律。于是乎追求特色的呼声日益高涨,而没计师们的责任也在日益加重,苦难日渐其深。

  在这寻找特色的旅程中,途径之一是在传统中挖掘,似乎从粱思成先生开始就认准了大屋顶的民族特色,直至20世纪80年代北京城内出现的大量“穿西装”的“瓜皮帽”,并美之名曰“夺回古都风貌”。最近又在许多城市的建筑与景观建筑中强调所谓“平改坡”以及给整座城市统一定色调。更有甚者,有人主张将西安古城恢复到明清风格。人们似乎从秦始皇和康熙大帝的城市模式中找到了建筑与景观特色的路子。这不禁使人想起五至八个世纪以前欧洲人从古罗马的废墟中找到了他们认为理想的建筑与城市的模式,也令人想起19世纪末美国人又从欧洲腐朽的路易十四等君主们留下的城市中找到了同样的建筑和城市特色:古希腊的柱头和罗马的穹顶,还有白色的石材装饰。尽管这些来自废墟的腐朽不堪的建筑形式并未能在一个民主国家中延续太久,并很快被朝气蓬勃的现代主义风格所抛弃,但它们却如同一个不散的幽灵,时不时在世界各地显形。在1929年罗马召开的居住和城市规划联合会大会上,墨索里尼号召“在五年时间里,罗马必须向全世界人展现其辉煌与风采——宏伟、规整、强大,如同Augustus时代的罗马”(见Hall,1997,P197)。墨索里尼同时下令在Marcellus剧院、Capitoline Hill及万神殿周围创造大片的广场、其他所有围绕它们的、不属于罗马繁荣时代的建筑全部清除。所幸的是,传统的有机和混乱、多方的牵制,加上官员们的腐败,使规划未能附诸实施,罗马得以幸存。同欧美寻求城市与建筑特色的路程一样,来自中国农业时代的和充满封建腐朽烙印的建筑与城市设计仍在不断以“传统”的名义和“优秀”的姿态干扰着新一代的设计师们的创造。

  当Rudofsky Bernard向西方世界公开了“没有建筑师的建筑”(1964)时,实际上已向苦苦追求个性与特色的设计师们提出,特色本来并不需要设计师创造。中国丰富多样的地方建筑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没有设计师的时代里,地球的每个角落、每十土地上都有自己的建筑风格和特色。特色,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本来就是不同的土地和那方土地上不同的天空和自然过程。本质上讲,特色的建筑就是人为了生活而对土地及其自然过程的适应方式,而且是此时此地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的一种适应方式,而这种方式—定是最经济的,或者就是最生态的。因为,经济和生态本来就是—回事,用Worster的话说,生态就是自然的经济(nature’s economy)。所以,归结起来,我们可以将建筑的特色在四维时空中加以定义,由它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两部分所构成,具体讲:

  建筑的特色=F(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此时此地的土地及其过程,此时此地的技术条件、生态原则),其中:
  生活方式,是在特定价值体系、伦理道德及法律所影响及规范下人的日常行为模式。显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不能期望现代人像小农经济时代的人那样四代同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不能指望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仍然跟从晨钟暮鼓的节奏。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让四合院和胡同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呢?在对过往生活方式的怀旧情感中沉湎于过去的建筑形式,忘记了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使我们的设计失去了时代的特色。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何改变,人总是离不开土地及土地上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讨论决定特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土地格局和自然过程。前者包括山水及自然资源的分布状态,而后者则包括生物与非生物的流,诸如风的过程、水的过程及动物的运动和植物的生长。古代任何民族曾通过占地术,即通过阅读大地的肌理或格局,通过辨析自然过程,甚至跟踪动物的运动轨迹来取得建筑对自然力的适应,在中国甚至直接用两种最主要的自然过程(风与水)来命名这种占地术。最终使建筑认同于所在的土地及其土地上的自然过程。而正是这种认同,才使建筑有了地域的个性,有了地域的特色。现代地理学、水文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市及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本可以使设计师对土地的格局及其过程的理解比我们的祖先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使我们的设计更具有地域的特色。无论古代和现代,土地的格局和过程是相对稳定的。只要承认土地是有空间分异的,那么,潜在的建筑和景观的地域特色应该就是永恒的。只是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这种地域特色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这就必须涉及影响特色的另一个变数。

  技术在建筑特色的形成过程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反映和动力,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技术也决定了人们认识和利用土地及其过程的效率,决定了建筑认同于土地及其过程的方式。所以,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建筑和景观本身是特定技术的体现。技术使建筑和景观具有特色。而另——方面,新的技术有可能使人们摆脱对特定自然过程的依赖和利用。我们往往自恃有现代技术,而不屑于对土地及其过程进行细心阅读,用空调替代对空气的利用,用强壮的地基和墙体来阻抗风与水流的过程,用电灯来取代自然光的利用、用外来的水泥和瓷砖替代当地的土、石和生物材料。从而使建筑失去了在天地中的定位,也失去了对土地的认同,因而失去了设计的地域特色。所以,要使技术对特色有积极的贡献,我们不得不依赖于形成建筑与景观特色的一个本质性的限制条件,那就是:

  生活性。在技术“万能”的时代,生态性原则是最终决定建筑是否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试金石。为了实现一个同样的目的,是否能用最少的能源和资源的投入来获得同样或更好的效果,同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小,这便是生态原则的精髓。而至于这个“同样”的目的是否合理,则取决与此时此地的人的价值观以及这种价值观下的生活方式。如,为了实观同样的舒适度,设计师可以通过全封闭建筑加上人工的集中空调和照明系统来实现,也可以采用更简单的自然通风和光照来解决,差别就在于前者是不生态的,而后者是生态的。那么,基于后者的设计特色是有意义的,而基于前者的设计特色是空洞的,没有意义的。在这里,生态性优先于单纯基于技术而决定的形式的特色。进一步讲,如果设计不但用直接的途径充分利用了自然过程和能源,同时能用现代技术更高效地利用和转换自然过程和能源,如利用风和水来发电,收集太阳能来加温或制冷等,从而使人类为满足生活需要而对环境带来的冲击减少,那么,技术强化了设计的生态性。由此而形成的特色是有意义的,它会同时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曾经或正在热衷倡导的所谓民族特色,或传统风格,乃是用彼时所能得到的技术条件,来适应和利用彼时的土地与自然过程,来满足彼时人的生活方式的结果,而不是现代技术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映。这种特色除了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或旅游功能外,并没有现实生活的意义。同样,商家、决策者或者设计师们所趋之若鹜的欧陆风格,以及各种打着高科技的名义的豪华建筑,本质上是彼时彼地人,或此时彼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技术条件下的设计,而非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和地域的土地及其过程的反映。

  阅读和尊重地方的土地和自然过程,利用现代技术实现生态化的设计形式,来满足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中国的建筑与景观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Rudofsky,Bernard,1964,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Worster,Donald,1994,Nature’s Economy,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Cambridge Unibersity Press.
Hall,Peter,1997.Cities of Tomorrow.Blackwell Publishers.Malden,MA.USA.
回复
darkedener
2006年07月23日 20:43:09
18楼
漫谈园林“人文氛围”营造

园林建筑,是由房屋、山水、花木等组成的综合建筑群体。人们常把“园艺造院”喻为“凝固的音乐”或“石头的史书”是不无道理的。特别是中国园林,融多项艺术于一体,为游人寻求一方“安闲幽美”的环境。特别是明、清以后的园林,不仅倾注了众多工匠的毕生心血,同时也融进了古代士人理想的人格完善。

  将江南诗词、绘画艺术注入园林建筑之中,把竹、松、梅、荷、山、石等自然景物融进庭院。昔日,能令古人从园林景观中获得安抚和感悟;今日,能使人感受到先祖的胸怀和意境,使无言的花卉楼台渗进了浓浓的人情。因而,“园林景物”也如同插上了翅膀,飞入人们的心中,同时炒起了一方的旅游人气。显而易见,在造园过程中,“人文氛围”的营造是不能忽视的一环。

  但是,现在人们造园大多只关注园艺的建筑、树木、花卉,庭院布景等等,缺少园林“文化背景”的塑造。众所周知,一个世人瞩目的“园艺精品”,不仅建筑设计极为重要,而且人文历史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缺少的!

  由绍兴“沈园”的文化积淀谈起

  一提到园林的“人文氛围”,不少人会想到绍兴的“沈园”。因为沈园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南宋词人陆游的那篇《钗头凤》,及百年来人们根据陆游原作改编的戏剧,使沈园声名远播,百年流芳!

  游客所注目的多是沈园的文化沉淀和历史背景,陆游的《钗头凤》,词曲优美,凄切婉转,文字简炼、感人至深。历代以来,越剧、话剧《钗头凤》则更是在原词的基础上,大加渲染,剧情曲折凄离,情意绵绵。数百年来,曾令众多男女为之动容。

  相传,陆游年青时与表妹唐琬相爱成婚,郎才女貌。不料,陆母不喜唐氏,强令唐琬改嫁。数年后,陆游偶游沈园,不期与唐琬相遇。此时,二人都有他属。唐琬置酒相待,陆游旧情复燃,百感交集。在壁上题写了《钗头凤》词:“春如归,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等句。

  四十年后,陆游又重游沈园,故园依旧,人面全非。不由感慨万分,又写下了题为《沈园》的诗词:“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惊鸿照眼来。春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猗吊遗踪一泫然”,这是一段催人泪下的“儿女情长”故事。

  陆游作为一代文豪,一生坎坷,饱经风霜,忧国忧民,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词。但是在个人情感上,竟然也会和普通人一样有着抱恨终生的遗憾!

  寻常的花卉树木、寻常的楼台庭院,也因之添彩生情。无言的园林,因陆游诗文、戏剧的流传而成为“千古名园”,成为众多游客注目的旅游沸点。这就不能不令人思索了,在我们造园过程中,资金的投入,亭台楼榭、花草树木的设计,及建造和栽培固然重要,但是文化内涵、历史沉淀的挖掘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寻找“文化底蕴”

  一个园林建筑,一座楼台,或者仅仅一条长廊的设计或修建,需要耗费人们大量的心血和资金投入。我们建造的许多事台楼阁,外观秀雅,融江南园林和北方宫廷风格于一体。不少园林建筑,中西结合,甚至搬来了欧洲、印度、俄罗斯或中东的造园风格,创意别出心裁,不可不说是“精品”之作。但是名气不大,游人廖廖,很难形成一方的旅游气候,达到预期的人气和经济效益。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缺少人文沉淀的挖掘,缺乏有创意的文化背景!

  但是“文化背景”是可以“创造”的,是可以“臆想”的,也是可以“寻找”的。比方说,杭州的雷峰塔,游人一到那里就不由想起白娘子的故事;飞来峰,人们马上会记得济公的传说。但是雷峰塔下是否真有白娘子?或者“飞来峰”是否真从印度“飞”来?无人追究。

  不言而喻,那是子虚乌有的事,是前人臆想出来的。但是这些曲折离奇的故事或传说,就是那么具有吸引力,就是能够炒起一方的旺盛旅游人气,就是能成为当地财源滚滚的“源泉”,这就不能不令人深思了!

  我们通常所说,江南园林的“四大名亭”,或者“八大名楼”等等,不少游人不远千里慕名来游。

  一篇优秀的文章,一个优美的故事,一段感人的传说,能让一座楼台、一个亭子、一所庭院,名扬四海,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海市蜃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进而带动一方经济。因此,我们在造园过程中,绝对不能轻视园林“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挖掘!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每一块土地都有厚实的文化积淀,每一个地区都有特殊的人文历史,就看我们怎样去利用和创造了。

  刻意挖掘有创意的“人文源泉”

  近代以来,许多地方建造了众多颇有特色的亭台楼阁、园林庭院,但是不少园林建筑人气不旺,经济效益并不理想,有的秀雅楼台,竟然只能作为旅游景点附设的小卖部或者茶室来处理。游人经过这里,或许会瞟上一眼,说一句:“这个小楼设计倒是不错,只是用作购物亭,可惜了!”

  也有的地方,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只是还没有被人“发现”。

  比方说,杭州旧有的“望海楼”,地处湖畔凤凰山麓,其山襟江带湖,楼阁立于山巅。游人登楼、前赏西湖秀色,后观大江东去。古人称之:“临镜映西子,听涛倚钱塘”。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山中旧有胜景“凤山望月”。昔日凤凰山为吴越国治所在,南宋又是皇室禁苑之地。相传,山顶的“望海楼”,初建于唐代,始称“东楼”。唐宋时期,钱塘江水面宽阔。登楼,远望烟波浩渺、渔舟出没,江水一望无际,水面一直延伸到凤凰山脚。立于山麓,可眺望钱江大潮,白浪滚滚,宛若汪洋,蔚成奇观、可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其楼阁,独占湖、海、山之胜,故而名之“望海楼”。

  据载,望海楼高踞山崖,雄奇壮丽,飞檐翘角,气势磅礴。倚楼远眺,江、湖、城,一览无余。白居易、苏轼最喜登临此楼,留下许多传世佳作。不过,最出名的还是宋代柳耆卿的名篇《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会都,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堤绕堤沙,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等,为西湖构划了一个壮丽的轮廓。此曲流播后,金主完颜亮“闻曲观画,逐萌南侵之想”,立誓要“投鞭断江,立马西湖,方遂生平壮志”。诗词寄情西湖山水,荷艳桂香,词曲优美,广为流传,使得“望海楼”的声名也不胫而走,扬名天下。

  厚实的人文环境、动人的史实,为园林造景衬托了浓浓的人文氛围,如同沈园、如同望海楼、如同雷峰塔一样源远流长。游人进入园林,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无声的庭院,无言的园林,仿佛正在弹奏一曲动人的民乐,奏出了意想不到的重音。

  其次,一些历史名园现在大多处在闹市之中,寸地寸金,周边高楼林立,噪声不绝于耳,商业气氛浓厚,与传统庭院刻意营造的氛围格格不入。因此,在园林造景中,对于周边环境氛围的营造也是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名园”更应如此。尽量避开现代建筑物的侵扰,而保持原有的韵味。

  美丽的园林建筑,无疑能为城市的容貌增辉添彩,为市民寻找到一块休闲胜地,及拓展旅游项目,进而带动地方经济起飞。漫步园林庭院,是都市人最好的闲暇方式之一。但是也有的城镇,修建了不少园林庭院,装饰华丽,点缀在湖山之中。令城市增色,令山河添彩,游人凭栏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就是缺少文化层面的挖掘。

  同样,走进湖南的“岳阳楼”,人们马上会想到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辞文优美抒情,由“写楼”到“写景”,由“写景”进而到“写人”,继而,引出“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感慨,道出了先贤的襟怀和抱负,不愧为千古佳作!

  家父年过八旬,体弱多病,常感叹,壮年时“未能一睹岳阳楼胜景,为人生一憾!”。可见,一篇范文所起的作用,对于一个景物所产生的影响,不可等闲视之。

  毫无疑问,要使“园林景观”扬名天下,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除了庭园的设计与建造之外,还必须在“人文背景”挖掘上下工夫。

  江南,真不愧是一块人文积淀深厚的土地,即使是走在沈园这样一个小小庭院里,也能感受到历史脉搏的跳动,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沈园长廊上,我见到一位长者端坐在曲尺宽的书桌后,替游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并且声称能用每一个游人的姓名做诗,吾女名“龚励”,先生听说小女仍在大学就读。当场赋诗二句:“龚家淑秀智慧颖,励精学勤读经纶”,将“龚”、“励”二字巧妙地缀入诗句。虽然,这只是一段小插曲,却也能看出沈园的文传脉络,细处见微。也许,这就是庭院人文氛围的营造了!

  因此,我们在园林建筑的创景、造园时,不仅要在构建上“费尽心机”,创出精品,而且还要在人文的挖掘上“竭尽全力”,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口上、用在文化上、用在民俗化的特色上,让我们的园林艺术插上新的翅膀,飞向每一个人心中,创造出一个个千古不朽的“文化精品”,留给游人,留给后人。

  如同沈园,历经千秋,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回复
yanglianhe
2006年12月09日 17:08:24
19楼
谢谢楼主!
回复
tjzkp909
2007年01月14日 00:47:40
20楼
好文章。
回复
areca
2007年02月15日 11:27:20
21楼
很多很好的文摘,不过还未及阅完,先支持下先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